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科技的不斷提升,目前我國很多地方出現(xiàn)學生安全問題,學生安全成為了學校重要的事務之一,學校在此前提下需要對學生普及一些有效的安全措施,所以,語文教學成為了對學生普及安全教育的主要場所,安全教育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滲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運用安全知識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本文主要闡述了安全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安全教育 小學 語文教學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新興事物的產生,人們的欲念增多,學生安全報道頻出,國家在進行法制安全教育的同時也提倡學生進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和語文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明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教育和語文兩者沒有實質性的聯(lián)系,但是語文有比較強大的描述功能,把安全教育融入到語文中也就是把生活融入到教育中去,最大程度上做到語文安全教育生活化。還可以把安全教育活動作為語文延展課來進行實踐,不但提高了學生安全意識,而且為語文教學提供了素材。
一、學生安全教育概況
學生安全教育是學校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是通過進行安全教育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加強學生對危險的警惕,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由于安全意識淡薄而出現(xiàn)的安全事故。安全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以人為本,它通過語文教學進行直觀的體驗,是對安全教育進行宣傳最好的途徑。我國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安全教育準則,有人認為,安全教育以學生為主體,把安全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對安全教育進行了解并且對自身安全進行保護,最大程度上提升對安全事故的處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還有學者認為:安全教育的途徑不單一,可以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面從不同角度進行教育,使教育方法生活化,運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來進行安全教育的傳達,從學生各個方面進行不同的教育和必要的訓練,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安全意識,所以,需要通過提高學生的各種素質來提升安全意識。
由此可以看出,針對安全教育的概念還沒有一個定性的標準,不同學者持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他們對安全教育的定義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有些欠妥之處,因此,不能對這種情況進行妄下結論。學生安全教育核心是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尊嚴進行維護,通過語文教學來體現(xiàn)出安全教育的核心。
二、安全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一)安全教育在生字讀寫教學中的滲透
我國文字博大精深,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和文化氣息,教師在對學生傳授生字時可以順其自然地把安全教育插入到其中,這在很大程度上不但使學生掌握了知識,而且普及了日常安全知識,教師在進行安全知識的普及時也要把握好安全教育內容的質量。
比如,教師在傳授“燈”字時,讓學生先認識這個字的讀音和一些詞組,在詞組中體現(xiàn)出“紅燈”一詞,這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們說:“大家在過馬路時要做到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規(guī)則。教師通過這種穿插式教學方式進行交通規(guī)則安全教育普及。再比如:在學習“警”這個字時,教師可以問學生我國火警電話是多少,學生會跟著教師的思路回答,不管回答錯誤與否,教師要對學生說:我國火警電話是119,如果出現(xiàn)火災情況要及時撥打火警電話。
(二)安全救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普及,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對日常化語文模塊進行細致地揣摩,從細節(jié)中找出對學生有利的安全教育。學生的年齡比較小,遇到危險時很容易不知所措,所以,應用語文知識來提高學生日常的自我救護能力。
比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這篇文章描述了很多與地震有關的句子,其中有一段描寫了幾個兒童被地震埋在教室的一個角落里,最后成功獲救的段落,講到這里,教師可以穿插一些緊急情況下的自我救護知識,告訴學生地震發(fā)生時首先不要驚慌,要及時到房屋角落處避讓,以免被砸傷。
(三)自身安全防范意識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培養(yǎng)
由于小學學生身體和心理各個方面都還沒有成熟,對外界反饋信息的真假不能進行正確辨認,這就很容易出現(xiàn)被壞人利用,所以,教師要通過語文教學對學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識進行必要的普及,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免受外界的各種不良誘惑,使學生在學習和成長中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比如:學生在學習《烏塔》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很好地進行自身安全防范意識的傳授?!稙跛分饕鑼懥艘粋€14歲的小姑娘獨自到一個陌生環(huán)境中的事情,她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所做的事情表現(xiàn)出了自我保護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說,這個女孩子為什么要這樣做,并引出自我安全防范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對學生以提問的方式針對文章中小女孩獨自出游的想法,用這種方式來引發(fā)學生對旅游中一些問題的思考,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各自表達不同的見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身安全防范意識。
(四)安全教育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學生對活動非常喜愛,為了對學生滲透安全教育文化知識,需要通過語文綜合性活動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采用不同形式的語文活動讓學生融入到安全知識的氛圍中,比如,組織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競賽、辦安全知識手抄報等,豐富安全教育文化。
三、小學生安全教育的意義
(一)開展安全教育是小學生生命發(fā)展的需要
進入21世紀,我國科技取得了傲人的成績,社會充滿了誘惑,這種環(huán)境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必要實施安全教育,在最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得到很好的保障,身心健康是教育發(fā)展的根本。我國在2006年以中小學安全教育日為主題的活動,這個活動主題可以告訴我們,學生的安全和教育兩者同等重要,不能只重教育,輕視安全教育。小學生是這個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很多方面沒有太多競爭的能力,只能被動地接受,身心各方面還不是特別成熟,在他們面對危險或者關系到安全的問題時,不能進行很好地處理,缺乏隨機應變能力。從新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被侵害的事件頻頻發(fā)生,比如,福建發(fā)生了一起學生被殺害事件、陜西省小學生被砍殺事件,這些事件的發(fā)生給家庭和整個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后果。嚴重威脅著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所以,對學生們進行安全教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讓他們明白生命的意義,與此同時,使他們關愛自己的同時,對家人和社會報以感恩的態(tài)度,懂得生命的價值。
(二)開展安全教育有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身心發(fā)展不單單指身體上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指由外到內的健康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從幼年到成年過渡階段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所產生的變化,這種變化應是積極健康的。我國教育原理對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進行了必要的研究,研究范圍主要是從童年到青年兩個階段的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健康變化。在整個身心健康發(fā)展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表現(xiàn)出的特征有很大差異,這個差異很好地解釋了人在不同時間段需要面臨的一些身心健康發(fā)展任務,比如,處在少年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維趨向于形象化、具體化,但是他們的思維能力相對比較弱,這就使他們對一些比較抽象的事物不理解的原因;處在少年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比較好奇,對大多事物總會問為什么,有較為強烈的好奇心,增加了他們的安全意識。所以,在這個社會中,由于學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沒有真正形成,很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開展安全教育有助于深化素質教育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提出了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主要是針對應試教育的很多弊端提出來的,經過多年的努力和驗證,證實素質教育在我國是可行的。提高學生素質是素質教育得到快速發(fā)展的核心,唯有把教育重心放到學生身上,以學生為中心才能使素質教育得到成功。素質在心理學中有一些專業(yè)的概念,想要使教育達到預期教學效果,提高素質是必要的,素質的提高不是僅憑書本上的一些知識就能得到提高,更多的是讓學生自身和社會兩者進行融合來不斷深化。安全教育也是提高素質的一個大的方面, 它是提高自身能力和自然發(fā)展的基礎,是素質的必備條件,所以,安全教育的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全面發(fā)展,知識和實踐相互結合;學生安全教育強調的是通過安全教育來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識,使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素質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核心內容是一致的。現(xiàn)在這個社會處于病態(tài)的社會,有太多的東西被扭曲,比如,治安問題、心理問題等,需要學校引起重視并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為學生的安全提出保障。
結語
由此可以看出,安全教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對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有比較大的效果,安全教育的滲透是每個語文教師的義務,在對語文知識進行研究的同時也要留出一片位置給安全教育,最大程度上通過此教育避免安全隱患,使學生有一個快樂的學生環(huán)境。學校應當把學生的安全放到日常工作的第一位,進行語文安全教育滲透的同時,還應當開展一些課外法制活動來鞏固學生的安全意識。語
參考文獻
[1]劉暢.中小學安全教育目標的構建與實現(xiàn)條件[D].四川師范大學,2008.
[2]劉文韜.學校安全教育規(guī)劃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
[3]王秀明.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4]陳慧萍.中小學安全教育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5]孫飛.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安全教育[J].考試周刊,2014(24):42.
[6]庹先德.安全教育的“語文范兒”[J].平安校園,2014(13):72-73.
[7]趙愛玄.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安全教育的幾點做法[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02):57.
[8]蔡海燕.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安全教育[J].新教育,2010(Z1):111.
[9]陳正樹.安全教育與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天地,2008(04):49-50.
【本文為:1.海南省小學與幼兒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模式與創(chuàng)新研究》(編號:HNSK(ZX)14-171);2.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2014年規(guī)劃課題—《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模式與創(chuàng)新研究》(編號:HNSK(ZX)1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