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巧云
【摘 要】
感恩是親社會行為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形式,同時也是衡量幼兒道德發(fā)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在幼兒日常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當下幼兒感恩意識極度缺乏,其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怪誕行為完全暴露了這一事實。本文將秉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對當下幼兒感恩缺失的表現(xiàn)、原因進行分析,并探索出相關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幼兒感恩缺失 表現(xiàn) 有效對策
當下很多孩子的感恩意識很薄弱,他們往往不知感恩為何物,只知一味索取、攀比、受惠,完全不知回報、奉獻和回饋,長此以往,勢必對社會的繁榮進步和個人身心發(fā)展形成極大的阻礙。因此,關注幼兒感恩教育,推動幼兒健康成長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一、幼兒感恩缺失的表現(xiàn)
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給人們帶來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重滿足,但確實也滋生了眾多畸形、不可思議且阻礙社會進步的事實。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zhì)生活的豐裕、家長無微不至的關懷、毫無保留的溺愛導致更多“小皇帝”“小公主”的誕生,他們不懂感恩回報、大多數(shù)以自我為中心,叛逆性強,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始終以自己利益為中心,這些以獨生子女為代表的孩子在社會上不斷上演驚悚絕倫的悲劇故事。例如,去年各大新聞媒體相繼報道了“14歲哥哥失寵親手殺掉妹妹”的新聞,原因只是怕自己有了妹妹后,不再享受父母的專屬寵愛。作案動機何其荒唐可笑,這讓很多讀者為妹妹心疼,同時也為哥哥惋惜。這樣駭人聽聞的事件何時可終止,難道這種祖國花朵感恩缺失的社會現(xiàn)象不足以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嗎?
二、幼兒感恩缺失的原因
筆者通過對幼兒感恩教育的系統(tǒng)研究,認為幼兒感恩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家庭感恩教育嚴重缺位。眾所周知,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終身教育至關重要。一些父母對幼兒的教育中存在嚴重的補償心理。為了避免孩子吃苦受罪,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孩子的各種愿望,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甚至認為只要學習好,其它怎樣都無所謂。父母這種重智力培養(yǎng)輕道德教育的方式,嚴重阻礙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2.幼兒園感恩教育意識薄弱。素質(zhì)教育強調(diào)人的全面發(fā)展,但部分幼兒園往往過分關注孩子的智力發(fā)展,而忽視對孩子的道德教育,由此看來,感恩教育便被幼兒教育長期擱置。
3.社會教育嚴重缺失。教育與社會緊密相連,幼兒感恩意識的缺失很大程度上離不開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自私自利,攀比無度、貪得無厭、損人利己的事例俯拾即是且愈演愈烈,社會這本道德教材的腐蝕,也是幼兒感恩缺失的關鍵所在。
三、提高幼兒感恩教育的對策
(一)發(fā)揮家庭教育對幼兒感恩教育的促進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要培養(yǎng)幼兒的感恩意識,應發(fā)揮家庭教育對幼兒感恩教育的促進作用,筆者認為家長的“言傳身教”很重要。從幼兒獨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可知,幼兒處于以自我為中心的發(fā)展階段,這一階段中,幼兒的思維方式主要以具象思維為主。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閱讀圖畫故事中的感恩故事、帶領孩子定期參加親子活動或者慰問敬老院老人等方式激發(fā)孩子內(nèi)心的感恩情感。除此之外,父母也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給孩子做出感恩的表率,通過自己對社會、他人、自然等的行為,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體味感恩的魅力,并在父母的督促與鼓勵下認真效仿。
(二)將幼兒園打造成幼兒感恩教育的主要場所
對幼兒來說,活動是激發(fā)其內(nèi)在興趣,感染其情感,觸動其心靈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教師應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運用多種活動方式將幼兒園打造成為幼兒感恩教育的主要場所。幼兒參與多種多樣的活動,有利于其在活動中體驗生活,在體驗中領悟感恩,在感恩中提升整體素養(yǎng)。例如,在體育活動中,組織幼兒進行“我為媽媽”的活動,多讓幼兒體驗媽媽生病下地勞作時的辛苦,下地回家還要為子女做飯,進行家務勞動,只有讓幼兒感受到母親的辛苦,才能激發(fā)其內(nèi)在的感恩意識,達到幼兒園感恩教育的目的。
(三)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社會教育“三劍合璧”
教師在正確引導幼兒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只有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社會教育“三劍合璧”才能達到最佳的幼兒感恩教育效果。良好的社會教育環(huán)境可以為幼兒感恩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豐潤的沃土,是保證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有效進行的前提。同時,家長與幼兒園老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利于家長和老師及時了解幼兒感恩教育的情況,便于其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改進教育策略,達到良好的感恩教育效果??傊?,只有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三位一體,相互促進才能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教育氛圍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
綜上所述,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對幼兒后期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但幼兒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發(fā)展、逐步感化的過程,需要包括社會、家庭、幼兒園在內(nèi)三方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遠,只有三方都秉著負責的態(tài)度不懈努力,幼兒感恩教育的前途才能一片光明。
【參考文獻】
【1】胡小敏. 論幼兒感恩缺失的表現(xiàn)、原因及對策【J】. 大眾文藝,2010(21)
【2】王金明. 幼兒感恩情懷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 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4(01)
【3】張晶. 3到6歲幼兒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