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和生活教育理念,使數學教學與兒童的生活相聯(lián)系,學生可以學到對生活有幫助的知識。本文基于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探究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理財教育理念,對增強學生的理財意識,豐富理財知識,以及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理財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關鍵詞】蘇教版小學數學 低學段教學 滲透 理財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8-0126-02
全球著名理財致富叢書《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今天我們的教育體制已不能跟上全球變革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步伐。我們不僅要教育年輕人在學術上的技能,也要教育他們理財的技能,這不僅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而且是生活得更美好所必須具備的技能?!边@句話啟示教育者:掌握理財這一技能是為了讓孩子們將來在社會上更好地生存。
《富孩子》一書是全美最新的兒童理財教育指南,書中這樣寫:“金錢是把雙刃劍。富裕的生活本身不會對孩子有害,但是如果缺乏健康完善的價值觀的指導,那么它就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边@些著作在我們的課程教學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啟示著我們要有意識地滲透理財教育。
一 問題的提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學校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理財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多地得到人們的關注。小學階段理財教育以零散的學科滲透為主,與理財教育相關的知識與技能訓練散見于數學、語文、品德與生活等學科之中。但在所有學科中出現的與理財教育相關的知識,都需要教師對教材的深入學習和研究。
二 蘇教版小學低學段數學教材中與理財教育相關的內容分析
以小學數學1~3年級(蘇教版)教材為研究對象,梳理出教材中與理財教育相關的內容,羅列如下(見下表)。表中整理出的內容,可以給小學數學一線工作者提供參考,讓教育工作者在數學教學工作中方向性地滲透理財教育。教師不僅要處理好教材中有關理財教育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能夠適當補充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有關的基礎理財知識,使學生不僅能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在理財意識、理財技能等方面都能有更好的發(fā)展。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1~3年級)中與理財教育相關的內容
1.課堂教學中滲透理財教育
第一,通過制定教學目標滲透理財教育。從教育目標的角度來看,可以讓教師從本質上重視理財教育,使得融合理財教育成為教學目標之一。蘇教版小學各冊數學教材中,與理財消費有關的教學內容,如元、角、分,小小商店,解決問題的策略等等。教學內容與理財消費本身就有直接聯(lián)系,但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突出理財教育目標,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才可以有效地滲透理財教育。
例如蘇教版第二冊小小商店這一課,原來的目標定位是:(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學會兌換人民幣。(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踐、推理能力和合作精神。
由于教學內容本身就和理財的關鍵因素——“錢”有關,所以教學目標就是“認識人民幣,了解人民幣的用途,節(jié)約用錢”等理財基礎知識,但為了更好地突出理財教育,可以將這節(jié)課的目標定位做以下改變:(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關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的功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3)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使用愛護人民幣。
通過以上改變,理財教育的特色可以在教學目標中凸顯出來,而且精心安排的教學內容、教學活動也非常吸引學生,有助于學生將數學知識的掌握與理財目標結合在一起。
第二,通過轉化教學情境滲透理財教育。數學計算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無法割舍的關系。怎樣消費既省錢又有價值,如果錢不用存在銀行可以得到多少利息……都需要通過數學來計算。生活離不開理財,理財離不開數學,將生活中有關理財的事例創(chuàng)設成教學情境,也是有效滲透理財教育的途徑之一。
下圖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教材第72頁的小小商店的教學情境,為了更好地促進數學知識學習和理財教育的滲透,可以把教學情境進行部分變化。
具體情境變?yōu)椋洪_學了,媽媽給小明50元,讓他去買些自己需要的文具用品,剩下的錢給表妹買個生日禮物。小明會買哪些文具呢,估計需要多少錢?會給表妹買什么生日禮物?買禮物錢夠嗎?(學生分小組討論和交流,要盡可能多地設計出購買方案)
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懂得: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買東西,不考慮價錢就亂買是不可取的,能不能買到想要的東西,取決于所擁有的錢的數量,沒有足夠的錢店家是不會把東西賣給你的。
所以,將教學情境稍微地改變一下就可以將理財的理念滲透其中,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要根據錢的多少和
實際需要來決定自己買什么東西,要有計劃地購物,懂得付出去的錢數不可以超出自己所有的錢數,從而培養(yǎng)學生合理花錢的意識,進而使教學目標——理財教育與數學教育相結合,完美實現。
2.課外實踐活動中滲透理財教育
課外實踐活動可以鞏固課堂知識,是靈活應用課堂知識的延伸。精心設計滲透理財教育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入理財消費的生活,可以豐富理財消費的知識,提高理財能力,進一步鞏固課堂理財教育的教學效果。
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家庭消費,做一回“家庭小管家”。例如:讓學生在家長指導下到超市購物交費,讓學生為家里買菜,讓學生收集家里的廢品賣廢品,還可以將一定的家庭收入交給學生,由學生安排家庭日常開支。在學校里,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與“跳蚤市場”等活動,讓學生學會用零花錢購買同學閑置的物品。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知道如何賺錢,如何有價值地用錢,讓豐富有趣的理財活動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
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合理使用自己的壓歲錢??梢越o出建議,如用來買學習用品,或是存銀行,或者可以考慮捐助邊遠地區(qū)學生。此外,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養(yǎng)成制訂零花錢使用計劃的習慣,做到收支平衡。針對個別亂花錢的現象,要適時批評指正。在一點一滴的課外實踐活動中,將理財教育思想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
四 總結
通過在教學中滲透理財教育理念,一方面可以明顯地改變學生的理財消費意識,豐富理財知識,提高理財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數學教師觀念的轉變,使他們能夠在實際教學中有很多好的教學設計,并且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師的研究教材能力、設計教案能力、執(zhí)行教學能力、反思課堂能力。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合理財教育的新理念,是值得所有數學教育工作者學習和實踐的。
參考文獻
[1]〔美〕羅伯特·清崎、莎倫·萊西特.富爸爸窮爸爸實踐篇(蕭明譯)[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2]趙小紅.中小學理財教育現狀及對策[J].中國德育,2013(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