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蘇南地區(qū)職業(yè)學校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情感、就業(yè)等方面均承受很大壓力,出現受挫心理。須了解職業(yè)學校學生受挫折現狀,分析學生產生挫折心理原因,采用相應措施對職業(yè)學校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提高學生的耐挫折能力。
關鍵詞:蘇南地區(qū);職業(yè)學校;學生;挫折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02C-0117-03
分析職業(yè)學校學生挫折心理產生的原因,對職業(yè)學校學生進行耐挫折教育,提高學生的耐挫折能力,使得學生養(yǎng)成樂觀、豁達、堅強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是當前職業(yè)學校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試以蘇南地區(qū)昆山開放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開展挫折教育實踐研究,以供參考。
一、職業(yè)學校學生面臨挫折的現狀與分析
(一)學習壓力
進入職業(yè)學校后,學生面臨專業(yè)課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與初中階段學習完全不同,學習方法上獨立性、分析性增強,并要求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再加上職業(yè)學校學生大多在中考中成績不理想,有較強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沒有前途,不能成為受社會尊重的有用之才,這些對學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不少職業(yè)學校學生很想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無奈基礎太薄弱,學習壓力大,為此心煩意亂,有的則自暴自棄,個別的甚至想退學。
(二)經濟壓力
一些職業(yè)學校學生父母職業(yè)不穩(wěn)定,家庭經濟狀況不佳。讀書費用是一份沉重的負擔,再加上衣食住行、學習、集體活動等也需要有一定的經濟支出,因此經濟拮據對這部分學生來說就成了一個敏感而尷尬的話題。他們不得不節(jié)衣縮食并放棄應有的娛樂活動,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掙錢。經濟壓力使得這些學生產生壓抑、無奈、自卑、痛苦的心理挫折。
(三)家庭矛盾
一些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緊張,尤其是父母之間關系緊張,給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蛘呤菃斡H家庭,孩子心靈創(chuàng)傷很大,感覺在家里缺少親人的溫暖,與別人溫馨和睦的家庭相比,自己很自卑。
(四)人際關系緊張
人際交往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求,思想活躍、充滿活力、人際交往愿望強烈是當代職業(yè)學校學生的特點。但是,職業(yè)學校學生交往經驗和能力不足,缺乏接觸社會和人際交往的基本能力與技巧,在人際交往中易表現出敏感、狂妄、浮躁、虛偽、冷漠等特點,造成人際交往障礙。人際交往挫折使得職業(yè)學校學生在心理上產生苦悶、煩躁、空虛、孤獨等消極情緒。
(五)情感問題
職業(yè)學校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與異性接觸和交流的愿望很強烈。但是,由于情緒和情感的不穩(wěn)定,以及來自不同地區(qū)、不同家庭背景的影響,他們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存在一定困擾,如單相思、失戀等,不可能十分成功,因而不得不承受情感變化帶來的心理挫折。
(六)自身生理因素
青春期學生非常在意自己外在形象,任何自身生理的不如意,如身高、膚色、容貌等,都會導致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和挫折感。有的職業(yè)學校學生因為生理上的某些先天缺陷或疾病,終日煩惱,甚至絕望。
(七)就業(yè)壓力
職業(yè)學校學生普遍擔心自己的就業(yè)前景,擔心自己專業(yè)知識與能力不能適應市場需求與未來社會需要。也有的職業(yè)學校學生自我定位不夠準確,好高騖遠,嫌工資低、環(huán)境差、工作苦等,同樣感到苦惱。
二、職業(yè)學校學生挫折教育實施的途徑
(一)正確面對挫折
正確認識挫折是戰(zhàn)勝挫折的前提。在生活中,挫折和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任何人在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不如意的事情。挫折在給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與情緒困擾的同時,也給人帶來了成長的契機。同樣是面對挫折、困難,每個人的反應卻是不同的,有的人退縮、沉淪,而有的人則不屈不撓,勇敢面對。因此,要教育學生辯證地看待挫折,積極面對現實,采取相應措施,化挫折為動力,使挫折成為成功的起點。挫折教育并不是告訴學生如何去回避困難,而是引導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挫折,在挫折中成長。[1]
(二)培養(yǎng)調節(jié)能力
職業(yè)學校應增強學生的意志力,提高職業(yè)學校學生對挫折的承受力。學生意志力的高低與學生對挫折的承受力和調節(jié)力有著密切聯系。人的意志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與困難的斗爭中體現出來的,是隨著困難的增強而增強的。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與挫折時,要學會充分調動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和戰(zhàn)勝各種困難,而不是退縮和畏懼。
可利用開辦講座及學科課程等途徑提高學生調節(jié)能力:(1)自我激勵。即注意凡事應不懷奢望,要善于自我滿足,知足常樂;(2)正確評價自己。在處于劣勢或弱項的時候,可有意識地將注意力轉移到最能體現自己才能的活動中去,以淡化和縮小弱項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和壓力。[2]
(三)開展心理咨詢活動
職業(yè)學校學生可借助心理咨詢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對抗挫折,釋放挫折情緒,增強抗挫折能力。心理咨詢教師可針對受挫學生出現的心理失衡情況,與受挫學生溝通與交流,幫助其分析挫折原因,提高對挫折的認識,重新樹立信心。[3]
同時要引導學生分析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各種挫折產生歸因。若挫折是由不以人的主觀意愿為轉移的客觀必然因素引起的,則要正確對待,坦然面對;如果是由于自己的主觀努力或其他一些偶然性因素引起的,則應用自己的勇氣、意志和努力走出挫折的陰影。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耐挫折能力。尤其是學習能力低下或在其他方面挫折感強的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加自己的成就感,極大淡化挫折感引起的消極灰暗心理。如江蘇省昆山第二中等專業(yè)學校每周三開展的“廣場周周演”活動,還有“女子管樂團”學生社團活動,節(jié)目質量很高,深受學生喜歡。這樣的文化藝術活動能誘導學生發(fā)現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增強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
(五)針對學生受挫折原因進行挫折教育
1.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學習計劃。研究表明,一個人能否體驗到挫折,與他的抱負水平密切相關。[4]部分職業(yè)學校學生對專業(yè)期望值過高,對自己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學習不滿意。因此,職業(yè)學校學生在樹立遠大理想的同時,也要意識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正確設定生活目標,及時調整自己??蓪⒛切┻h大目標分解成中期、近期和當前目標。這樣,隨著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就可在成功中體驗到愉快和滿足,逐步提高自信心。
2.正確面對同學之間的貧富差距。部分職業(yè)學校學生由于經濟壓力常常表現出挫折感,。學校應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榮辱觀,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明白經濟困難是暫時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同時通過勤工助學等形式幫助有經濟壓力的學生自食其力,解決生活困難。也可利用榜樣人物艱苦奮斗取得成功的經歷激勵家庭貧苦的職業(yè)學校學生。
3.理性看待家庭矛盾。職業(yè)學校學生在遇到家庭矛盾時要學會自救,及時進行自我調節(jié):(1)可轉移注意力,不去想家庭里不愉快的事,多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如參加文娛、體育活動等;(2)也可堅持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專心做事也會使自己情緒穩(wěn)定下來。當然,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快樂起來,意識到任何事情的發(fā)生都有其合理性,平靜地接受已經發(fā)生的事情,而不以沮喪和煩惱來懲罰自己。
4.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善于與人交往并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有助于提高學生耐挫折能力。職業(yè)學校學生要走出自我的狹小天地,約束自己的行為,抱著積極的態(tài)度與人交往,理解和接受別人,恰當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訴求,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
5.減少情感投入。針對職業(yè)學校學生情感挫折,可指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情感煩惱,減輕心理負擔,恢復穩(wěn)定情緒。
6.正確認知自我。職業(yè)學校學生要學會全面、準確、客觀地分析自己,正確評價自己的優(yōu)缺點。對容貌、身高、儀表、風度等外部特征要理性面對,愉快地自我接納,要避免因盲目追隨別人、羨慕別人、嫉妒別人而導致的挫折心理。[5]
7.積極做好學生的就業(yè)教育。當下的職業(yè)學校學生理想就業(yè)很困難。學校需要關心和幫助他們,提供就業(yè)信息,分析失敗之處,鼓勵他們堅強面對,實現順利就業(yè):(1)加強就業(yè)指導,使學生對就業(yè)情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當一個人的擇業(yè)目標與本人具備的實力相當或接近時,有利于成功就業(yè);(2)教育學生改變就業(yè)觀念,可以“先就業(yè),再擇業(yè)”。
綜上所述,造成職業(yè)學校學生心理挫折的原因多種多樣,應針對不同原因采取相應措施,促使學生正確認識挫折,面對現實,提高耐挫折能力。我們都要明白:溫室鮮花的生命力永遠比不上山間的野草,讓學生直面挫折,學會應對挫折,會生活得更美好。
參考文獻:
[1]王迎春.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
[2]梅娟.關于中等職業(yè)學校挫折教育的調查與分析[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1(1).
[3][4]王召會,劉志筠.高職院校學生挫折心理初探[J].科教導刊,2010(2).
[5]張堅.高職學生挫折心理的成因與對策研究[J].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2).
(責任編輯:陳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