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養(yǎng)生之道認為,睡好“子午覺”為重要的養(yǎng)生法寶之一。子、午是中國古代12時辰之一,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看來,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去合理安排睡眠時間,天人合一,順應天時,也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yǎng)生效果。
先秦古詩《擊壤歌》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說的是古老農耕時代,人們的生活作息跟隨陽升日落而走。特別是工業(yè)革命、科技革命,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作息時間。雖然完全退回農耕時代的作息并不現實,但都市人夜深仍不眠,熬夜加班,夜夜笙歌的狀態(tài),嚴重影響睡眠,影響健康,也與大自然的生物鐘相背離。
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天人合一,順應自然,大自然有白晝黑夜,人就應該有覺醒和睡眠,這符合順應自然的生理活動要求。合理安排睡眠,有助保證人體氣血的正常運行,臟腑功能的協調,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外來疾病侵襲?,F代醫(yī)學也有著類似看法,有研究顯示:一些癌癥高發(fā)群體不少都存在熬夜、黑白顛倒的工作狀態(tài)。同樣,動物實驗結果也表明,經常性的睡眠中斷會導致動物體內癌腫瘤生長速度加快。在中國的長壽名人中,保證睡眠時間與質量,是他們的共通特點。
“子午覺”是古人睡眠養(yǎng)生法之一,每天于子時一大睡、午時一小睡。子時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此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經常熬夜的人,由于錯過了最佳的睡眠時間,就會出現皮膚粗糙、黑斑、面色發(fā)黃等健康問題。
中醫(yī)認為12個時辰對應不同的臟腑經脈,子時是膽經當令?!爱斄睢本褪钱敯嗟囊馑?。膽經從人的外眼角開始,一直沿著人的頭部兩側,順人體側面而下,一直到腳的四趾。不知道是否注意到沒有,生活當中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我們晚上吃完飯以后,八九點鐘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點就清醒了,所以現在很多人習慣11點以后開始工作,還有的人到了夜里11點總想吃點東西,在屋子里找點食,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這個時候恰恰是陽氣開始生發(fā)了,所以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最好在11點前睡覺,這樣才能慢慢的把這點生機給養(yǎng)起來。
從氣血運行的時間規(guī)律看,21~23點和23~凌晨3點是睡眠的兩個關鍵階段。21~23點三焦經最旺,而三焦通百脈,23~凌晨3點是養(yǎng)護肝膽最佳時間。膽氣主升,《黃帝內經》曰:“凡十一臟取決于膽也?!?,以及“人臥血歸于肝”的部分,說的就是肝血充足,才能使百脈氣血充盈,臟腑經絡得以濡養(yǎng)。如果違背了這一規(guī)律,容易影響三焦、肝膽的功能,導致氣血運行失常。所以建議,對于不得不從事熬夜工作的人,與其一直熬到三四點鐘,不如在子時到凌晨3點這段時間睡上一會兒,因為這段時間的睡眠效率遠遠超過其他時間段。
和子時一樣,午時也正處于陰陽交替之時,此時熟睡,最有利于養(yǎng)陽和養(yǎng)陰,而且睡眠質量最好。午時是上午11點到下午1點,此時陽氣最盛,陰氣最弱,是補充睡眠,增強精力的關鍵點。
午時是心經當令。五臟心肝脾肺腎與五行金木水火土有著對應關系,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午時要達到心腎相交,讓心火下去讓腎水上來,便到達心腎相交的狀態(tài),所謂心的神明為神,腎的神明為精,心腎相交的能力越強的人,人的精神狀態(tài)會越好。那么怎樣才能心腎相交呢?通過午休可以實現,這樣對下午的工作學習都有很大幫助。
不過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否則不僅浪費寶貴的時間,而且會擾亂人體生物鐘,影響晚上睡眠,但是午睡一定要睡,即使睡不著,也要閉目養(yǎng)神,以利于人體陰陽之氣的正常交接。如果沒有時間、沒有場所午睡,可以找個環(huán)境安靜的座位,閉目養(yǎng)神一下。
相關鏈接:看不同時辰臟腑如何運作
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于現代的兩個小時。我們選取幾個重要的休息節(jié)點來介紹,午時11~13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
1.午時:心經當令
這個時候是心經當令。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人體也要注重這種天地之氣的轉換點。對于普通人來說,睡子午覺最為重要,沒條件睡,或睡不著閉一會兒眼睛都有好處。因為天地之氣在這個時間段轉換,轉換的時候我們別攪動它,這個時候休養(yǎng)生息一會兒,對身體有好處。
2.戌時:心包經當令
“當令”就是當班的意思。心包是心臟外膜組織,主要是保護心肌正常工作的,人應在這時準備睡眠,睡前要靜心養(yǎng)氣。先睡心,后睡眠,即放松心境然入睡。
3.亥時:三焦經當令
三焦指連綴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qū)域。三焦一定要通暢,不通則生病。此時要休息,安睡以養(yǎng)元氣,環(huán)境宜靜,排除干擾?!八粎掯?,覺不厭舒”。讓身體和靈魂都沉浸在溫暖的黑暗中,讓生命和身體在休息中得以養(yǎng)護。
4.子時:膽經當令
子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fā)?!饵S帝內經》里有一句話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膽”。取決于膽的生發(fā),膽氣生發(fā)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把睡眠養(yǎng)住了,對一天至關重要。
5.丑時:肝經當令
此時肝血生發(fā),肝藏血,肝主筋。“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持,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黃帝內經講:“臥則血歸于肝”。所以丑時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要特別指出的是,一些年輕人如在這個時間去酒吧飲酒玩樂,將會對肝造成極大的損傷。
6.寅時:肺經當令
這個時間是人從靜變?yōu)閯拥拈_始,是轉化的過程,這就需要有一個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時候應該是3點到5點,這個時候恰恰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過程,它是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的。按照中醫(yī)理論,寅時是人體陽氣的開始,也是人體氣血從靜變?yōu)閯拥拈_始,必須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