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中央電視臺播出了9集電視連續(xù)劇《敵營十八年》,該劇為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xù)劇,當年剛步入影壇的張甲田出演了主要角色。當年電視連續(xù)劇《敵營十八年》橫空出世,不但轟動一時,同時也創(chuàng)下中國電視劇多項第一。在張甲田早期的履歷里,電視劇的數(shù)量不多,但部部經典,1984年,張甲田主演的電視劇《窮街》曾先后獲得國內外大獎。1985年,著名作家劉知俠的小說《鐵道游擊隊》被搬上熒屏,劇中的劉洪大隊長由張甲田出演。張甲田曾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炙手可熱的影視明星,其銀幕硬漢形象不但深入人心,而且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標志性符號。張甲田參演過中國第一部長篇連續(xù)劇《敵營十八年》,1980年在電影《遲到的春天》中首次登上銀幕,其后相繼主演了電影《當代人》、《仇侶》、《風云初記》。1982年因成功地塑造了電影《赤橙黃綠青藍紫》中的劉思佳一角,而成為八十年代廣大影迷追捧的偶像。
《鐵道游擊隊》的小說及電影早已經家喻戶曉,由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電視劇《鐵道游擊隊》是第一部關于鐵道游擊隊的電視劇作品,故事講述的是:從1939年到1945年,魯南鐵路上活躍著一支鐵道游擊隊(又稱飛虎隊),他們飛車奪藥、巧截票車、智斃高崗、打特務、除叛徒,頻繁出擊,有力地打擊敵人,給主力部隊提供了大量的戰(zhàn)備物資,并先后為主力部隊輸送了十幾個連隊的兵力,為部隊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談及《鐵道游擊隊》被搬上熒屏的過程,張甲田回憶說:“之前,《鐵道游擊隊》曾經拍過電影。1984年改編拍攝成電視連續(xù)劇,找到我來演劉洪大隊長的時候,劇組已經在棗莊開拍了。等我一個人到棗莊的時候,下火車后等了半天,居然劇組的人一個都沒有見到。沒辦法,我就決定坐火車回北京了,這時候劇組制片人才滿頭大汗趕來接我。原來是他們記錯了火車到站時間,當時差一點就錯過了拍攝這部電視劇。為了拍攝這部電視劇,為了展現(xiàn)當年抗日英雄的風采,我們這些演員曾像當年的鐵道游擊隊一樣,在飛馳的火車上爬上爬下,邊拍攝邊練出了一身功夫。拍攝這部戲的過程很苦,但也充滿了歡樂,當時劇組的人員關系處的非常好,等電視劇殺青的時候,我還請大家集體去上海的梅龍鎮(zhèn)吃了頓飯,劇組解散臨別的時候,有的工作人員都哭了。難舍難分,至今還經常通電話。”
工作之余的張甲田喜歡釣魚,曾走遍世界各地最有名的漁場,張甲田說:“迷上釣魚與《鐵道游擊隊》有關。記得剛拍完《鐵道游擊隊》時,小說原作者劉知俠跟我提起海上釣魚的事情,并邀請我一起去了山東青島,經他介紹我認識了一位船老大,于是我就買了一箱白酒和30卷膠卷,就這樣跟著漁船出海了。整整一個多月在海上,跟著他們打魚,玩的非常開心。后來回來的時候,曬得特別黑,頭發(fā)胡子也特別長,坐火車回北京的時候,同車廂的一位老者以為我是外國人,還夸我說您的中國話說的真地道!打這之后,我就迷上了出海釣魚,不久開始到世界各地游歷。我在國外走了很多地方,直到1997年國內拍攝電影《大進軍南線大追殲》,導演給我打電話請我回來出演大將肖勁光。由于之前我與肖勁光家的人都很熟,他們覺得我的形象跟肖將軍很像,而且他們也很相信我的表演。就這樣,我才正式回國,近年來又演了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電視連續(xù)劇《遠東特遣隊》?!?/p>
近年來,張甲田的事業(yè)重心已經從表演轉到導演工作上來,除了執(zhí)導拍攝完成大型電視連續(xù)劇《義薄南天》,他還在云南建立了影視拍攝基地,致力于拍攝民族題材大戲,并計劃拍攝多部具有西南地域特色的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