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指津】
一詞多義是指一個詞具有幾個互相關聯(lián)的意義。在古今漢語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單音詞多,這種現(xiàn)象更普遍,這是學習文言文的一大難題。把握一詞多義,要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下面筆者結合例句,談談一詞多義的推斷方法。
一、字形推斷法(形訓法)
漢字屬于表意體系,且形聲字占80%以上,“形旁”給我們推斷詞義帶來有利的條件。常見形旁有:①“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與五行有關。②“刂(刀)、弓、矛、戈、斤(斧)、殳”者與兵器有關。③“馬、牛、羊、豕、犭、鳥、蟲”者與動物有關。④“讠(言)、辶(走)、忄(心)、彳(行)”者與人的行為有關。如《念奴嬌 赤壁懷古》“檣櫓灰飛煙滅”中的“櫓”指木制的船具。
二、語境推斷法
高考考查的實詞90%以上是多義性的,因此在翻譯時要緊緊抓住上下文理解和推斷。我們可以借助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推斷。
1.借助內部語境來推斷。如:(1)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jié)而舞(應:隨著、和著)。(2)(屈原)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應:應答)。
2.借助外部語境來推斷。如:(1)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言:敘述)。(2)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言:用文字表述、記載)。
三、課文遷移法
試題中出現(xiàn)的一些實詞解釋,其實課文中已出現(xiàn)過,可聯(lián)系課文相應遷移。例如:“齊人追亡逐北”與《過秦論》中的“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中的“北”,都是指逃亡的人。
四、成語印證法
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聯(lián)系成語,加以印證,對判斷文言詞義會有很大的幫助。如:勢拔五岳掩赤城(拔:出類拔萃,超出);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喝毡∥魃剑咏?。括號內黑體詞的意義是我們平時熟悉的,借助熟悉的成語詞義,就能推斷文言語句中黑體詞的詞義。
五、對句判斷法(語言結構推斷法)
古人行文常講究對稱,處于對應位置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我們可據(jù)之進行判斷。如:(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跬”與“小”對應,從足即推斷為小步,半步)。(2)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國也(“族”字義與“滅”字一樣)。(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憂勞:憂思勞苦;逸豫:安逸享樂)。
六、語法分析推斷法
根據(jù)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根據(jù)詞在句中的語法位置來推斷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詞義。如《鴻門宴》“范增數(shù)目項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狀語,后帶賓語,用如動詞,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僅理解為“看”,應該理解為“用眼睛示意”。
【專項訓練】
1.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沛公不勝杯杓(禁住,能承受)
B.上下同欲者勝(取得勝利)
C.何可勝道也哉(盡)
D.數(shù)石之重,中人弗勝(獲勝)
2.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君主)
B.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通“避”,躲避)
C.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通“避”,躲避)
D.唇吻翕辟,不知何詞(張開)
3.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通“影”)
B.屈平既絀,其后秦欲伐齊(通“黜”,被罷免)
C.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討伐,征伐)
D.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應驗)
4.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與例句中黑體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俄而,謝玄淮上信至
A.直前詬虜帥失信
B.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C.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D.信造化之尤物也
5.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與例句中黑體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
A.東郭先生將北適中山以干仕
B.哭聲直上干云霄
C.不從車乘,不操干戈
D.理民之干,優(yōu)于將略
6.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與例句中黑體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騎過之
A.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B.求,無乃爾是過與
C.會賢士大夫少府趙禹來過衛(wèi)將軍
D.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7.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引來,招致)
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表達)
專心致志(極,至)
B.十年春,齊師伐我(老師)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老師)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從師學習)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以……為師)
C.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臺階)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拜官授職)
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為漢家除殘去穢(清除,去掉)
D.雷霆乍驚,宮車過也(經過,通過)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錯誤,過失)
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責備)
一日,大母過余曰(到,到來)
8.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靈運因父祖之資,生業(yè)甚厚。奴僮既眾,義故門生數(shù)百,鑿山浚湖,功役無已。尋山涉嶺,必造幽峻,嚴障千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去其后齒。嘗自始寧南山伐木開徑,直至臨海,從者數(shù)百人。臨海太守王琇驚駭,謂為山賊,徐知是靈運乃安。又要琇更進,琇不肯,靈運贈琇詩曰:“邦君難地崄,旅客易山行?!痹跁喽嗤奖?。
(選自《宋書》)
(1)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與例句中黑體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必造幽峻
A.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
B.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C.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D.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
(2)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與例句中黑體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又要琇更進
A.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B.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C.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D.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
(3)下列各句中,黑體詞的解釋與例句中黑體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旅客易山行
A.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B.由是賊中險易遠近虛實盡知之
C.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識耳
D.愿以十五城請易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