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祥
【摘 要】
作文觀察教學是素質教育對于作文教學的一項內在要求,特別是小學生作文中的觀察,對于低年級學生的作文習慣養(yǎng)成至關重要。忽略作文觀察教學,容易導致教與學兩個方面同時薄弱。老師隔靴搔癢,教卻無功,學生無米之炊,被動盲然。
【關鍵詞】
寫作靈感 寫作時機 捕捉 職責
一、開展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情感,養(yǎng)成觀察習慣
1.在游戲中學會觀察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利用好孩子的玩耍、嬉戲,讓學生在玩中學習觀察事物,對于作文寫作很重要。事實上,在學生所進行各種游戲中、出游中,我們都可以布置觀察的作業(yè)給學生。比如,觀察一片樹葉,要求學生認真觀察葉的顏色與形象,發(fā)現(xiàn)它的生長特征,然后最好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用筆畫出來。目的明確會讓學生在觀察中看得更為仔細,看,聞,摸,記等就成了孩子們的最自然的行為,這樣可以提升孩子的記憶。一旦返回教室,許多生動的作品就會隨之產(chǎn)生。比如,針葉松的葉子,像一根根針;眉一樣的柳樹的葉子,像一條條細細的眉毛,讓人目不暇接。這樣,寫作的開頭工作——畫,就完成了。說——是第二步,讓學生隨心所欲地把自己的繪畫作品介紹給班里的同學,使同學們對其所畫的植物有所了解,并最終喜歡上它們。這樣的目的會更明確,學生的發(fā)言也會更踴躍,闡述其作品時也更用心。寫——是老師的最終目的。有的同學邊聽介紹,邊做紀錄,課堂里思想開小差現(xiàn)象普遍減少。比如有的孩子寫道:“美人蕉的花朵就像一只小喇叭,好像隨時會從里面發(fā)出聲音來,但是如果我們到它跟前,卻發(fā)現(xiàn)它是四、五個花瓣組成的。只要有風兒輕輕一吹,美人蕉的花朵就會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少女;它那大大的葉子就像一把大扇子在不停地搖晃?!边@樣的情境教學會讓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筆下許許多多的精彩片段。學生們的興趣也會由此獲得有效的激發(fā)。
2.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人皆有之,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更重。引導學生利用這種好奇心理,并且從中有所收獲,也是筆者在實踐教學中經(jīng)會加以運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筆者通常會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把學生觀察的興趣進行有效地激發(fā)。比如“特技表演”,有的學生會一些小特技,讓他站出來給大家表演,表演之中要求其他同學在滿足好奇心過程中,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用筆寫下來,然后寫成一篇小作文。要求學生觀察仔細,盡量把特技表演者的每一個步驟記錄下來,并摻進自己的想象和體會。這樣,學生在滿足好奇心理的過程中,會隨時拿起筆來,在紙上記下其所見到的點點滴滴。這樣,一篇篇佳作便會由此獲得。對于表演的學生,則要求其將表演時的內心感受寫下來,讓其完成一次心靈之旅,往往,對于表演者來說,其作品會更精彩,因為其所寫的心路歷程更細膩,更生動。通過這樣的實踐教學,雖然可能要運用的時間很多,但筆者以為,這點時間花得值,因為這樣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表達欲望,有話可說,把他們的寫作興趣進行有效激發(fā)。
二、循序漸進,教給學生觀察技巧
有了興趣,接下來就是觀察技巧引導了。
1.觀察的順序
凡事都有先后,寫作過程中的觀察同樣如此,教會學生學會有次序的對某項活動進行觀察很關鍵,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就不會雜亂無章。
比如,在多媒體中,我們可以任意選擇一段錄相,讓學生進行觀察,可以讓孩子們觀察一只小山羊,或者一只小烏龜。要求學生第一步要掌握觀察對象的外貌特點,隨后再觀察它們的其它內在特征。這樣進行先整體,再局部,運用多媒體的定格功能,將其觀察到的特征進行反復對比,糾正學生觀察方面的出入,學生就會觀察得更加仔細,由外而內,由表及里,從頭至尾,對觀察目標進行細致觀察,經(jīng)過這種詳細的觀察,學生通常都會寫出一篇高質量的作文,行文的章法就此形成,也養(yǎng)成了學生按部就班的良好寫作習慣。
2.融合想象與觀察
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更加豐富,這是筆者教學過程中感受最深之入,因此,只要老師引導得當,學生的想象力會獲得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如果把想象和觀察能進行有機融合,學生對于其所見到的事物感知便會更加明顯?,F(xiàn)代科技讓我們的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引導學生欣賞多媒體中那些精彩畫面、經(jīng)典語句,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情境中體會美好的情感。把學生想象的翅膀撐起來,讓他們的想象力可以飛得更高更遠。如此,學生筆下的文字會更豐滿更生動更美麗。
三、觀察習慣的養(yǎng)成
習慣必需在一種反反復復的實踐中生成。要養(yǎng)成這種習慣,最佳途徑是記觀察日記。從低年級開始,引導學生每天記一項自己最感興趣的事。哪怕只記一句話,長年累月,學生寫作能力肯定會由此提升。事實上,有的學生在記日記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地成句成篇。
【參考文獻】
【1】 鐘晨音,費溢舒.小學生網(wǎng)絡作文教學的設計與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2008(02)
【2】 熊艷麗.小學作文教學研究[【J】.科技資訊,2009(10)
【3】 趙華.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4】 朱友清.小學作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5】張建平.小學語文詞語教學方法攻略談【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