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一、細心觀察,確定觀察角度
觀察,不僅靠眼睛,還需要調動耳朵、鼻子、手等多種器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描繪景物的色彩、形狀、聲音,讓景物具有立體感。觀察,要選擇好觀察點,適當變換觀察角度,按照一定的順序描繪,或由遠而近,或由近及遠,才能使得景物形態(tài)全面、可感。觀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種:(1)定點觀景。觀察點固定,觀察的景物固定。(2)動點定景。從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觀察某一種景物,正如蘇軾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3)移步換景。隨著立足點的移動,觀察對象的角度也不斷變化。
二、弄清詳略,大膽取舍
寫景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對所描寫的景物要有選擇,取景要依據(jù)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選擇能有效再現(xiàn)自己的情緒、思維的事物或角度去寫。所以寫景物特點要有所側重,要選擇那些讓自己心靈有觸動的特征來寫,需要詳寫的,要有特寫“鏡頭”;需要略寫的,可以一筆帶過,乃至不寫。這樣寫出來的景物特征才鮮明,突出。
三、意在筆先,情貫始終
任何寫景的文章,都不單是為了寫景,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要在寫景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再現(xiàn)自己的思考,把自己獨特的感受寫進去。寫景時要做到意在筆先,或者在寫景的過程中穿插自己的心理活動,做到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或者在寫景之后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只有這樣,才能情景交融,更好地感染讀者。
片段示例:
一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朱自清《荷塘月色》
技法點讀
這個片段抓住描寫對象荷塘,繪其形,繪其色,寫出了荷的味道和動態(tài)。寥寥數(shù)行,卻巧用多種修辭,描寫細膩、生動、傳神,營造了一種素淡、靜謐、朦朧的意境。同時讓讀者鮮明地感受到作者內心那一絲迷茫、困惑以及淡淡的喜悅。
二
夜風輕飄飄地吹拂著,空氣中飄蕩著一種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軟的沙灘上還殘留著白天太陽炙曬的余溫。那些在各個崗位上勞動了一天的人們,三三兩兩地來到了這軟綿綿的沙灘上。他們浴著涼爽的海風,望著那綴滿了星星的夜空,盡情地說笑,盡情地休憩。愉快的笑聲,不時地從這兒那兒飛揚開來,像平靜的海面上不斷地從這兒那兒涌起的波浪。
——峻 青《海濱仲夏夜》
技法點讀
片段中緊緊圍繞海濱的地域、季節(jié)、時間特征,突出了“海濱”“仲夏”“夜”的獨特風情。作者不厭其煩地調動各種感官感知景物,用觸覺獲得夜風的輕、涼,沙灘的柔、溫;用鼻子嗅到香味;用眼睛看人、星星;耳朵聽到笑聲等等,凸顯了海濱仲夏夜的美景,使之更有立體感。
三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窗?,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老 舍《濟南的冬天》
技法點讀
老舍先生的描寫簡直將景物寫活了!在老舍先生筆下,樹尖上頂著白雪的“矮松”成了“日本看護婦”;山坡上雪色和草色相間的景象被描繪成“一件帶水紋的花衣”;山有肌膚,落日映照下的薄雪也會害羞。老舍先生正是按照不同的觀察角度,有序描繪,巧妙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出了景物的神韻,達到了“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境界!
佳作示范:
家鄉(xiāng)的春
陳鈺萍
清晨,睜開惺忪的睡眼走到窗邊,天空漏下細碎的花針似的雨,其在柔軟而清明的光里舞蹈。打開窗,輕柔的風夾雜著雨絲迎面撲來,好清爽!是的,春天來了!
梳洗完,獨自一人撐著傘走出家門。印象中,家鄉(xiāng)的春是美麗的使者,是浸染著生命之色的畫布。
漫步在河邊的鵝卵石小道上,春雨已將鵝卵石沖洗得十分干凈,它們散發(fā)出柔和的光澤。石縫間探出幾朵紫色的小花,也在接受著春雨的洗禮,塵垢被盡數(shù)洗去,嬌嫩嫩的,使人心生憐愛。河岸的楊柳挺立著,迎著風,輕輕地梳著它那柔軟的頭發(fā)。春雨依舊淅淅瀝瀝地從空中跳下來,跳進河里,一圈圈的漣漪蕩漾開來。春雨中的河水并不是很急,款款地流著,如同溫情的少女。
雨漸漸大了,漫步到公園中,幾棵樹剛剛抽出新芽,芽兒包裹在兩片樹葉之中,如同一個熟睡的嬰兒,嫩嫩的綠,似乎要滴下來。幾棵樹上已有一些小花,可是卻被春風摘了下來,紛紛揚揚,降下一場花雨。是春風想把它帶回家,還是這些調皮的小花想要掙脫大樹的羈絆,投入春姑娘的懷抱呢?忽然,我的眼睛被土里剛冒出來的嫩草芽兒緊緊抓住了,它肯定是想要快點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似乎看到了它是如何把根向土地深處伸去,如何沖破種子的外皮,又是如何沖破壓在頭頂?shù)耐恋兀瑏淼竭@個多彩的世界!一股頑強的力量使我對這弱小卻執(zhí)著的生命萌生出無限的敬意!
雨停了,陽光擠破云層傾瀉下來,整個世界熠熠生輝,鳥兒歡快地歌唱著,水珠從葉片上滴落下來,發(fā)出叮咚的響聲,遂濺起些許水花。春風夾雜著芳香的泥土氣息拂過我的臉頰,我內心頓時十分喜悅,竟想與這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一起舞蹈。抬頭望去,天空如絲絨般藍,遠處的彩虹若隱若現(xiàn),“陽光總在風雨后,烏云上有晴空……”我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回家的路上,內心如此澄澈,寧靜,喜悅……
家鄉(xiāng)的春是可愛的,是溫和的,是美好的,如同一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給人們帶來生機與活力,一掃世間沉積已久的塵垢,使整個世界煥發(fā)出動人的光彩。
點評
本文作者選擇了多重觀察角度,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全面且多情地描寫了家鄉(xiāng)的春。從清晨撐著傘走出家門——河邊的鵝卵石小道——公園——回家的路上,運用時間順序與空間順序展現(xiàn)了家鄉(xiāng)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春。第三、四自然段比喻、擬人、夸張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更體現(xiàn)了作者對家鄉(xiāng)一草一木的無比熱愛。作者有時在寫景的過程中穿插自己的心理活動,有時在寫景之后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傊楦胸灤冀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