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隱喻是利用一個人們熟悉的、具體的事物概念來說明一個要闡述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隱喻可實現(xiàn)以“易”喻“難”,以“已知”喻“未知”,以“具體”喻“抽象”。隱喻的發(fā)展及應用已經超出語言學的領域,越來越受到設計學科的重視。本文分析了設計中隱喻的特點,借助“江南意象”這一喻體來研究隱喻設計。通過隱喻的設計手法,讓事物自身表達人對江南事物的感知,讓人們在使用餐具時可以獲得江南意象的情感共鳴。
關鍵詞:隱喻 設計 江南意象 餐具設計
對于“隱喻”這一概念,不同的學科有著不同的解釋。修辭學家認為,隱喻是一種修辭格,是一種修飾話語的手段;邏輯學家認為,隱喻是一種范疇錯置;哲學家認為,隱喻性是語言的根本特性,人類語言從根本上來說是隱喻性的;認知科學家則認為,隱喻是人類認知事物的一種基本方式。隱喻作為一種認知方式和交流方法,已經普遍運用于人們的生活、學習及工作中,隱喻性思維促進了人們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人們在認知世界時,能從原先互不相關的事物、概念和語言表達中發(fā)現(xiàn)相似點,建立起思維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聯(lián)系,是人們形成新概念的一個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認知機制。隱喻的發(fā)展及應用已經超出語言學的領域,越來越受到設計、藝術等其他學科的重視。
一、設計的隱喻
“隱喻”在希臘文中的意思是“意義的轉換”,即賦予一個詞它本來不具有的涵義。通俗的解釋就是,隱喻是利用一個人們熟悉的、具體的事物概念來說明一個要闡述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隱喻可以讓我們用有高度組織結構的事物來理解相對無內部結構的事物,即隱喻的喻體和本體是兩個不相干的事物,但通過隱喻可實現(xiàn)以“易”喻“難”,以“已知”喻“未知”,以“具體”喻“抽象”。
與文字、語言中的隱喻相比較,設計的隱喻除了具有與文字、語言學共有的概念相似性關聯(lián)外,還具有形態(tài)相似性關聯(lián),這一點是隱喻設計的特點,也是隱喻設計的創(chuàng)意點。隱喻的概念相似性關聯(lián)是內容層面上的關聯(lián),而形態(tài)相似性關聯(lián)則是表達層面上的關聯(lián)。設計中的視覺形態(tài)是設計傳達的主要載體,設計形態(tài)的自由度讓隱喻修辭手法可以通過設計的表達面(造型)映射出本體的語意,例如設計常用的形態(tài)仿生設計,就是基于形態(tài)的關聯(lián),以此作為視覺藝術所特有的直觀修辭手法。
隱喻設計手法可以將任何與設計本體有關聯(lián)的喻體納入并結合到設計中去,運用隱喻有助于人們對某一事物從新的視角獲得新的認識。相似性隱喻方式為設計的多元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科學、有效、可行的實施路徑。
設計師進行隱喻設計,從構思時就要開始應用隱喻思維,為了使作品的形態(tài)能被受眾所接受和理解,設計師應從熟悉或已知的事物中尋找合適的事物形態(tài),對其進行分析和提煉,將提煉出的特征應用到設計作品的形態(tài)中。
二、江南意象的解讀
意象理論在中國起源很早,《周易·系辭》已有“觀物取象”“立象以盡意”之說。所謂“意象”就是主體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感知,形成一定的心理表現(xiàn),又經過情感、想象、理解等大腦思維活動的加工和重構,從而在主體大腦中形成的深層次形象。簡而言之,意象是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和情調的東西。
1.江南的自然條件
江南地區(qū)的地形地貌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多平原、多丘陵和多水,氣候溫潤,四季分明,降雨充沛,這些自然條件造就了人們心目中的“煙雨江南”?!八笔墙弦庀蟮闹匾獦嫵梢兀菤夂虻闹苯臃从?,滋養(yǎng)著江南的人與物。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周杰倫《青花瓷》歌詞)?!扒嗌笔菬熡甑纳拭鑼?,是江南氣候的顯著特征。在設計作品中運用“青色”,能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形成心理感受,激發(fā)受眾對江南煙雨的認知感,同時也使設計作品富有表現(xiàn)力。
2.江南的人文景觀
江南的人文景觀種類眾多,遍布廣泛,例如著名的江南園林、水鄉(xiāng)古鎮(zhèn)、徽州牌坊。這幾處歷史遺跡的熟識度高,同時具有高超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被認為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江南的人文景觀。
南京的瞻園、蘇州的拙政園和留園、無錫的寄暢園被并稱為江南四大名園。南方的園林總體來說是相似的,風花雪月,追求精致與內涵,不過又各有特點。例如南京瞻園素以假山著稱,回廊也頗具特色,串連南北,蜿蜒曲折。蘇州拙政園是江南園林的代表,以水池為中心,遍布荷葉,營造了一種水鄉(xiāng)氛圍。留園以其建筑結構見長,善于運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手法,吸取四周景色,形成層次豐富的空間。無錫寄暢園則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疊石、精美的理水、洗練的建筑,在江南園林中別具一格。
水鄉(xiāng)古鎮(zhèn)最能體現(xiàn)江南水鄉(xiāng)風貌,其深邃的人文歷史、青磚黛瓦的古鎮(zhèn)風貌、古樸的吳儂軟語和民俗風情就是人們心中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名片”。
徽州牌坊是與民居、祠堂并存的古建筑,共同構成了徽州獨具一格的人文景觀。程朱理學決定著牌坊的立態(tài)關系,這些牌坊按“忠、孝、節(jié)、義、孝、忠”的順序排列。在封建社會,建坊必須有皇命。于是,建坊成為當時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罩菖品活伾⑶?,石質堅硬,在視覺上給人以堅固穩(wěn)重的感受,另外牌坊多由體而構成,為了增加形式的豐富感,加以翹角為其點綴,形成了多層次的視覺效果。
3.江南的思想文化
江南地域文化的形成,除了天然的物質基礎外,還源于傳統(tǒng)哲學思想的滲透與引導。江南文化是一種儒釋道集于一體的文化,其中又以道教文化最為深入滲透,無論是實用型的建筑園林藝術,還是陶冶情操的詩書繪畫藝術,都是它的載體與表現(xiàn)。
江南文化是一種以“審美—藝術”為精神本質的詩性文化形態(tài)。江南詩性文化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實用理性的儒家文化,代表著生命最高理想的審美自由精神。在江南地區(qū),先天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和發(fā)達的經濟條件,使人們更注重個體精神上的享受,其純粹的詩意審美沖破了根深蒂固的道德束縛,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了實用倫理與超越功利的審美人文的和諧。江南詩性文化對個體審美需求的高度重視,使江南地區(qū)形成了一種詩意的棲居,人們始終關注精神的自由,以及生命的意義和方向。
從魏晉六朝開始,文人的南下給江南帶來了文化審美的覺醒。永嘉南渡、安史之亂后的大量仕人南遷,以及南宋偏安江南的政治策略,加之這些文人自身大多攜帶著無可言明的政治創(chuàng)痛,種種因素導致江南的文人雅士把個人的精神和思想寄托轉移到生活方面,通過及時行樂、借物寓意、暗喻佛道等途徑來達到個人精神的解脫,因此也帶動整個江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超然品格和閑雅神韻。由此可見,江南文人保持人格獨立的處世哲學逐漸滲透進了他們的生活中。
三、基于“江南意象”的隱喻設計
本文運用信息交合法進行基于“江南意象”的隱喻設計。設計者從江南園林、江南水鄉(xiāng)、江南植物、江南工藝等方面來分析江南意象,這幾方面最能代表江南特色的要素,是江南意象的外在表現(xiàn)形體。當人們說到江南時,頭腦中自然而然地會將它們解讀為江南意象,既不需文字說明也不需研究討論,可見其是人們頭腦中的感性反映,是江南意象的視覺化符號,說明園林、水鄉(xiāng)、植物、工藝是構成江南意象的主體之一。
1.信息交合法的實施步驟
{1}定中心,即確定所研究的對象,也就是零坐標。(圖1)
{2}劃標線,即用矢量標串起信息序列,也就是根據(jù)研究對象的需要劃出幾條坐標軸。(圖1)
{3}注標點,在信息軸上標出有關的信息點。(圖1)
{4}相交合,取不同信息軸上的信息進行交合就可
產生新信息。
{5}在所有產生的新設想中進行篩選,尋找出最優(yōu)方案。
本文運用信息交合法進行餐具設計。
2.“江南意象”餐具設計
本款餐具通過運用信息交合的方式,將骨瓷與水鄉(xiāng)兩種不同的信息相交合,從而產生新的餐具設計信息。江南水鄉(xiāng)反映到空間形態(tài)上表現(xiàn)為“小橋、流水、人家”。本款餐具選擇了其中的“水”作為設計的重點,因為水是江南水鄉(xiāng)的命脈,二者有著血脈相連的緊密聯(lián)系。江南的水是一種自然形態(tài),它通過人們的感官形成一種視覺化符號,所以本設計將水中的“波紋”這一具體形象載體,運用到骨瓷餐具的設計中,再以小船、游魚等造型進行輔助,給人一種江南水鄉(xiāng)的意境。
{1}定中心:本案例中所確定的研究對象為餐具。
{2}劃標線:本款餐具運用的是信息交合法方式中
的雙信息標,需要畫兩條坐標軸。
{3}注標點:X軸為江南意象,包含民俗、水鄉(xiāng)(水中游魚)、園林、植物、工藝、思想文化。Y軸為餐具組件,包含碗、杯、盤、碟等。
{4}相交合:選取X軸與Y軸的信息進行相交合,產生新的信息。例如本款餐具中選擇X軸的水鄉(xiāng)與Y軸的勺筷進行相交合,便產生了以江南水鄉(xiāng)為元素的“勺”設計(圖1)。選擇X軸的水鄉(xiāng)與Y軸的碗進行相交合,便產生了以江南水鄉(xiāng)為元素的“碗”設計(圖2)。
圖1 信息交合法——“水鄉(xiāng)”勺(朱珠)
圖2 信息交合法——“水鄉(xiāng)”碗(朱珠)
{1}定中心:本案例中所確定的研究對象為餐具。
{2}劃標線:本款餐具運用的是信息交合法方式中的雙信息標,需要畫兩條坐標軸。
{3}注標點:X軸為江南意象,包含民俗、水鄉(xiāng)(水中游魚)、園林、植物、工藝、思想文化。Y軸為材料種類,包含骨瓷、白瓷、木頭、玻璃、塑料、金屬。
{4}相交合:選取X軸與Y軸的信息進行相交合,產生新的信息。例如本款餐具中選擇了X軸的水鄉(xiāng)與Y軸的骨瓷進行相交合,便產生了以江南水鄉(xiāng)為元素的成套骨瓷餐具設計(圖3)。
圖3 信息交合法——“水鄉(xiāng)”餐具(朱珠)
五、結語
隱喻思維是通過類比和聯(lián)想的方式用已知事物的特征來說明未知事物的特征。設計的隱喻思維是指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創(chuàng)造出新成果的思維方式。隱喻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在設計師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產生創(chuàng)意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設計中,設計師通常會從人們熟悉的具體形象的事物中尋找設計靈感,用具體形象的事物來描繪抽象的思想和情感等,這樣的設計,其形態(tài)具有形象性和豐富的內涵,本文中基于“江南意象”的隱喻設計就可見一斑。
參考文獻:
[1] 王坤茜.產品符號語意[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4.
[2] 李樂山.工業(yè)設計思想基礎[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
[3] 朱珠.基于隱喻理論的骨瓷餐具設計——以“江南意象”為喻體[D].昆明理工大學,2014.
[4] 沈卓.地域文化視角下的餐飲空間設計研究——以江南
地域文化為例[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3.
[5] 林波清.信息交合法助推發(fā)明創(chuàng)造[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2008(8).
[6] 應明陽.中國思維魔王[M].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
[7] 馬駿.信息分解法與信息交合法——創(chuàng)造思維方法再思考[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1986(6).
作 者:王坤茜,博士,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設計學;朱珠,昆明理工大學碩士畢業(yè),現(xiàn)就職于河南商丘學院。
編 輯:杜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