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鍛煉身體的黃金時節(jié)。不過,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可要注意了,如果把握不好運動強度,不但達不到健體強身的效果,還會引發(fā)生命危險。
如何把握運動強度
遼寧省名中醫(yī)張艷介紹,運動強度可分為三級:低強度、中等強度、較大強度,它是以運動時的耗氧量來衡量,耗氧量越大,運動強度越大。平時可以利用與耗氧量成正比的運動時心率來判斷。方法很簡單:按住自己的脈搏,數出15秒內跳動次數,再乘以4就是每分鐘的心率(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心率測定方法只適合沒有心律失常問題的人)。運動時最高心率不超過100次/分就是低強度運動,不超過100-120次/分鐘就是中等強度。一般來說,中老年人從事中、低等強度的運動就可以達到鍛煉的目的了。
而對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來說,個體情況差異很大,控制強度一個基本的辦法是保證沒有出現心慌、胸悶、心律不齊、胸痛、上肢麻木、頭暈等不適癥狀,運動中不能有疲憊和痛苦的感覺,運動后的身體反應能很快恢復,不影響休息和睡眠。
最好傍晚出去鍛煉
張艷指出,很多中老年朋友喜歡晨練。其實早晨并不是最好的鍛煉時間,對心血管病人而言更是如此。早上6點到9點是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的高峰時期。心血管病人應該盡量避開這個時間段。下午和傍晚是比較好的時間段。經過一天的活動,下午和傍晚時人體的神經、肌肉都已經得到充分的活動與舒展,運動時的適應性最強,出現運動意外和心腦血管意外的幾率最低。
另外,貿然開始運動鍛煉也是心血管病人的大忌。開始運動前要做10分鐘左右的準備活動,如四肢伸展、慢走、深呼吸等。如果病人同時患有糖尿病,體育鍛煉最好的時間是在餐后一小時開始,飯前鍛煉容易造成低血糖。運動的頻率最好為每周三次,每次持續(xù)30-60分鐘,并視個人耐受度調整。
【專家手把手】
每天打打太極拳
太極拳動作柔和,能使全身肌肉和血管放松,促進血壓下降。根據觀察,高血壓患者打完一套簡化太極拳后,收縮壓會下降10—15毫米汞柱。打太極拳時用意念引導動作,思想集中,心境寧靜,有助于消除精神緊張因素對人體的刺激。太極拳包含著平衡性與協(xié)調性的動作,有繁有簡,可根據自身狀況來選擇。如果是一些活動不方便的老年人,可以節(jié)選部分太極拳動作,如云手等動作,也可達到同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