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對《南總里見八犬傳》洲崎海戰(zhàn)前后的故事和《三國演義》赤壁之戰(zhàn)前后相關故事進行比較,對兩部文學作品中的相應章節(jié)、人物情節(jié)做出歸納,指出《南總里見八犬傳》在《三國演義》中的典故出處;為中日古典文學作品對比提供相對應的素材,從而揭示《南總里見八犬傳》是如何對《三國演義》小說赤壁之戰(zhàn)前后的故事進行翻案創(chuàng)作的。
關鍵詞:《三國演義》 《八犬傳》 日本文學 翻案
一、序言
日本江戶時期文學代表作《南總里見八犬傳》簡稱《八犬傳》,由曲亭馬琴創(chuàng)作,在日本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該作品中有著眾多的中國明清小說的影子。本文圍繞《八犬傳》對《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zhàn)前后故事章節(jié)進行對比分析,指出“孫劉聯(lián)盟”“草船借箭”“黃蓋詐降”“三江口縱火”“義釋曹操”等故事在《八犬傳》中是如何被翻案創(chuàng)作的;從典故的角度對故事和人物的對應關系做出明確的梳理,佐證《南總里見八犬傳》對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參考和借鑒;通過中日古典小說的對比研究,揭示中國明清小說在海外的傳播和影響力。
二、《三國演義》和《八犬傳》中關于赤壁之戰(zhàn)前后故事的翻案
曲亭馬琴在《八犬傳》中對中國明清小說的移植通常較為隱蔽,人物故事較為分散,難以察覺。但《三國演義》赤壁之戰(zhàn)的故事,可以說是《八犬傳》中移植得最為直接、最容易辨別的部分,故事的內容呈現(xiàn)出相對集中的特點。
(一)《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第四十四回VS《八犬傳》第一百五十二回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 魯肅曰:“適間所囑,不可有誤。”孔明點頭應諾。引至堂上,孫權降階而迎,優(yōu)禮相待。施禮畢,賜孔明坐……孔明曰:“向者宇內大亂,故將軍起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并爭天下。今操芟除大難,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荊州,威震海內;縱有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逃遁至此。愿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數(shù)巡之后,權曰:“曹操平生所惡者:呂布、劉表、袁紹、袁術、豫州與孤耳。今數(shù)雄已滅,獨豫州與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吳之地,受制于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與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孔明曰:“豫州雖新敗,然關云長猶率精兵萬人;劉琦領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憊;近追豫州,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zhàn)。荊州之民附操者,迫于勢耳,非本心也。今將軍誠能與豫州協(xié)力同心,破曹軍必矣。曹軍破,必北還,則荊、吳之勢強,而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于今日。惟將軍裁之?!睓啻髳傇唬骸跋壬裕D開茅塞。吾意已決,更無他疑。即日商議起兵,共滅曹操!”遂令魯肅將此意傳諭文武官員,就送孔明于驛館安歇。張昭知孫權欲興兵,遂與眾議曰:“中了孔明之計也!”急入見權曰:“昭等聞主公將興兵與曹操爭鋒。主公自思比袁紹若何?曹操向日兵微將寡,尚能一鼓克袁紹;何況今日擁百萬之眾南征,豈可輕敵?若聽諸葛亮之言,妄動甲兵,此所謂負薪救火也?!?/p>
《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 卻說吳國太見孫權疑惑不決,乃謂之曰:“先姊遺言云:‘伯符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薄窈尾徽埞獑栔??”……次日清晨,孫權升堂……瑜曰:“操雖托名漢相,實為漢賊。將軍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余業(yè),據(jù)有江東,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奈何降賊耶?……”權拔佩劍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諸官將有再言降操者,與此案同!”
《八犬傳》第一百五十二回 成氏與顯定雖然表面上和解,但因有周秦之隔閡,互相難以解除舊恨,所以定正也對成氏不快。都與成氏如同胡越,互不來往。大石憲儀知道此事的經(jīng)過,所以感到這次出使無甚把握,但不得已而帶了許多隨從去見滸我。他與那里的權臣橫堀在村見面后,為了告知討伐里見之事,便將定正的宿怨和八犬士之事、落鯰有種之事和河鯉孝嗣之事,都說成是里見的無理,并加以利誘。他說完這些又接著說:“如滸我將軍同意共同舉旗進軍的話,想推滸我將軍為統(tǒng)帥,待凱旋后擁戴他回鐮倉。此事非定正個人之意,顯定也同意,有聯(lián)名的誓文在此。請將此意轉致滸我將軍?!薄墒峡催^,狐疑不定地皺著眉頭對在村等說:“那顯定和定正,最近與我和好,雖暫且相安無事,然而他們肆意妄為,毫無君臣之禮。今若幫助他們去攻打與我無怨的里見義成,乃為不義。汝等以為如何?”大家聽后,一位老臣下河邊莊司行包出班奏道:“……里見氏的祖父季基為保春王和安王,在結城陷落之日陣亡,其忠義之舉成為今之美談。其子義實逃至安房,自開基立業(yè)以來,直至如今的義成,每在年初必派使者前來,不失其父祖之舊義。如今怎能無故幫助仇家去攻打有舊義的里見呢?反之,倘若必要時應該派兵支援安房才是。”他毫無顧忌地直言相諫,在村急忙阻攔道:“方才行包之見雖似乎有理,但臣之愚意不同……定正因恨里見而與顯定和好,請主君為統(tǒng)帥共同攻打里見,乃本家之大幸。今以自家和他家之勢與里見決一雌雄,即使義成并非愚將,僅以房總之兵,如何抵擋得了八州的優(yōu)勢大軍。是他的滅亡已經(jīng)臨頭……”他這樣巧言令色地進行諫諍,成氏終為其所惑,便沒再辨明是非,說:“那么就面見憲儀,表示同意。”
通過對兩部小說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八犬傳》中定正和成氏的關系就是《三國演義》劉備和孫權的關系,顯定派大石憲儀做使者邀請結盟,劉備則是派遣孔明前去游說孫權。兩部作品中都有權臣反對,最終又都聽從了另一個權臣之言答應聯(lián)盟。只不過兩部作品的角度略有不同,《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和孫權的聯(lián)合方是軍事行動的防守方,以劉備為正統(tǒng)人物加以描述。而《八犬傳》中的滸我將軍和定正、顯定則是軍事行動的聯(lián)合攻方,而防守的里見一方才是小說的正統(tǒng)形象人物。此外,在《八犬傳》的相應章節(jié)中都能看到諸葛亮出使東吳游說孫權建立孫劉聯(lián)盟的影子,這明顯受到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孫權決計破曹操”故事的影響。
(二)《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VS《八犬傳》第一百六十一回
《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卻說魯肅私自撥輕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盡皆齊備,候孔明調用……當夜五更時候,船已近曹操水寨??酌鹘贪汛活^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吶喊……卻說曹寨中,聽得擂鼓吶喊,毛、于禁二人慌忙飛報曹操。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蓳芩姽笫謥y箭射之?!庇植钊送嫡瘍葐緩堖|、徐晃各帶弓弩軍三千,火速到江邊助射。比及號令到來,毛、于禁怕南軍搶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頃,旱寨內弓弩手亦到,約一萬余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fā)。孔明教把船吊回,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待至日高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兩邊束草上,排滿箭枝??酌髁罡鞔宪娛魁R聲叫曰:“謝丞相箭!”
《八犬傳》第一百六十一回 卻說犬川莊助和犬田小文吾,這一天突然命令士卒扎一千個草人,這草人要外堅內空,以便外邊接受敵箭,里邊接納敵人的槍彈。黃昏時都扎制完畢,便給它們穿上黑衣,分裝在四五十只船上。士兵藏在草人的背后。這隊戰(zhàn)船的頭領是登桐山八郎良干、滿呂復五郎重時。每只船上士兵和船夫不過二十名。這一天是十二月初三,在咫尺莫辨的深夜,向妙見島和西河灘的敵寨劃去。當靠近敵寨時,各船同時鼓聲齊鳴,喊殺之聲大作,并從草人后面放槍放箭,做突然進攻之勢。駐守兩座營寨的敵人頭領猿島郡司將衡、小越小權太表練、彥別夜叉吾數(shù)世等,與士兵都十分驚慌,不知敵人多寡,只怕營寨被攻破,便敲起了進攻的戰(zhàn)鼓,爭相放槍和射箭,矢彈猶如雨點兒和冰雹一般,敵人也不退縮,相持達兩個時辰,當天快亮時,良干和重時才下令緩慢返航,將在那里的情況稟報莊助和小文吾。次日清晨從草人身上取下二三萬枝箭;又把草人拆開從里邊取出槍彈二三斗。眾人無不贊他們不勞而得。
《八犬傳》第一百六十一回中犬川莊助和犬田小文吾的計謀很顯然是模仿了《三國演義》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都是用稻草人扎堆在小船上,為了得到武器都是乘著能見度低下裝出攻擊敵方的樣子,敵軍則出于謹慎用弓箭加以回擊。當然,曲亭馬琴為了顯示和《三國演義》的不同,故事中的稻草人除了受箭外,還受了很多的槍彈。而且作為出謀劃策的犬川莊助和犬田小文吾也沒有像孔明一樣親自前去,只是派了下屬去實施自己的計策罷了。
(三)《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VS《八犬傳》第一百五十五回、第一百五十六回
《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卻說周瑜夜坐帳中,忽見黃蓋潛入中軍來見周瑜。來得突兀。瑜問曰:“公覆夜至,必有良謀見教?!鄙w曰:“彼眾我寡,不宜久持,何不用火攻之?”孔明、公瑾掌中之字,已在黃蓋意中。瑜曰:“誰教公獻此計?”前戒孔明勿漏泄,今問此一句,正疑掌中“火”字漏泄也。蓋曰:“某出自己意,非他人之所教也?!彪m非學古,卻已合掌。瑜曰:“吾正欲如此,故留蔡中、蔡和詐降之人,以通消息;但恨無一人為我行詐降計耳?!弊杂谷嗽p降,故深喜敵人來詐降;及有敵人來詐降,卻恨無自家人去詐降。蓋曰:“某愿行此計。”瑜曰:“不受些苦,彼如何肯信?”炎上作苦,欲用火攻,安得不苦?蓋曰:“某受孫氏厚恩,雖肝腦涂地,亦無怨悔?!辫ぐ荻x之曰:“君若肯行此苦肉計,則江東之萬幸也?!敝荑た嘈?,黃蓋苦肉??嘈牟灰?,苦肉更難。蓋曰:“某死亦無怨?!彼熘x而出。
《八犬傳》第一百五十五回 毛野聽了十分高興地悄悄回奏道:“臣的計策就有這一條,曾經(jīng)啟奏過,往敵地派遣做內應的,只有點大法師和大角還不夠,還得找個偽裝投敵的人才行。這投敵的人,不是真里谷,便是千代丸。不管是哪一個,必須是曾一度蒙罪,因而深恨國主的,不然敵人不會相信……”義成聽了他的奏請,點頭道:“……此情如果屬實,我一定贖其罪,令其仿效吳國的黃蓋,如詐降成功,作為獎勵把木地還給他……”
《八犬傳》第一百五十六回 當下毛野把豐俊叫到身邊,悄聲對他說:“千代丸,你感謝國主的仁政,倘能如愿得到饒恕參加這次戰(zhàn)斗,想以戰(zhàn)功贖罪的誠心,可以說十分得時。然而以弓箭和刀槍只能殺死一兩個敵人,豈能立大功?你如果不是恃個人之勇,而能從我之計,我可以向你說出肺腑之言,未知意下如何?”……豐俊喜出望外,欣然答道:“您的吩咐我都聽明白了。如今不僅允許了我的請求,同意我從軍,并委以這樣的重任。實乃無上光榮……”
《八犬傳》第一百五十五回、第一百五十六回是對《三國演義》“獻密計黃蓋受刑”的直接模仿,甚至在《八犬傳》第一百五十五回中直接出現(xiàn)了東吳黃蓋的名字,在這里,軍師毛野充當了《三國演義》中周瑜的角色,他選擇了千代丸豐俊作為苦肉計的實施者去詐降。只不過《三國演義》中的黃蓋是東吳老臣,自愿接受這個苦肉計。而《八犬傳》中的千代丸豐俊則是囚牢中的罪犯,軍師毛野在這里給了他一個將功折過的機會。
(四)《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VS《八犬傳》第一百六十回
《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 澤領了書,只就當夜扮作漁翁,駕小舟望北岸而行。是夜寒星滿天。三更時候,早到曹軍水寨。巡江軍士拿住,連夜報知曹操。操曰:“莫非是奸細么?”軍士曰:“只一漁翁,自稱是東吳參謀闞澤,有機密事來見?!辈俦憬桃龑⑷雭?。軍士引闞澤至,只見帳上燈燭輝煌,曹操憑幾危坐,問曰:“汝既是東吳參謀,來此何干?”澤曰:“人言曹丞相求賢若渴,今觀此問,甚不相合。黃公覆,汝又錯尋思了也!”操曰:“吾與東吳旦夕交兵,汝私行到此,如何不問?”澤曰:“黃公覆乃東吳三世舊臣,今被周瑜于眾將之前無端毒打,不勝忿恨。因欲投降丞相,為報仇之計,特謀之于我。我與公覆情同骨肉,徑來為獻密書。未知丞相肯容納否?”操曰:“書在何處?”闞澤取書呈上。操拆書就燈下觀看……曹操于幾案上反復將書看了十余次,忽然拍案張目大怒曰:“黃蓋用苦肉計,令汝下詐降書,就中取事,卻敢來戲侮我耶!”便教左右推出斬之。左右將闞澤簇下。澤面不改容,仰天大笑……操曰:“我說出你那破綻,教你死而無怨。你既是真心獻書投降,如何不明約幾時?今你有何理說!”闞澤聽罷,大笑曰:“虧汝不惶恐,敢自夸熟讀兵書,還不及早收兵回去!倘若交戰(zhàn),必被周瑜擒矣。無學之輩,可惜吾屈死汝手!”……澤曰:“豈不聞‘背主作竊,不可定期’?倘今約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這里反來接應,事必泄漏。但可覷便而行,豈可預期相訂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殺好人,真無學之輩也!”操聞言,改容下席而謝曰:“某見事不明,誤犯尊威,幸勿掛懷?!薄夙?,有人入帳,于操耳邊私語。操曰:“將書來看?!逼淙艘悦軙噬稀2儆^之,顏色頗喜。闞澤暗思:“此必蔡中、蔡和來報黃蓋受刑消息,操故喜我降之事為真實也。”
《八犬傳》第一百六十回 卻說十二月初六拂曉,音音和曳手船被順風吹到了柴濱,呼喚往船中搬運柴草的人夫說:“我們是偷著從安房來的,是統(tǒng)領的親戚,求見你們老爺,請稟報一聲。”大家很驚訝,說:“是安房來的嗎?”跑去稟報了仁田山晉六……晉六這才稍微放心,對音音等道:“老婆婆,你是安房人嗎?在這個時候,到敵地來做什么?我是扇谷將軍麾下的諸侯、本國大冢城主大石石見守憲重的重臣、郎君源左衛(wèi)門憲儀手下的仁田山晉六武佐。我想你們是被風吹到這來的吧?不然便是回這里的家鄉(xiāng)吧?”音音聽了說:“不,我們不是那種人,是為顧主做內應派來的密使。”她便把千代丸豐俊之事和在臨戰(zhàn)時豐俊想叛變燒毀里見的戰(zhàn)船等,煞有介事地小聲告訴給晉六,然后她接著說:“千代丸的余黨潛伏在安房雖然有一百十幾名。然而現(xiàn)在如不是女人,就是漁船也不準出海。不得已便派我等來辦這件大事……”晉六聽了說:“原來你們是早就聽說的上總的敗將、千代丸的余黨呀!如果你們沒有說謊,一定帶來了他給本家做內應的書信??炷贸鰜戆?!”音音聽了面帶愧色地說:“方才因為慌張,把這個忘了。即使沒有書信,我們也絕不是撒謊。”晉六聽了忙說:“你住口!你們這些騙子,就會饒舌。縱然是女流之輩,好丟東忘西,可是不帶降人被判的降書前來稟信的蠢人嗎?你們定是里見的奸細。士兵們,把她們綁起來,別讓她們跑了。”……這時從前方來了一艘快船,揚帆破浪疾如飛箭一般,陡然來至跟前……餅九郎急忙上岸,同站在那里的晉六一邊竊竊耳語,一邊指著友勝和妙真、單節(jié),稟告事情經(jīng)過,這時天已經(jīng)亮了。卻說大石憲儀為了檢閱聚集在這里的戰(zhàn)船,帶領五六十個士兵騎馬從五十子城來到這里。仁田山晉六和天巖餅九郎急忙迎上去,說:“有事稟報?!薄褎俚幕卮鹋c餅九郎的稟告絲毫不差。友勝詭稱是千代丸豐俊的舊臣、濱縣馬助,呈上了豐俊叛變的降書。大石憲儀登時打開降書,又折起來揣在懷里說:“豐俊想叛變投降的請求,已由我方細作天巖餅九郎探知,所說的不錯。不必懷疑……”
以上兩篇文章內容,從行文結構和脈絡上幾乎是完全一致的?!栋巳畟鳌返谝话倭啬7铝恕度龂萘x》“闞澤密獻詐降書”的故事。其中《八犬傳》中的音音、曳手和友勝充當了獻詐降書的闞澤的角色。兩部作品中的另一交戰(zhàn)方都非常謹慎,表示識破了對方的奸計,并命令士兵們將投降的來人綁了,《八犬傳》中的仁田山晉六和大石憲儀在這里共同充當了《三國演義》中性格多疑的曹操的角色。而兩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又都是在聽取了自己派往敵營的細作的密報后徹底打消了對前來投降的人的懷疑,甚至連在耳邊竊竊私語的細節(jié)都如出一轍。可以說《八犬傳》中的細作天巖餅九郎就是《三國演義》中的蔡中、蔡和的縮影。
(五)《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VS《八犬傳》第一百七十二回
《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 黃蓋在第三只火船上,獨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書“先鋒黃蓋”。蓋乘一天順風,望赤壁進發(fā)。是時東風大作,波浪洶涌。操在中軍遙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萬道金蛇,翻波戲浪。操迎風大笑,自以為得志。忽一軍指說:“江南隱隱一簇帆幔,使風而來?!辈賾{高望之。報稱:“皆插青龍牙旗。內中有大旗,上書先鋒黃蓋名字?!辈傩υ唬骸肮瞾斫?,此天助我也!”來船漸近。程昱觀望良久,謂操曰:“來船必詐。且休教近寨?!辈僭唬骸昂我灾?!”程昱曰:“糧在船中,船必穩(wěn)重;今觀來船,輕而且浮。更兼今夜東南風甚緊,倘有詐謀,何以當之?”操省悟,便問:“誰去止之?”文聘曰:“某在水上頗熟,愿請一往。”言畢,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數(shù)只巡船,隨文聘船出。聘立于船頭,大叫:“丞相鈞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拋住?!北娷婟R喝:“快下了篷!”言未絕,弓弦響處,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亂,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黃蓋用刀一招,前船一齊發(fā)火?;鸪蔑L威,風助火勢,船如箭發(fā),煙焰漲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時盡著;又被鐵環(huán)鎖住,無處逃避。隔江炮響,四下火船齊到,但見三江面上,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地。
曹操回觀岸上營寨,幾處煙火。黃蓋跳在小船上,背后數(shù)人駕舟,冒煙突火,來尋曹操。操見勢急,方欲跳上岸,忽張遼駕一小腳船,扶操下得船時,那只大船,已自著了。張遼與十數(shù)人保護曹操,飛奔岸口。黃蓋望見穿絳紅袍者下船,料是曹操,乃催船速進,手提利刃,高聲大叫:“曹賊休走!黃蓋在此!”操叫苦連聲。張遼拈弓搭箭,覷著黃蓋較近,一箭射去。此時風聲正大,黃蓋在火光中,哪里聽得弓弦響?正中肩窩,翻身落水。
《八犬傳》第一百七十二回 當下犬阪毛野將一萬軍兵、一千余條戰(zhàn)船分做三隊,擂鼓揚旗命令士兵前進。于是先鋒小森但一郎高宗、千代丸豐俊的三千士兵,分乘三四百艘戰(zhàn)船,破浪劃去。劃在最前面的那只船標寫著“降人千代丸豐俊”。扇谷先鋒船上的是大茂林小彥、濱川小渡和水禽隼四郎、錦帆八四九郎,后面船上的是大石憲儀、小幡東良。主帥(定正)與副帥(朝寧)看見都覺得很奇怪,定正說:“原來說好因千代丸豐俊沒有順風之便,不能從里見船隊的背后放火,所以故意到前邊來。然而里見的士兵并不覺得奇怪而加以阻擋,反讓他們長驅直入地劃上前來,不知是何緣故,令人難解??彀褳I縣馬助找來問問?!痹谒f話間,小森和千代丸的船隊如風馳電掣一般劃了過來,將準備好的柴草夾著火藥投向敵船,恰好海風猛烈,所放之火很快點燃了敵船上的柴草,濃煙四起,火神爺大施神威,先鋒船隊無一幸免……朝寧的近侍保護著主公與靠近的敵人廝殺,朝寧也放箭防身,且戰(zhàn)且走……他(犬山道節(jié))拿起一張三力弓,搭上一枝箭,輕而易舉地把弓拉開,朝寧哪里知道,提著眉尖刀回頭看時,道節(jié)“嗖”地把箭射了出去。朝寧被射中,仰面墜入海里。
經(jīng)過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的內容和《八犬傳》第一百七十二回存在著明顯的對應關系?!栋巳畟鳌返那Т柝S俊充當了《三國演義》中黃蓋的角色,他們都是借著假投降的名義來到水戰(zhàn)之中,而且都被敵方發(fā)覺出有可疑之處,都使用了火攻方式將對方的船只燒掉。而且水戰(zhàn)之中都伴隨著弓戰(zhàn),都有大將或者統(tǒng)領在水戰(zhàn)中被弓箭射落水中。只不過《三國演義》中被射落的是放火的黃蓋,而《八犬傳》中則是受到火攻的副帥朝寧。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八犬傳》中的洲崎海戰(zhàn)就是《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zhàn)。
(六)《三國演義》第五十回VS《八犬傳》第一百七十七回
《三國演義》第五十回 言未畢,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開,為首大將關云長,提青龍刀,跨赤兔馬,截住去路。操軍見了,亡魂喪膽,面面相覷。操曰:“既到此處,只得決一死戰(zhàn)!”眾將曰:“人縱然不怯,馬力已乏,安能復戰(zhàn)?”程昱曰:“某素知云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丞相舊日有恩于彼,今只親自告之,可脫此難?!薄崎L是個義重如山之人,想起當日曹操許多恩義,與后來五關斬將之事,如何不動心?又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益發(fā)心中不忍。于是把馬頭勒回,謂眾軍曰:“四散擺開?!边@個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見云長回馬,便和眾將一齊沖將過去。云長回身時,曹操已與眾將過去了。云長大喝一聲,眾軍皆下馬,哭拜于地。云長愈加不忍。正猶豫間,張遼縱馬而至。云長見了,又動故舊之情,長嘆一聲,并皆放去。
《八犬傳》第一百七十七回 不料這時忽然從背后響起了槍聲,定正和憲儀“哎呀”地驚叫一聲,馬也嚇得跳了起來。他們主仆趕忙勒住馬頭往回看看,只見有一隊敵兵將他們圍了起來,高聲喊道:“定正你已無路可逃了?,F(xiàn)有這隊人馬的頭領小湊目堅宗和小頭領內葉四郎與猿岡八奉軍事的將令來捉拿你等。你是自殺后把頭交出來,還是人馬一同綁起來押送安房?”士兵們這樣責罵著從三面不住放空槍,槍聲震耳欲聾。定正和憲儀更加驚慌,“撲通”從馬上跳下來,躲在馬后邊,憲儀顫抖著說:“追兵的頭領,請少候。我是大石憲儀。我君有話親自對你說,請等等?!薄ㄐ惸繄宰冢⑺麄儐咀≌f:“猿岡和內不得魯莽!此乃軍師犬阪大人之預見,我是遵照執(zhí)行,不要太急躁了?!彼f罷對憲儀說:“統(tǒng)領想親自減掉發(fā)髻代替首級,這個請求合乎我君仁慈的宗旨,可允其所請。然而沒有證人,擔心別人認為是我的私意,所以要把你們也帶走。”……接過發(fā)髻便立即撥給內葉四郎一百名士兵護送定正。
對比兩處文章可以發(fā)現(xiàn),《八犬傳》第一百七十七回是《三國演義》“關云長義釋曹操”的翻版,雖然故事的內容上略有偏差。作品中的統(tǒng)領扇谷定正和《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一樣在大戰(zhàn)中潰逃,都被軍師事先埋伏好的將領截住了去路,最終又都被放走,才得以活命。《三國演義》中關羽義釋曹操是出于對曹操舊時的恩義,而《八犬傳》中的統(tǒng)領定正算是一個小人,小湊目堅宗并沒有要一定要對其施以恩義的義務。但是為了凸顯里見的仁義,最終還是以統(tǒng)領剪發(fā)和扣押大石憲儀作為交換條件釋放了定正。
三、結論
《南總里見八犬傳》在對《三國演義》赤壁之戰(zhàn)前后故事的模仿中顯示出非常集中明了的特征,有的地方甚至直接出現(xiàn)了三國典故的人物,比如《八犬傳》第五十五回就出現(xiàn)了“令其仿效吳國的黃蓋”這樣的語句。《南總里見八犬傳》的洲崎海戰(zhàn)整體就是對應了《三國演義》赤壁之戰(zhàn)的故事,其中在《三國演義》中出現(xiàn)的“孫權決計破曹操”“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闞澤密獻詐降書”“三江口周瑜縱火”“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在《南總里面八犬傳》后半部分的創(chuàng)作中都有著集中的體現(xiàn)。可以說整個赤壁之戰(zhàn)前面的伏筆以及后面的收尾,被曲亭馬琴幾乎是完整地套用了,雖然立場有所變更,人物更加多樣化,但故事中的各個角色都能在《三國演義》中找到對應的原型人物,犬阪毛野對應諸葛亮、千代丸豐俊對應黃蓋、小湊目堅宗對應關羽、音音和曳手、有勝對應闞澤等。
《南總里見八犬傳》共計一百八十章,其中小說的前部和中部雖然也有零碎的《三國演義》的素材,但基本以《水滸傳》為大的原型展開,但是在后半部分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描寫中則非常明顯地帶有了《三國演義》的氣息,這在里見和定正、顯定、滸我將軍、成氏的大決戰(zhàn)中有著明顯的體現(xiàn)。可以說,《南總里見八犬傳》對《三國演義》的受容主要集中在了小說的后半部分,而且模仿得較為直接,容易辨別。這或許和曲亭馬琴對該小說的創(chuàng)作到了晚年階段,精力和思辨能力下降有關。他已無法將后半部作品像作品的前半部分那樣,高超地將中國小說的人物故事不顯山露水的融入到作品之中;抑或可說《三國演義》關于赤壁之戰(zhàn)的小說過于經(jīng)典,以至于曲亭馬琴在創(chuàng)作中無法割舍任何一部分,最終整個故事在未經(jīng)過很大的修改后就被移植進了《南總里見八犬傳》洲崎海戰(zhàn)的故事中。
作為日本江戶時期文學代表作的《南總里見八犬傳》能夠這樣完整地參考《三國演義》赤壁之戰(zhàn)的故事,一方面說明了《三國演義》對日本江戶時期文學曾產(chǎn)生過不小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赤壁之戰(zhàn)故事經(jīng)典至極,雖然很多外國作者爭相模仿,但其文學高度卻是難以逾越的。
參考文獻:
[1] 羅貫中.三國演義[M].長沙:岳麓書社,1987.
[2] 曲亭馬琴.南總里見八犬傳[M].李樹果譯.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
[3] 麻生次.江文學と中國文學[M].東京:三省堂,1972.
[4] 吳蓉斌.論《八犬傳》對《三國演義》的借鑒和模仿——以犬江親兵衛(wèi)和關羽的對比為中心[J].名作欣賞,2013(11).
[5] 吳蓉斌.論《南總里見八犬傳》對《三國演義》戰(zhàn)爭場景描寫的模仿[J].名作欣賞,2014(11).
作 者:吳蓉斌,博士在讀,浙江財經(jīng)大學東方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比較文學。
編 輯:張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