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不產(chǎn)茶,但唐代駐錫于此地的趙州老人的“茶”卻意味無窮,流芳萬古,因為它與禪一味?!安琛敝疄榈朗桥c趙州老人的這杯茶分不開的。
那是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趙州老人住在“荒村破院”的觀音院(現(xiàn)河北趙縣柏林禪寺)接引四方參禪的學人。有一天,兩位剛到寺院的行腳僧迫不及待地找到趙州老人,請教修行開悟之道。趙州老人問其中一僧:“以前來過沒有?”答曰:“沒來過?!倍U師說:“吃茶去!”又問另一僧同樣的問題,答曰:“來過。”禪師說:“吃茶去!”寺院的監(jiān)院僧這時在一邊滿腹狐疑,問道:“師父,沒來過的,叫他吃茶可以理解,來過的,為什么也叫他吃茶呢?”禪師突然喊了一聲監(jiān)院的名字,監(jiān)院應諾,禪師說:“吃茶去!”
曾到者、未到者、監(jiān)院3人,趙州老人一律捧給他們一杯茶。這杯茶是趙州老人的受用,是他的禪心,他毫不遲疑地拿出來分享。這杯茶,禪林中人名曰“趙州茶”,千載以來,哺育了無數(shù)的禪人。
吃茶去!這是絕待的——不容思量,劃除一切疑惑、擔憂,一切塵勞妄想,是真實、單純地活著。監(jiān)院的疑問,是茫??嗪?,是心念的墮落。趙州老人以一杯茶把他救回來。這是趙州老人接引學人的善巧,在電光火閃、一問一答的瞬間將迷失的心喚醒。在趙州老人這里只是一杯茶——生活與信仰,形而上的與形而下的,最超越的精神境界與最物化的日常生活,就這樣水乳交融,一體無間。
這就是禪茶一味的真諦,是茶道的精神源頭,是東方智慧奉獻給人類文化的最珍貴、最璀璨的瑰寶。歇息一切妄想、分別,以本然、絕待的心自足地活在當下,凈土就在腳下,佛祖與我們同行,生活只是個大解脫場。這樣一來,何止吃茶是道,生活中的一切無不是道,無不是真實。禪心如同一盞燈把生活照亮,賦予事事物物嶄新的意義。
可見,茶,茶道,既是禪,又是通達禪的道路與門戶,它要引導我們步入生活之道。
日本民族是深諳此理的。他們從中國祖師學到禪的精髓,但不滿足于一棒一喝的表達,于是把禪廣泛運用到世俗生活的各個方面:插花、喝茶、射箭、相撲……這其中以茶道最貼近生活,也最深邃雋永,因而成為提升心性,體驗禪意的方便之道。
日本茶道,當其濫觴,其生命之所在是禪?!安璧莱鲎远U宗,專于僧行。珠光、紹鷗皆如是?!保ā渡缴献诙洝罚┰缙诓枳娑加须S僧參禪的經(jīng)歷,他們是解脫自在的禪者,又是生活的藝術(shù)家。他們在茶事中任性發(fā)揮,自由創(chuàng)造,有“我為法王,于法自在”的氣概。他們在茶事中的種種作略是自性流露,任運無偽,于旁人看來則充滿了禪的觀照、藝術(shù)的審美等奇妙的氣氛,于是為后人取法。
日本茶道,在其后的發(fā)展中分門立派,枝葉流布。茶人們?nèi)》ㄏ茸?,但逐漸失去了先祖光吞萬象、隨處作主的主人翁精神。茶道內(nèi)涵似乎偏離了“純禪”而有太多繁瑣的禮儀、細則,雖然也能調(diào)柔身心,磨練心性,而且更易普及傳揚,但顯然已非茶道的第一義諦。這是一個遺憾,一個似乎無法避免、出現(xiàn)也罷的遺憾。
茶道是心法。通達心法可先遵循古規(guī)、取法先人,但必須有全體放下、重新?lián)傻臅r刻。對于過去是老師,今天又做學生學習茶道的中國人,這是值得注意的。
趙州老人臨去世前托人把他平時用的拂子捎給趙王,并帶話說:“這是老僧平生用不盡的?!鼻覇柸绾问勤w州茶呢?喝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