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秋香”正好的時節(jié)。
經(jīng)過一個炎夏的休憩與積蓄,芽葉漸漸地在茶蓬上“熱鬧”起來,安溪的茶農(nóng)們也開始忙碌了起來。
“春水”和“秋香”,幾乎是安溪鐵觀音的代名詞,前者以味著稱,后者以香見長。它們在想象中徐徐展開,就是一幅唯美的圖畫。
“春水秋香”何來?
搖青,便是淬煉“春水秋香”的最關(guān)鍵技藝之一。鮮葉,通過連續(xù)反復地碰撞磨損,散去多余的水分和青氣,誘發(fā)沁人的花香,形成這樣恰到好處的“綠葉紅邊”。
事實上,搖青也是安溪人文精神的折射。
依山而居的安溪人,青山賦予了他們堅忍不拔的品性。于是,他們默默地守望著先祖留給他們的這棵平凡而偉大的植物——鐵觀音,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它的“蘭香音韻”。
在堅守的同時,他們也向海而生,將眼光投向遼闊的大海,讓大海陶冶他們包容的胸襟。于是,他們背井離鄉(xiāng),揚帆遠逝,如同涓滴融入海洋,他們也勇敢地把自己融入當?shù)厣鐣?,并在異國他鄉(xiāng)續(xù)寫了鐵觀音的輝煌傳奇。
不管是艱險的世道,還是蹭蹬的人生,他們總是把“呷苦當作呷補”,因為他們始終相信:敢拼會贏。這正如搖青越搖越香,只有不斷經(jīng)歷磨難與挫折,人生才會更芬芳、更堅強。
最是難忘那熟悉的“春水秋香”?!八?,綿延纏繞著思念,“香”,裹挾包藏著鄉(xiāng)愁。它融進血脈、鈐入記憶,成為安溪人一生都無法忘卻的烙印。不管離家多遠,只要一嘗“春水”、一聞“秋香”,就會想家,想起故園的一幕幕風景:蔥翠的山巒,潺口的溪流,斑駁的老厝,霧籠的茶園,蜿蜒的小徑……
鐵觀音,用它最溫暖最柔軟的香韻,讓每一個安溪人都記住了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