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光系
中國的清明節(jié)假期,正值英國的復活節(jié)假期。陪家人逛倫敦唐人街,擔心不到兩歲的兒子會餓,就在一家小吃店買了兩個包子給他。
兩個肉包子的價格是3.6鎊,約合35元人民幣。不用吃驚,在倫敦唐人街,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價格。
大約一周前,國內(nèi)朋友來訪。我們在唐人街找了一間川菜館坐下,3個人點了4個菜,加上3杯可樂和兩小份普通的湯,結(jié)賬是97英鎊,近1000元人民幣。之后朋友回請,同樣是唐人街一家普通的中餐館,還是3個人,這次吃了150多鎊。
而價格這么貴,唐人街的餐館老板還在抱怨賺不到錢。3月29日,《倫敦晚間旗幟報》以《倫敦唐人街會在5年后消失》這樣“驚悚”的標題,來報道當下唐人街餐飲經(jīng)營者所面臨的困境。之后《衛(wèi)報》、《觀察家報》和在英華文媒體也都大篇幅跟進報道,使之成為倫敦人近期的熱議話題。
倫敦唐人街緊挨著特拉法加廣場和英國國家畫廊,位于倫敦西區(qū)的最中心位置,倫敦西區(qū)又是傳統(tǒng)的“貴族”聚居地,地段可謂好到不能再好,租金自然也是貴到不能再貴。
英國媒體采訪了一位祖籍香港的唐人街餐館老板文先生,據(jù)他說,從2000年至今,餐館的門面租金已經(jīng)從每年6.6萬英鎊漲到現(xiàn)在的24.4萬英鎊(約合220萬~230萬元人民幣)。
但問題是,這里的業(yè)主從來不用擔心租客——你不租了,會有人前赴后繼搶著來租。事實上,唐人街周邊有不少博彩店,后者特別愿意開在地理位置好、人氣較高的唐人街。
我數(shù)年前曾在紐約法拉盛唐人街附近住過一周時間。在法拉盛,除了中餐館,還有不少其他“中國文化產(chǎn)品”,比如書店。我記得光是中文書店就見過新華書店、世界書屋和中華書局3家。此外還有國內(nèi)某品牌的卡拉OK連鎖店,以及正宗的大排檔小吃。
這當然跟法拉盛的租金不太貴有關。紐約曾有3個唐人街,市中心有兩個,面積都比較小,后來位于地鐵七號線終點站的法拉盛卻成了最大的唐人街,原因是價格合理、交通方便。芝加哥的唐人街也在郊區(qū),面積也不小。
但在倫敦唐人街,似乎除了餐飲,還是餐飲……,而且連餐飲似乎也快做不下去了。
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涌入英國,旅行、讀書、工作、移民、置業(yè),倫敦迫切需要一個更大、更方便、更與時俱進的唐人街。我想,倫敦可否像紐約那樣,離開市中心,另尋一塊方便且租金合理之地,進一步發(fā)展?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5年內(nèi)倫敦唐人街消失,可能反而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