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的身體與心智發(fā)育通常處于一個較為稚嫩的狀態(tài),對于故事有著非常大的依賴性 ,所以在實際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種教學模式就是故事教學。在本文中,筆者通過分析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育中所能夠獲取到的相關作用為依據(jù),從而探討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關鍵詞]故事教學;運用;幼兒園教學
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在進行幼兒園教育的過程中,故事教學是一種極具實用型的教育模式。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采取小故事講解的方式促進幼兒了解并不斷掌握在生活中使用較為頻繁的詞匯。所以,在進行幼兒園教育時,故事教學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及方式,并且進一步使得幼兒智力與語言交流的發(fā)展速度提升。
一、在進行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故事教學所具備的實際意義
以當前所進行的故事教學實際應用方面結(jié)果顯示,該種教學模式具備一定的積極作用。概括來講,其主要獲得以下成果:第一,故事教學模式將幼兒對學習方面的興趣培養(yǎng)起來;第二,該種教學模式直接增加老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方面的互動,培養(yǎng)出幼兒優(yōu)秀的語言能力;第三,通過擁有不同寓意的小故事并結(jié)合與之相關的教育形式,第四,在進行故事教學時,使得幼兒在受教育時處于一個較為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之中,同時使得幼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維持在一種和諧的狀態(tài)。
二、在進行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故事教學所具備的實踐運用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相關教育方式進行相關方面的完善,盡量避免受教育者出現(xiàn)厭學的態(tài)度。幼兒時期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在進行故事教學的過程中盡量結(jié)合不同種類的教學形式,培養(yǎng)其學習的興趣。
1.故事教學過程中優(yōu)秀作品選擇的相關作用
就故事作品選擇這一方面而言,一個優(yōu)秀的故事對于幼兒時期來講是及其重要的,并不斷的影響幼兒以后的學習生活。因此,幼兒園教師在進行故事選擇時不僅僅只考慮該作品所起到的熏陶與教育作用,同時要結(jié)合幼兒們對該作品的興趣程度以及欣賞能力。在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大多以所要傳授的知識為選擇標準??傮w來講,該標準是不分國界、時間以及具體對象。但是也會有一定的要求:首先,不要出現(xiàn)過于血腥暴力的場景,譬如在《小紅帽》這一故事里奶奶被灰狼吃掉的場景、《哪吒鬧?!分心倪赋辇埥畹膱鼍暗取τ谠擃悎鼍?,老師可以給予其適當?shù)漠嬅嫣幚?,幫助幼兒接受這一故事的同時保證幼兒不會出現(xiàn)恐懼、害怕等心理。其次,在進行作品選擇的過程中,一定要與幼兒具體的實際情況進行結(jié)合,了解其具體的智力與情商的發(fā)育情況。例如《桃子與猴子》這一故事中,小猴因為將桃子給了餓肚子的田鼠被猴媽媽表揚,該故事的具體寓意表達的非常淺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獲得相應的回報。由于目前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屬于獨生子女,所以在與其他人進行交流與相處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定的阻礙,該故事所要表達的道理可以幫助其情商的不斷提升,獲得更多較好的教育效果。
2.在進行故事教學時結(jié)合音樂教學
進行幼兒園教育時采取故事結(jié)合音樂的教育模式,不但可以增加小朋友學習相關知識的興趣,同時使小朋友進行思考與想象激發(fā)其想象力。音樂對于幼兒來講屬于一種娛樂,因此該種教育模式使得幼兒在其學習過程中處于一個較為愉悅的環(huán)境。在對相關故事歌曲進行跟唱時對小朋友自身的語言能力與自信心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故事教學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故事配針對性的音樂可以產(chǎn)生突破性的教學效果。
3.教師在故事教學中加入生動的表情及動作
在進行故事教學模式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示范,所以對老師在相關動作示范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要求,最主要的就是要求其各種動作的準確。例如,當老師做出“肚子餓了”這一動作時,若小朋友們理解為“肚子疼”的話,該動作所起到的作用就不是促進作用而是一種障礙。所以對于該類動作所要具備的要求包括以下內(nèi)容:幅度大、準確性高、對夸張與收斂這兩個方面的度進行控制、尤其要避免出現(xiàn)一些無法明確的動作。而對該方面要求如此嚴格是有原因的,主要由于幼兒所處的這個時期對模仿持有一種非常熱愛的情感,當老師所要講授的內(nèi)容用動作、表情表達的不夠準確的話,會導致幼兒理解方面的障礙,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結(jié)果。
4.在故事教學中設立游戲形式下的教育模式
愛玩是所有幼兒的天性,尤其是幼兒時期,同時其所學到的大部分知識都是通過游戲獲得的。從某一方面來講,進行游戲后獲取到自由且開心的環(huán)境可以在幼兒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角色扮演
在進行具體的故事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故事的基礎上將其中存在的具體人物轉(zhuǎn)化為角色并分配給不同的幼兒,讓其進行演繹。例如《小豬發(fā)脾氣》這一故事,首先,老師通過講解讓同學們了解這個故事所描述的相關內(nèi)容;然后,將其中存在的豬媽媽、刺猬、小豬等角色由老師分配給不同的幼兒;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結(jié)合幼兒的想象力將其表演出來。在這整個過程中,可以同時對幼兒的自信心、表達能力、想象力及主觀能動性進行培養(yǎng)。
(2)搶答游戲
在進行故事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選擇某一個故事作為具體的搶答背景,例如《烏鴉喝水》。將所有同學通過分配,5個人為一個小組進行問題搶答。首先在老師朗讀故事并使得幼兒對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之后,老師可以提問“烏鴉是不是動物?”“第一只烏鴉沒有喝到水的原因是什么?”等,在這一過程中要時刻觀察,避免出現(xiàn)不良情緒。該過程可以整體提升幼兒們合作能力與積極性。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訴,我國當前的幼兒園教學中,故事教學占據(jù)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不僅僅對當前我國在幼兒園教學方面的教育水平及質(zhì)量進行了提升并且產(chǎn)生一種重要的積極作用,同時使得我國幼兒在其重要的生長時期中獲得一種較好的學習與生長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張明紅編著.學前兒童語言教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2-03.
[2]吳巍瑩.幼兒園“韻律活動”概念的歷史發(fā)展與精確化[J].學前教育研究.2011.02-03.
[3]陳曉萍.異質(zhì)同構(gòu)與幼兒藝術啟蒙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20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