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展示】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名句點睛】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絕,主要描繪的是詩人春游滁州西澗賞景和野渡時的所見。詩中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jīng)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畫作,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的情懷,這也是詩人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之作。其中,“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一句更是以飛轉流動之勢,襯托閑淡寧靜之景,堪稱本詩的名句。
【走近中考】
(2013年山東青島中考語文試題)請將下面這首詩歌補充完整。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 " 。
,野渡無人舟自橫。
答案: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同學們對課外古詩文的識記和默寫能力。默寫題答題的基本要求是: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錯。因此,在平時的復習中,同學們要主動積累課內外詩詞名句,方便考試中默寫及使用。
【模擬真題】
1.對詩句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句寫詩人俯視水邊,看到的是一幅百草豐茂、郁郁蔥蔥的綠色畫面,暗示這是一個暮春時節(jié)。
B.第二句詩人從俯視轉為仰視,通過對照、映襯的手法,寫出了畫面的優(yōu)美和諧,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
C.第三、四句打破了前兩句的均衡和諧,既有飛動的情景,又有潮聲、雨聲的交響,渡船橫臥又和春潮飛雨融匯在一起,增強了畫面的立體美感。
D.全詩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極寫滁州西澗的春景,靜中有動,畫中有聲,而寫動景和聲響則是為了襯托畫面之靜。
2.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情懷?
3.詩歌最后一句中哪個動詞用得極妙?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