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交通大學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李景平看來,“衙內經濟”是中國腐敗鏈條中最惡劣、最無法紀、最易導致腐敗的畸形的經濟發(fā)展。
回顧近來紀委巡視反饋的情況,領導干部親屬子女違規(guī)經商辦企業(yè)成為反映突出的問題之一?!翱拥迸c“父子互坑”情景劇的頻繁上映,不僅激化了民眾對家族腐敗、權力私有的厭惡;而且從側面揭示了反腐敗斗爭的嚴峻形勢。
“衙內經濟”是親緣腐敗的遞進
什么是“衙內經濟”?“衙內經濟”是指子女利用其官員父母的權力和影響力從事經商活動而形成的一種經濟形態(tài)。
受訪專家表示,“衙內經濟”其實是傳統(tǒng)“親緣腐敗”的衍生。無論從字面含義還是從已查辦的貪腐案例,可以看出,“衙內經濟”的影響遠甚于“親緣腐敗”。通過這些“官員二代”建立起來的的政商帝國,使得權力更加趨于廣泛化、家族化和金錢化。
8月12日夜,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天津港瑞海公司的一處危險品倉庫發(fā)生火災爆炸事故。涉事公司的大股東為天津港原公安局長之子董社軒,其承認“我的關系主要在公安、消防方面,于學偉的關系主要在安監(jiān)、港口管理局、海關、海事、環(huán)保方面……很快消防鑒定就辦下來了?!?/p>
在西安交通大學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李景平看來,“衙內經濟”是中國腐敗鏈條中最惡劣、最無法紀、最易導致腐敗的畸形的經濟發(fā)展。子女利用父輩掌權的便利獲取相關信息,為“衙內經濟”體系奠定了信息資源的通道。同時,他們隱身幕后,通過股權代理人從中漁利,這對整個中國經濟的發(fā)展產生了隱患。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碩士生導師胡功群認為,“衙內經濟”的泛濫使公共權力異化為私人牟利的工具,使政府權力被商業(yè)利益“異化”,這一經濟形態(tài)的出現(xiàn)嚴重破壞了公開、公正、公平的市場環(huán)境。同時,官員子女所辦企業(yè)會為獲取在競爭中不可能得到的利益而向權力靠攏,大量的國有資產就會或明或暗地流失到個人手中。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分析稱,一旦形成“衙內腐敗”,其擴散性、危害性就會很嚴重?!斑@種案件往往是當事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互相抱團取暖。一方面,衙內經濟具有共同對抗的特點,在披著合法外衣的情況下,對事實的認定難度很大,甚至在法律方面也缺乏相應的認定依據(jù)和標準。”
“混血”體制下“衙內經濟”另類生長
那么,“衙內經濟能夠存活并繁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成言認為,“衙內經濟”的存在是由于中國社會的差距格局,人與人之間的行為選擇不是以權利義務為準則,而是以親情為核心,這個危害最核心的是破壞了法治。
“‘衙內經濟產生的根源是不合理的體制問題。”李景平說,“實際上,我國存在統(tǒng)籌經濟、官員家長制等‘混血體制,這些‘體制內的人左右了經濟命脈,破壞影響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p>
公權力變成家族化、私有化,成了官員手中的“聚寶盆”?!皩е聶嗔λ接谢脑蚓褪侨鄙賹嗔Φ谋O(jiān)督與制衡,既缺乏不同性質的權力機構之間的橫向監(jiān)督與制衡,也缺乏來自公眾的自下而上的縱向監(jiān)督與制衡。唯一有效的監(jiān)督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縱向監(jiān)督,但這種監(jiān)督由于無法克服少數(shù)人監(jiān)督多數(shù)人所面臨的力量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的困局,所以其實際效能又大打折扣。”胡功群說。
受訪專家表示,“衙內經濟”寄生于權力濫用和“親緣腐敗”之上,要打破權貴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捆綁,還是要始終保持反腐的高壓態(tài)勢,加強制度建設和監(jiān)督管理,構建防護“官商勾結”的體系。
權力有監(jiān)督,“衙內經濟”才能壽終正寢
黨的十八大以來掀起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運動,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一批貪腐官員落馬。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更需要反腐不斷向縱深發(fā)展?!斑@就需要加大政治體制改革,使全國人民形成反腐共識,使得‘衙內經濟無長生之地?!崩罹捌秸f。
“什么時候權力成為關在籠子里的‘老虎,什么時候人民能牽著權力的‘小狗自由散步。公共權力才不會被‘私有化,‘衙內經濟才壽終正寢?!焙θ褐赋?。
從行政層面上看,胡功群還認為,要完善制度建設,強化制度管理和落實。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yè)報告?zhèn)浒钢贫?、領導班子成員互相監(jiān)督制度、領導干部的權力清單制度等長效機制,杜絕人治,嚴肅問責,以制度來遏制、規(guī)范領導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經商辦企業(yè)行為。
李成言指出,“衙內經濟”其實是腐敗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要解決上述問題,最核心的關鍵在于構建合理、正常的政治生態(tài)系統(tǒng)。同時,李成言還建議,應健全完善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制度。
2010年7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的規(guī)定》,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認真貫徹執(zhí)行。2015年,中組部又對做好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工作作出“新安排”,即“擴大抽查比例”“凡提必查”建立“干凈做官”倒逼機制等。
李成言坦言:“現(xiàn)在往往由于執(zhí)行不到位,該規(guī)定又缺乏一些其他配套制度,導致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所以,還應強化原有制度的相關配套制度的建設和執(zhí)行力度?!?/p>
針對官員或其親屬搞“股權代持”的情況,李景平認為,相關人員辦企業(yè)時,工商部門、稅務部門、質檢部門、安全部門等環(huán)節(jié)要進行嚴格審批,并做到實事求是記錄真實信息,嚴格問責。
讓腐敗“窮途末路”不再與權力有交集,不僅要有配套制度筑牢防線,還需從立法層面加以延伸和夯實,將諸如“衙內經濟”這樣的亂象納入反腐的法治框架下治理。李成言稱,制定更具體、更細化、防范力充足的法律,才有可能屏蔽權力交換,從而解決“衙內腐敗”問題。
李景平建議,首先要完善《公務員法》,其次要把黨的法規(guī)轉換成國家法律,違法就要受到法律制裁。第三就是立法后加強執(zhí)法力度,進行查處、問責、制裁,同時鼓勵眾參與監(jiān)督和反腐敗。
反腐敗這一系統(tǒng)工程,由國家制定法律法規(guī)、司法機關嚴格執(zhí)法、公眾參與監(jiān)督等共同構成,唯有各方共同發(fā)力,才能還官場以清明的政治環(huán)境和公平的經濟環(huán)境。
(《檢察日報》 201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