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法是對語言表達習慣的歸納,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是為了對語言學習者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嚴格規(guī)定;語法規(guī)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死”規(guī)則,而是要理解規(guī)則背后的思維。不能把“語法規(guī)則”看成是困住自己學習英語的“死規(guī)則”,而是應該把它當作是引導和幫助我們正確使用英語的“活思維”。簡而言之,語法不是“死規(guī)則”,而是“活思維”。
【關鍵詞】語法""化繁為簡""英語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1-0083-03
英語語法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英語的結構法則,以便構建和發(fā)展學生的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亦即,教會學生目標語的語法規(guī)則,僅僅是培養(yǎng)其目標語技能的手段,要使學生熟練駕馭目標語,必須按目標語結構法則,對其進行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的系統(tǒng)訓練。那么,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說,應該基于怎樣的教育教學觀念和策略來實施英語語法教學并實現上述目的呢?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順應學生對語言意義比語言規(guī)則更感興趣的天性,先使其在貼近現實生活的情景或語境中進行符合英語語法規(guī)則的言語實踐活動,以獲得隱性語法技能訓練的普遍意義和效果。進入高年級,學生的中介語水平和抽象思維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從這一階段起,教師應有計劃和有步驟地開展顯性的語法教學,使學生學會并能自覺運用支配英語言語行為的深層結構規(guī)則,以盡早獲得言語理性思維訓練的普遍意義和效果。此外,在具體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盡可能采取有利于學生主體目標語語言信息有效內化于大腦存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運用發(fā)散性思維對已內化的內容在不同語言情景中進行舉一反三的操練,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外化為聽、說、讀、寫技能。
談語法,最能讓人聯(lián)想到種種的“規(guī)則”,于是我們很容易且毫不猶豫地把二者畫上等號:既然是規(guī)則,那么就會理所應當地要嚴格遵守。而就是因為如此,更容易產生如下誤解:(1)語法先于語言;(2)語法規(guī)則一成不變;(3)語法規(guī)則是隨意的公式。
由于以上的誤解,導致我們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在使用英語方面最大的區(qū)別:我們只是僵化地記住了英語語法規(guī)則卻沒有英語思維,而他們是在靈活地使用英語思維,盡管他們不懂語法規(guī)則。
我想表達的是:語法是對語言表達習慣的歸納,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是為了對語言學習者進行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嚴格規(guī)定;語法規(guī)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死”規(guī)則,而是要理解規(guī)則背后的思維。不能把“語法規(guī)則”看成是困住自己學習英語的“死規(guī)則”,而是應該把它當作是引導和幫助我們正確使用英語的“活思維”。簡而言之,語法不是“死規(guī)則”,而是“活思維”。
一"語法的化繁為簡
每位語言學習者都可以運用自己“獨創(chuàng)”的語言思維,去理解語法,剖析語法,重塑語法,甚至可以把煩瑣的語法化繁為簡。我總是在教學中鼓勵我的學生自己總結所學部分的語法。因為語法書上編輯得再好那也不是自己的,是作者的成果,只對作者“最”有效;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總結過的語法才對自己“最”有效。以下是學生通過自學和我的指導整理出來的語法:句子成分和句子結構。
我個人覺得整理的結果淺顯易懂,而且非常生動,讓人過目不忘。
1.世界上最簡單的語言
我們的母語這么難,大家尚且能夠流暢地聽說讀寫,可見我們的語言能力是非常強的,顯然我們也完全能夠掌握英語。
學英語的確不是那么容易,但其實任何一種語言,都不可能輕而易舉就學會了。不過在為數眾多的語言之中,英語的確是最簡單的。
請大家想想看,如果英語太難學,怎么可能在全世界獲得如此廣泛的傳播?
2.語言初學者寫文章
英語初學者:誰"怎樣"什么+地點"時間""句子""文章
漢語初學者:漢字(幾千)+助詞""句子""文章
訓練+深思熟慮
英語句子的順序和人們的思考順序完全一致。即使你把腦中想到的東西原封不動地說出來,也不會發(fā)生說著說著就卡了殼,或語序變得顛三倒四的情況。
那么,這么簡單的英語,簡單到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英語,為什么對有些人來說顯得那么難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學習方法存在很大的問題。
3.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
持之以恒地吸收,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自然地“溢”出來了。
4.語言的表達方法
持續(xù)積累,直到溢出。
5.唯一的學習方法
無論怎樣,學習英語首先要“閱讀”。
6.最小限度的必要準備活動
錯綜復雜的英語語法:
第一部分:詞法。
UNIT"1"名詞"""UNIT"2"代詞"""UNIT"3"數詞"""UNIT"4"冠詞
第二部分:句法。
UNIT"13"句子種類
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表語""賓語""定語""狀語""""賓補/主補""插入""同位
基本句型:
主語+系動詞+表語(主系表)""""主語+不及物動詞+(其他成分)
主語+及物動詞+賓語(主謂賓)""主語+及物動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
主語+及物動詞+賓語+賓補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化繁為簡。
英語句子的基本形式,只需要用下面的圖就可以說明。
A→B
“A對B做了什么”,70%~80%的英語句子都是這種形式的,而且無論多么長多么復雜的句子,都不過是這種形式的變形而已。
A是“主角的盒子”,這個盒子裝的是句子的中心部分,是最重要的盒子。為了便于理解,我們把它涂成紅色。
A里面裝的是“主角”,是:人,動物,事物,思考……
總之,A是裝“主角”的盒子就行了。
既然盒子A是“主角”,那么B里面裝的是“配角”,是主角“做什么”的對象。為了便于理解,我們把它涂成藍色。
B中的配角,和主角一樣,是:人,動物,事物,思考……
思考:(1)首先判斷出句子的主角是誰(什么),把它放進盒子A之中。(2)思考主角做了什么。(3)判斷動作的對象是誰(對什么),把它放進盒子B之中。
總結:(1)英語的基本形式:A→B。(2)箭頭一定向右。(3)每一句話中基本上各有一個主角,配角和箭頭。
諸如此類的總結幾乎遍布整個中學語法體系的學習,我的每個學生都有一本“獨一無二”的語法筆記,人人都不同,但本本都是對自己“最”有效,本本都是自己的“碩果”。這是對自己學習能力的一種自我肯定,一種自我認可,一份自信。
因此,我認為應該把語法當作思維規(guī)律來理解,而不應該當作規(guī)則來死記硬背。那么,如何才能把“死規(guī)則”轉化為“活思維”呢?這就需要搞清楚學習語法規(guī)則應該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即形式(form)、意義(meaning)、用法(usage)這三個方面。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無論采取何種方法和手段來組織教學過程,都應首先使學生認識到:其在學習中的英語語言知識及其正在發(fā)展中的英語綜合技能,無不是受語法規(guī)則支配或制約的客體對象和主體行為,不弄清英語語法規(guī)則及其功能,英語作為外語的習得和技能培養(yǎng)提升是不可能的。簡言之,要學好英語,達到高分高能的目標預期,就必須在了解并掌握支配語言技能的規(guī)則的基礎上,根據語法規(guī)則持續(xù)反復進行練習才能學到知識和發(fā)展能力。對教學雙主體而言,唯有基于對上述目標語語法規(guī)則系統(tǒng)與目標語語言基本技能的關系理解的一致性,教師才能使學生在知識性學習和技能性操練的行為過程中把所學知識轉化為可用技能,從而使教學活動沿著朝向績效目標的軌跡呈正螺旋循環(huán)有效運行?;谝陨嫌^念,學生便會明白學習英語語法規(guī)則并非目的,學會英語語法規(guī)則的標志,是能準確而快速地將所掌握的語言知識運用到各層次的考試和日常生活之中,并接近高分高能的學習目標。
英語學習者要能夠準確地、有意義地、恰當地去運用英語語言結構。做到這一點才能夠真正靈活使用語法規(guī)則,進而在思維高度上來使用英語。
二"句子與語境
除語法之外,其中用法問題往往與語言環(huán)境密切相關。我們知道,在真實的語言交際過程中,任何一個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一個相應的語境。甚至有時候,語境決定了一個句子真正要表達的意思。
Father:Do"you"drink?
Young"Man:No,thanks,I’m"cool.
Father:I’m"not"offering,I’m"asking"if"you"drink."Do"you"think"I’d"offer"alcohol"to"teenager"drivers"taking"my"daughter"out?
在這組對話中,Do"you"drink?"真正的意思是問這個年輕人是否有飲酒的習慣,即是在詢問情況,而不是問他現在想不想喝酒,不是在提議。這是語境對于句子意思的重要影響。
所以,在學習語法規(guī)則時,我們不僅要能夠構造出結構形式正確、能夠表達意義的句子,更要關注這個句子所使用的語境。
三"結束語
綜觀中學生的身心特征、認知結構和中介語水平以及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在基礎英語語法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應涉及三個行之有效的訓練環(huán)節(jié):即呈示——通過語言情景的呈現使學生感知要學的語法內容;精析——通過歸納、演繹和分析比較使學生弄懂所學的語法內容;操練——通過各項基本技能的聯(lián)動訓練使學生掌握并會正確運用語言的形式和結構規(guī)則。然而,對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不應也不必把作為英語語言系統(tǒng)線性序列要素單位制約規(guī)則和結構關系總和的英語語法當作一種語言形式體系來深入研究,而應將其作為掌握英語語言技能以便獲得思想交流的媒介、知識認知和表達的工具、信息積累和傳承的載體以及應試升學和謀生的途徑而必須認真學習的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講,弄懂和運用英語語法形式及其結構規(guī)則,是學好英語的前提。
靈活使用語法規(guī)則,在思維高度上來使用英語,關注語境,使語法服務于語言。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