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導入】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這樣謳歌和平:“從呼喊的深淵中,從一切憎恨的深淵中,我要向您高歌,神圣的和平!”的確,無論在什么年代,珍愛和平都是人類生存的永恒主題。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重溫歷史,追懷往事,我們有無盡的思索,綿長的記憶,良多的感悟。當下,我國正處于一個和平年代,但居安思危必不可少。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來抒寫一下自己心中對和平的所思所想吧!
【寫作指導】
一、開口要小,挖掘要深
“珍愛和平”是一個較為宏大的主題,越是對于這類大主題,越要從小處著手,切忌落入大而空的誤區(qū)。寫作時,可以從自身的生活切入。例如參觀紀念堂、觀看電視新聞等,盡量結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展開抒寫。
二、巧妙安排素材
在這類文章的寫作中,素材引用必不可少。在引用時,注意列舉的素材要和文章的論點相統(tǒng)一,重點講出自己的觀點和感悟,不要通篇都是素材的堆砌累積,這樣則毫無意義。在安排素材時,也要注意結構的布局。
三、構思要有新意
在構思上,可以出一些新意。例如,寫給烈士一封信,講述家中長輩口傳的一個故事,編寫一則關于和平的寓言等,不必局限于“素材+感悟”的模式,這樣則容易落入窠臼。
【佳作欣賞】
我的一生
董豐赫
我曾發(fā)射出無數(shù)子彈,但那已是過去,如今,我身上長滿銹斑,再也無法重現(xiàn)昨日的輝煌。
我出生在兵工廠,一個終日只能聽到金屬碰擊聲的地方。我經(jīng)過了長久的顛簸,終于到了前線,成了士兵手中的利器。我年輕力壯,準度高,射速快,我的主人帶著我射殺了無數(shù)條鮮活的生命。開始我還有些不忍,后來就變得冷漠,甚至心生快感。
又是硝煙彌漫的一天,我的主人不幸陣亡。我到了新主人的手中。這是個新兵,不懂得為我保養(yǎng),此時的我也沒有當初那么年輕力壯了,槍管經(jīng)常發(fā)熱,子彈卡殼也是常有的事。新主人逐漸變得勇敢了,經(jīng)常帶著我沖鋒陷陣,可我的內心卻萌生出了一種厭倦感。過著這樣腥風血雨的生活,真的有意義嗎?我就只能被當作是殺戮的工具嗎?多年來,無數(shù)條生命慘死在我的手中,我就只有這樣的價值嗎?我只得到了快感和激情,可這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殘害生命,我也只能做這種事了。那我又為什么要活在世上呢?我為自己感到悲哀。
進入這個倉庫后,我再也沒有出去過,我身旁眾多的兄弟,缺胳膊少腿的不在少數(shù),他們和我一樣,渾身沾滿了鮮血,是罪惡的化身。
現(xiàn)在我對自己的出生感到痛恨,對戰(zhàn)爭感到不齒,我要休息了。這地方也已經(jīng)和平了,就讓我過一段平靜的生活,不好嗎?
日復一日,我的風采全無,身子一天比一天脆弱了,這算是上天對我的懲罰吧!我感謝上蒼,正因為我沒有被繼續(xù)使用,才換來了和平。人類現(xiàn)在才悟到和平的珍貴,估計有些晚了吧!但這也能緩解我心中強烈的自責,我后悔又欣慰。
倉庫的門被緩緩打開了,一隊排列整齊的士兵走了進來,他們神情莊嚴,步伐矯健,把我和我的兄弟們抱起,走出門外,把我們送入了一個大的熔爐之中。
我相信,當我從熔爐里出來的時候,不會再有那血腥的標記,不再充斥著戰(zhàn)爭的氣息,我將會在熔爐中重生,我將會珍愛這難得的和平!
點評
作者在文中將自己化身為一把槍,在戰(zhàn)場上殺戮了無數(shù)的生命之后,心靈產(chǎn)生了沉重的罪惡感和愧疚感。隨著和平年代的到來,自己也終于被丟進了熔爐之中,靈魂得到了解脫。全文創(chuàng)新十足,行文流暢,生動而巧妙地點出了“珍愛和平”的主題,精彩紛呈。
【素材積累】
1.墨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反對兼并戰(zhàn)爭。一次,楚國要攻打宋國,公輸般為楚國特地設計制造了一種云梯,準備攻城之用。墨子聽到這個消息后,走了十天十夜,趕到楚國國都,想要阻止楚王攻宋。墨子先拜見了公輸般,假意請公輸般殺人,公輸般認為自己講仁義,斷然拒絕了。墨子借機指出攻打宋國是非正義的戰(zhàn)爭,使得公輸般啞口無言。然后墨子又拜見了楚王,以舍棄自己漂亮的車子和衣服不要,卻想偷鄰居的破車、舊衣服作比,來勸誡楚王,并用自己掌握的守城方法來威脅楚王,最終打消了楚王的侵略意圖,解除了宋國的災難和人民大眾的苦難。
2.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大廈前的綠草坪上,矗立著一尊“鑄劍為犁”的青銅雕像:魁梧的男子揮臂揚錘,正在鍛打著一柄利劍,那柄利劍的鋒刃正在變?yōu)楦氐睦珑f,象征著人類要求消滅戰(zhàn)爭,把毀滅人類的武器變?yōu)閯?chuàng)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類。這座青銅雕像是1959年由當時的蘇聯(lián)政府贈送給聯(lián)合國的紀念物,表達了人民對和平的強烈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