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文化識別系統(tǒng)是一個學校文化個性化建設解決方案,對學校文化可從四個方面進行研究規(guī)劃,主要包括:理念識別系統(tǒng)(MI)、行為識別系統(tǒng)(BI)、視覺識別系統(tǒng)(VI)、環(huán)境文化系統(tǒng)(EI)。[1]本文以新建園江帆幼兒園為例,以獨具園所特色的內(nèi)容,生動地闡述了理念識別系統(tǒng)、視覺識別系統(tǒng)、環(huán)境識別系統(tǒng)的構建與表達,對新建園文化建設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新建幼兒園;文化識別系統(tǒng)
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中指出: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展現(xiàn)校長教育理念、學校特色的重要平臺,是規(guī)范辦學的重要體現(xiàn)。學校文化識別系統(tǒng)就是學校文化個性化建設的解決方案,它主要包括:理念識別系統(tǒng)(MI)、行為識別系統(tǒng)(BI)、視覺識別系統(tǒng)(VI)、環(huán)境文化系統(tǒng)(EI)。
張家港市江帆幼兒園從2012年建園初就確立了“文化建園”的思路。伴隨著江蘇省“十二五”教科規(guī)劃重點自籌課題“新建幼兒園文化建構的實踐研究——以江帆幼兒園為例”的研究,幼兒園文化建設與課題研究融為一體,樹立了鮮明的學校形象,凸顯校園文化品位,并不斷優(yōu)化和拓展學校的發(fā)展空間,幼兒園文化識別系統(tǒng)不斷完善,日益豐滿。
一、構建鮮明的幼兒園理念識別系統(tǒng)
學校理念識別系統(tǒng)(MI)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工程,是學校最高層次的思想和戰(zhàn)略系統(tǒng),是學校形象定位與傳播的原點。[2]作為整個文化識別系統(tǒng)的核心,校園文化理念識別系統(tǒng)在這里扮演者統(tǒng)攝全局、標明方向的重要角色。
1.“揚帆童年”理念定位
江帆幼兒園辦園理念“揚帆童年”的形成,是基于對本源歷史和現(xiàn)狀的體認。穿越時間的長河,從一片淺灘蘆葦蕩,到現(xiàn)在的城北科技新城,祖祖輩輩的奮斗給“江帆”這片土地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不屈不撓的“東渡精神”、灘涂時期的“墾荒精神”、帶來巨大轉(zhuǎn)變的“張家港精神”。不同的時期帶著不同的夢想在奮斗,江帆的地域發(fā)展史告訴我們:夢想是帆,敢拼敢闖就是揚帆的那股風,風正百帆揚。新生的江幼需要這份力量,去承載和實現(xiàn)每一個夢想。
兒童是幼兒園的主人,維護他們的幸福童年具有超越國家、民族、經(jīng)濟的普世價值。蒙臺梭利認為:童年是人生的根基,是終身揮之不去的精神家園,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3]關注他們的童年,追求快樂童年,是幼兒教育最重要的核心。江幼的孩子,不僅能養(yǎng)成良好習慣,培養(yǎng)多種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孩童時期就播下夢想的種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之而努力。
至此,地域文化與幼兒發(fā)展得到了有機結(jié)合,“前世、今生、來世”的文化傳承與發(fā)展脈絡不斷明晰,辦園思想“揚帆童年”破繭而出,不斷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
2.“揚帆童年”理念內(nèi)涵
江帆幼兒園以“揚帆童年”為辦園理念,以“生命綻放的快樂港灣”為辦園愿景,以“大自然、真游戲、活課堂”為課程實施載體,以“孩子氣、靈動心、蓬勃勁”為成長目標,讓每一位孩子在這童心世界里游戲、生活,描繪幸??鞓返恼嫱?!
揚帆童年,意味著我們不僅要升騰、激發(fā)、喚醒孩子對事物的興趣和感覺,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為他們的人生起步做好準備,還要呵護他們的生命,在心中揚起夢想的風帆,讓孩子的生命得到更好的成長。幼兒、教師、家長所形成的教育合力,是揚帆的核心精神,它將推動幼兒教育不斷向前,讓幼兒的成長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快樂港灣”是一種教育隱喻,也是我園的辦園主張與教育追求。我們理想中的幼兒園應該到處充滿生命的活力,每一位幼兒都是完整的人,他能在這里體驗到多重人文關懷,感受生活其中的快樂,享受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將呵護他們與生俱來的自然本性,以“大自然、真游戲、活課堂”為課程實施載體,以“順天性、養(yǎng)習性、揚個性”為教育策略,尊重、理解、呵護兒童,為幼兒提供開放的學校空間,打開兒童認識世界的重要窗口,釋放他們多樣化潛能,激發(fā)個體成長的動力源泉。
3.理念外顯:與眾不同的園舍命名
建筑,是幼兒園的一面鏡子。它以獨特的藝術語言熔鑄,反映出一個幼兒園的審美追求。它所反映的不僅僅是技術環(huán)節(jié),在更深層面上體現(xiàn)的是文化內(nèi)涵,即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建筑的靈魂。俯瞰之下,幼兒園猶如一艘大船,穩(wěn)穩(wěn)停泊于南北海岸(教學樓)間,東向大海,藍色的塑膠場地,帆影點點,海豚躍動。走近江帆,大門左側(cè),一個意味雋永的“樂”字,刻在幼兒園綠化帶中的大石上,它不僅統(tǒng)領全園景觀,而且蘊含著幼兒園獨有的人文精神:快樂、幸福從這里開始。
我們嘗試用孩子的口吻,從文化的視角命名幼兒園的每一處環(huán)境。玩沙池的沙子潔白細膩,赤腳踏入其中仿佛漫步在沙灘邊上,美麗的“白沙灘”取代了直白的“玩沙池”。室外貼滿馬賽克的水池中碧波蕩漾,其彎彎的造型好像月亮一樣,夢幻的“月亮湖”比“玩水池”多了份詩意。三樓平臺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空間,在這里,他們或在白墻上自由涂鴉,或找張?zhí)梢温狅L聽雨聽心情……孩子的活動生成了“瞭望臺”這一文化小景,既眺望遠方風景,更展望自己的未來。還有園門外的一畝三分地,是“江帆號”航行中遇到的小小島嶼,蔬菜瓜果、魚蟲飛鳥,播下小小的種子,長出大大的夢想?!皦糁畭u”,是孩子的另一片天地,種出了童年不期而遇的美好。
二、設計獨特的幼兒園視覺識別系統(tǒng)
學校視覺識別系統(tǒng)(VI)是學校文化中最外在、最直觀、最容易直接見效的部分,是以?;?、標準字、標準色為核心的形象系統(tǒng)。[4]它將學校的深層理念抽象轉(zhuǎn)化為具體的符號概念,以個性化、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手法,將幼兒園辦園理念、文化特質(zhì)等抽象語言轉(zhuǎn)化為具體符號,使公眾從視覺上識別學校,進而認知學校。
1.傳遞信念的園標
幼兒園園標是以簡約、時尚的符號表述復雜概念的視覺符號,是幼兒園理念文化的兼蓄和承繼,散發(fā)著獨特的設計審美情趣。江幼園標的靈感來源于童年的手影游戲(雙手拇指相扣,使得墻上的投影酷似雄鷹展翅翱翔),體現(xiàn)幼兒園以游戲為主要活動,讓快樂回歸童年的辦學理念。LOGO用白描線條的藝術手法加以表現(xiàn),輕盈簡練又不乏童趣,配以漸變的紅黃藍三色,體現(xiàn)了幼兒園美好生活的五彩斑斕。
整體LOGO造型似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沐浴在幼兒園如詩如畫的成長環(huán)境中,起飛在幼兒園殷殷關愛的溫暖春風里。既表現(xiàn)出學校對未來騰飛進步的美好愿望,也體現(xiàn)了幼兒園孩子們健康成長的狀態(tài)。LOGO形態(tài)中蝴蝶的兩翼既是風帆的變形,也是兩片愛心的變形,表達了幼兒園揚帆童年的辦學宗旨,也融入了幼兒園呵護備至,充滿關愛的人文情懷。
為了進一步凸顯視覺識別系統(tǒng)的可識別性,令幼兒園LOGO入眼、入心,這個形象被廣泛應用于園內(nèi),大到幼兒園大門、樓層導示牌、門禁、行政崗位牌,小到一次性紙杯,甚至垃圾箱,陪伴著全體師生。久而久之,師幼耳濡目染,不斷加深記憶,并逐漸內(nèi)化直至認同。園標儼然成了無聲的指揮,一種無形的集體歸屬感、認同感在師生中彌漫。
2.渲染文化的園色
幼兒園空間的色彩是一個包容的環(huán)境色彩,幼兒長時間在這個空間中學習、生活,就要使用能讓其感覺到舒適的顏色。色彩心理學研究表明:鮮艷明快、對比強烈、純度高的顏色比較符合兒童心理的需求,如紅黃藍三原色等。
幼兒園以藍色為主色調(diào),是基于以下幾方面的考慮。首先,突出了幼兒園所處的地理位置:臨近長江。藍色的長江水,大氣磅礴,奔流不息,代表幼兒園大視野、大格局的文化發(fā)展之路。其次,與幼兒園的建筑風格高度統(tǒng)一。幼兒園整體造型似一艘船,有水才能行舟。如水的藍色,賦予了“江帆號”靈動的特質(zhì)。第三,與辦園理念的緊密融合。幼兒園是學校教育的起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出發(fā)地?!皳P帆”,是在路上的姿態(tài);藍色,是從容鎮(zhèn)定的表情。揚帆童年,不管孩子什么樣,夢想什么樣,始終都要以尊重接納的態(tài)度去面對。
園色的運用滲透到幼兒園角角落落。門頭上,藍色的帆,游動的小魚帶來一股熱烈的海洋風;大廳里,海陸空三層空間用藍色漸變,營造出充滿想象的世界;操場上,深藍淺藍交替變化,描繪出江面之景,極好地體現(xiàn)了幼兒園純凈、向上的內(nèi)涵,也使得幼兒園本身更易被識別、認同。
3.別有意蘊的門牌
幼兒園的門牌是園內(nèi)各部門的“眼睛”,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富有文化氣息的門牌能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一所幼兒園的內(nèi)在氣質(zhì)。幼兒園的門牌分為三類:樓層導視牌、班牌、功能室牌。
魔方式樓層導視牌:將魔方靈活多變的特點運用到樓層導視牌的設計中,用一個個方形代表不同的樓層,固定在樓梯轉(zhuǎn)角處。遇到班級位置調(diào)整,轉(zhuǎn)動小方塊調(diào)整即可。魔方式樓層導視牌的運用,說明了幼兒園生活是豐富生動的,幼兒的成長也是富有個性的發(fā)展的。
動物式班牌:班牌以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為主,不同的樓層賦予不同的含義。小班為綠色,圓形班牌上生長出小芽芽,不同動態(tài)的小瓢蟲表示不同的班級。中班為藍色,鏤空勾勒出云朵,憨態(tài)可掬的小蜜蜂增添其中的樂趣。大班為黃色系列,運用小丑魚的形象,一大一小活潑可愛。不同的形象,一班一故事,講也講不完。
十字式功能室牌:我們追求管理的可視化,各類功能室門牌采用整體設計,兩條白色線條將方形門牌劃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有名稱、人物、開放時間及責任人,洗手間的四個色塊分別是文字、性別標記,負責人***,是否已消毒。十字式功能室牌顯示了我們?nèi)缢愕墓芾矸绞?,親和堅韌,民主和諧。
三、童趣天然的幼兒園環(huán)境識別系統(tǒng)
如果說視覺識別系統(tǒng)具體表現(xiàn)為符號、色調(diào),那么,環(huán)境識別系統(tǒng)則更側(cè)重于幼兒園整體的環(huán)境設計。學校環(huán)境識別系統(tǒng)(EI)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是學校的隱性教育因素,能對學生和教師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促使學校師生形成一種共識,并內(nèi)化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底蘊。[5]我們的環(huán)境文化遵循一個準則:以兒童為中心,體現(xiàn)適宜性、互動性、藝術性、安全性。
1.自然材料:讓環(huán)境多一些隨性
回歸自然,是我園環(huán)境文化的追求。樹枝、石頭、稻草、樹葉……自然界的材料在幼兒園環(huán)境中遍地開花,重新煥發(fā)生機。如,在以樹枝為主要裝飾材料的走廊吊飾環(huán)境中,與其他自然材料結(jié)合,相得益彰。樹枝與草墊錯落懸掛,青草氣息撲面而來;兩根樹枝用麻繩纏繞,夾上幾個木夾,好像音符在繩上跳躍。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和主題,選擇切合時間的材料,精心選擇輔材,通過精巧設計和加工,呈現(xiàn)生態(tài)、自然、環(huán)保的環(huán)境,給孩子們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幼兒園整體環(huán)境的建構上,始終堅持以兒童為中心設計幼兒園的環(huán)境。我們會這樣問老師:這里的環(huán)境和孩子們互動了嗎?讓孩子們一起參與體驗了嗎?如,我們在自然長廊的設計中,從一開始老師“一手包攬”到家長和孩子們的共同參與,我們進行了多次研討,后來我們讓孩子用自己的手參與種植,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嘴巴去述說大自然的秘密,我們用相機記錄了孩子們參與探究、種植的身影,用照片展示了孩子們與“大自然”的互動的笑容,也讓我們的走廊縈繞著綠色味、自然味、童年味。
2.互動小站:讓孩子多一處空間
幼兒園是一種強調(diào)自由度的教育活動空間,能迎合并引導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和游戲?qū)W習內(nèi)容的多樣性。幼兒活動空間在能夠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幼兒最大限度的自由?!皳P帆童年”的文化內(nèi)涵,所傳遞的就是一種自然、自由、開放、釋放的精神。兒童的天地應該是廣闊的,藍天下,可學之處皆課堂。打開教室之門,操場、大廳、走廊、樓梯、平臺,都是孩子的活動空間。如幼兒園大廳分為閱讀區(qū)、涂鴉區(qū)、觀賞區(qū)、主題區(qū)、休息區(qū)等活動區(qū)域,閑暇時間,幼兒可以在這充滿想象和快樂的大廳里自由地閱讀,在背景墻上自由地繪畫,在主雕塑前的草坪上走迷宮、說悄悄話、探尋寶盒中的秘密……明亮寬敞的大廳,孩子與環(huán)境歡樂互動、自由對話,大廳變得更生動、更豐富。
大廳的有效嘗試,激發(fā)了我們更大的熱情:孩子收集各種“寶貝”,放張桌子,放些工具,孩子隨時用創(chuàng)意與“寶貝”對話,活動性走廊形成了;孩子喜歡玩各種體育玩具,我們就將所有玩具全部陳列在操場上,孩子想玩什么取什么,玩得不亦樂乎,游戲化操場氛圍悄然而成;孩子收集各類廢舊材料,經(jīng)過篩選后統(tǒng)一投放到園部的百寶庫,定期自主選材開展純玩活動……公共空間合理規(guī)劃和利用,孩子們的活動空間變得更廣闊了。
3.秘密空間:讓孩子多一份自由
盧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成人往往因孩子小,而冠以各種名目的“牢籠”。殊不知,孩子是“完整的人”,他們有獨立的人格、思想和自由,因此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他們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空間。這個私密空間能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是情緒的宣泄,或是心理安全的需要。私密空間的存在,是尊重孩子、接納孩子的體現(xiàn),也是揚帆童年理念的具化。
在江帆幼兒園,每個班都有一處屬于孩子自己的秘密空間。一頂帳篷,一張?zhí)梢危粋€廢舊紙箱,能讓孩子躲起來的地方,就是他們的“秘密小屋”。他們會用廢舊材料自己布置,在需要的時候靜靜地呆一會。我們還和孩子一起討論秘密空間的用途,大家互相交流。此外,我們還設有“快樂聊天吧”,三兩張舒適的兒童沙發(fā),在孩子想聊天的時候就可以到這里坐一坐,聊一聊,釋放自己的情緒。這些私有空間的設置,能讓他們的情緒得到更好的抒發(fā),有助于幼兒自我意識的生長,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文化力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b5a0 0b0100sw4n.html
[2][4][5]徐書業(yè).學校文化建設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3]瑪利亞·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M].馬榮根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3,48.
(高燕,張家港市江帆幼兒園,215600)
責任編輯: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