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一、積累運用(30分)
1.下列黑體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潰(kuì)退 阻遏(è) 仄(zè)歪
B.綏(suí)靖 地窖(jiào) 躥(cuān)一躥
C.寒噤(jīn) 拂(fú)曉 悼(diào)念
D.贓(zāng)物 制裁(cái) 赤裸(luǒ)
2.下面兩幅圖中各有一個錯別字,請將正確的字規(guī)范、工整地寫在后面的田字格內(nèi)。(4分)
3.下列各句中,黑體成語使用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3分)
A.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所以西路當(dāng)面之?dāng)充J不可當(dāng),紛紛潰退。
B.日本文部省別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歷史教科書,掩蓋其侵華戰(zhàn)爭的歷史罪行。
C.巴以沖突不斷升級,中東局勢充滿變數(shù),令許多境外旅游者和投資者退避三舍。
D.美國政府一再聲稱要對伊拉克動武。這在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愛好和平的人們集會游行,反對美國霸權(quán)主義。
4.下面是某同學(xué)的作文片段,其中有兩處語病,請在文中用橫線標(biāo)出并改正。(4分)
當(dāng)我每天從電視上看到地球上不同地方仍然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流淌著死傷者的鮮血,高大宏偉的建筑在炮火中轟然倒地的畫面,聽到幸存者失去親人后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憂心如焚。仰望蒼穹,人啊,為什么要屠殺同類呢?我憎恨戰(zhàn)爭!我期待和平!我期待戰(zhàn)爭從地球上絕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中國將舉辦大規(guī)模的閱兵儀式,閱兵日期定在9月3日,并首次邀請外國軍隊代表參加。請你完成下面的題目。(12分)
(1)請你把下面的對聯(lián),補充完整。(2分)
上聯(lián):昂首挺胸七十載,當(dāng)年國恥刻心頭
下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對右面的雕塑(《大刀進行曲》)進行簡要賞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擬寫閱兵式的開場白。(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下面一則消息,擬寫一句話新聞。
(4分)
2015年米蘭當(dāng)?shù)貢r間6月8日上午,以中國僑聯(lián)常委、中國僑商投資企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僑商聯(lián)合會常務(wù)副會長、中國怡海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琳達(dá)女士為團長的中國僑商代表出席了米蘭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活動。出席中國國家館日活動的貴賓還有中國國務(wù)院副總理汪洋等。
一句話新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30分)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7~8題。(7分)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7.這首詩告訴人們怎樣的人生哲理?(用原詩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詩人將這一哲理寓于哪些具體的形象之中?這是一種怎樣的寫作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題。(23分)
橋邊的老人
[美]海明威
一個戴鋼絲邊眼鏡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盡是塵土。河上搭著一座浮橋,大車、卡車、男人、女人和孩子們在涌過橋去。騾車從橋邊蹣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幫著推動輪輻??ㄜ嚫赂碌伛偵闲逼戮烷_遠(yuǎn)了,把一切拋在后面,而農(nóng)夫們還在齊到腳踝的塵土中躑躅著。但那個老人卻坐在那里,一動也不動。他太累,走不動了。
我的任務(wù)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么地點。完成任務(wù)后,我又從橋上回到原處。這時車輛已經(jīng)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個老人還在原處。
“你從哪兒來?”我問他。
“從圣卡洛斯來,”他說著,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鄉(xiāng),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
“那時我在看管動物,”他對我解釋。
“噢,”我說,并沒有完全聽懂。
“唔,”他又說,“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后一個離開圣卡洛斯的?!?/p>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著他滿是灰塵的黑衣服、盡是塵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鋼絲邊眼鏡,問道,“什么動物?”
“各種各樣,”他搖著頭說,“唉,只得把它們撇下了。”
我凝視著浮橋,眺望充滿非洲色彩的埃布羅河三角洲地區(qū),尋思究竟要過多久才能看到敵人,同時一直傾聽著,期待第一陣響聲,它將是一個信號,表示那神秘莫測的遭遇戰(zhàn)即將爆發(fā),而老人始終坐在那里。
“什么動物?”我又問道。
“一共三種,”他說,“兩只山羊,一只貓,還有四對鴿子。”
“你只得撇下它們了?”我問。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說炮火不饒人哪。”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著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后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老人說,“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dāng)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只東西怎么辦呢?我簡直不敢想?!?/p>
“你的政治態(tài)度怎樣?”我問。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說,“我七十六歲了。我已經(jīng)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動了?!?/p>
“這兒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說,“如果你勉強還走得動,那邊通向托爾托薩的岔路上有卡車。”
“我要待一會,然后再走,”他說,“卡車往哪兒開?”
“巴塞羅那,”我告訴他。
“那邊我沒有熟人,”他說,“不過我還是非常感謝你。”
他疲憊不堪地茫然瞅著我,過了一會又開口,為了要別人分擔(dān)他的憂慮,“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wěn)。不用為它擔(dān)心。可是,另外幾只呢,你說它們會怎么樣?”
“噢,它們大概挨得過的。”
“你這樣想嗎?”
“當(dāng)然,”我邊說邊注視著遠(yuǎn)處的河岸,那里已經(jīng)看不見大車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們怎么辦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為要開炮了?!?/p>
“鴿籠沒鎖上吧?”我問。
“沒有?!?/p>
“那它們會飛出去的?!?/p>
“嗯,當(dāng)然會飛??墒巧窖蚰??唉,不想也罷,”他說。
“要是你歇夠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來,走走看。”
“謝謝你,”他說著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后一仰,終于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
“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說,可不再是對著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p>
對他毫無辦法。那天是復(fù)活節(jié)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可是天色陰沉,烏云密布,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這一點,再加上貓會照顧自己,或許就是這位老人僅有的幸運吧。
(選自《外國小說欣賞》)
9.下面對文章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3分)
A.本文主要描寫了兩個人物,一個是主人公——橋邊的老人,一個是線索人物——“我”。這種角度給了讀者一種“親歷”的感覺,仿佛這是一篇來自戰(zhàn)場的報道,一個真實的特寫,可以增加一些真實感和親切感。
B.文章仿佛一個小小的窗口,以小見大地揭示出戰(zhàn)爭的殘忍、罪惡,顯示出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和平的渴望。
C.文中的人物少有動作,情節(jié)的展開主要借助人物對話?!拔摇迸c老人的問答之間,蘊含了生動的情節(jié)。
D.老人充滿愛心,其形象閃耀著普通的人性的光輝,與踐踏人類生命的殘酷戰(zhàn)爭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與冷漠、旁觀的“我”形成鮮明對比,從而表現(xiàn)呼喚人性與愛的回歸,斥責(zé)非正義戰(zhàn)爭給世界帶來的災(zāi)難的主旨。
10.具體分析文中畫線句子表現(xiàn)了老人怎樣的心理。(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的老人為什么重復(fù)說“我只是在照看動物”?這樣寫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的結(jié)尾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老人是一個怎樣的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40分)
14.請你以一個中學(xué)生的名義,給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寫一封信,訴說你盼望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愿望。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