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莉
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讓學生能合理的組織語言來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文。因此,教師要把小學語文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讓他們能靈活的運用學到的語文知識,根據(jù)作文題目來組織語言。學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他們的語文水平,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為他們寫出好的作文提供有利條件。
一、探究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寫作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給出了學生寫作要求后,很多學生冥思苦想,一節(jié)課的時間才寫出一行字。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1.學生掌握的寫作素材太少。在生活過程中,他們不善于觀察,不了解事物的特征,導致在寫作過程中不知從何入手。2.學生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他們的知識面很窄,只在語文課堂上進行閱讀,自主學習和閱讀的機會很好。3.沒有掌握好的寫作方法,不能有效的運用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并引導他們通過觀察、閱讀等多種方法來積累寫作素材,使寫作過程中能有技巧的運用語言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文來。
二、優(yōu)化寫作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既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還要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讓學生能運用語言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文來。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身邊挖掘寫作素材,使他們在寫作時能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在寫作過程中融入真情實感,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1.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小學生在觀察事物時,由于缺乏觀察方法的指導,他們只注重觀看事物的表面。這種觀察在讓學生對事物進行描述時,他們只能說出:很好看,很高、很大等詞語。如果讓他們進行詳細的描述,他們會不知道如何用語言來進行描述。因此,在讓學生進行觀察時,教師要讓他們掌握觀察的方法,深刻的了解事物的特征,使他們在描述事物時能有話可說。例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操場上的大樹,讓他們觀察大樹枝干形狀、顏色,樹葉的形狀、顏色,在有風時候的狀態(tài)和無風時候的狀態(tài)。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學會了細致入微的觀察方法,使他們能更好的了解大樹的特征。在對大樹進行描寫時,學生就能做到有話可說,能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積極性。
2.在討論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要讓他們的作文能寫出新意。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枯燥式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活躍的自由氛圍,在給出學生作文命題之后,先讓學生進行討論,說出自己想要寫什么、如何寫。通過積極的談論,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讓他們從新的角度來分析作文題目,寫出具有新意的作文來。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融入到學生當中,和他們共同探究作文的題目和要求,引導他們的思維更加深入,運用掌握的作文素材寫出與眾不同的優(yōu)秀作文。在讓學生以“我的老師”為題進行寫作時,教師通過讓學生進行討論,使他們擺脫了從老師對自己嚴格要求,老師幫助自己取得學習上的進步等方面進行寫作,而是從新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創(chuàng)新寫作,有效的激發(fā)了他們的寫作興趣。例如,一名同學就通過寫自己一開始特別討厭老師,老是要求自己寫這個,學那個,通過生活中發(fā)生的種種小事,改變了對老師的看法,和老師成為了朋友。由于是學生的真實感受,這篇作文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3.引導學生多讀書。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使他們不僅在語文課堂上積極的閱讀教材內(nèi)容,還在課外時間進行閱讀。通過閱讀,讓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好詞好句,豐富了他們的信息量。在讓學生進行寫作時,他們能靈活的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巧妙布局,使寫出的作文不僅包含深情,還能用優(yōu)美的語言和句子來進行描述,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大大提高。
三、從模仿寫作入手,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
模仿是小學生寫作的初級階段。小學生語文課本中的閱讀課文,就是為學生仿寫做指南的。在模仿的過程中學生有意識地把作者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方法和技巧進行遷移,經(jīng)過練習運用而獲得基本技能,形成一個認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螺旋式上升過程。同時,模仿也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和開端。可以說沒有模仿就沒有創(chuàng)造。學生模仿范文進行寫作,是在對范文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他們的模仿,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有了自己的一些小小的創(chuàng)造,這里面已經(jīng)包含有創(chuàng)造性應用的因素。因為他們用的是范文的技巧和方法,寫的卻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就像學習書法一樣,先得描紅,臨摹,由此來了解不同字體的特點,學得基本的書寫知識和技巧,然后才能談得上創(chuàng)新。寫作文也是這樣,學生在模仿中學習基本知識,訓練基本技能,在其內(nèi)容結構上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寫作活動。通過對范文進行模仿,讓學生有效掌握了寫作的方法和語言運用的技巧,能讓他們在模仿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作文立足于范文,又高于范文,使他們的寫作能力真正獲得提高。
總之,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進行教學設計,提高他們的寫作動力,讓他們在生活中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習慣,從生活中獲得更多的信息,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指導,使他們通過不斷的寫作練習掌握寫作技巧和方法,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使寫作教學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中高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