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嫦
為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打下更堅實的習作基礎,教師可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拓展習作的角度入手,摸索一套好的教學方法。
一、有效利用教材文本的可仿性和可生成性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帶著學生先充分地閱讀文本,深入地與文本進行對話交流,了解文章內容,感悟人物形象,學習表達方法,貼近作者心靈,進而拓展讀寫的天地。平日里,我總是盡量做到在教完一篇課文之后,向學生推薦,或者讓學生自己課外去查閱一至二篇,甚至是更多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章閱讀,或者是課文(因入選需要有所刪減)的原文閱讀,或者是相同體裁讀物的閱讀,或者是課文作者的同一題材文章的閱讀,或者是課文(僅為一本書或故事的節(jié)選)全套書籍的閱讀,或者是知識拓展性的閱讀。比如,學了《坐井觀天》,推薦學生閱讀《伊索寓言》,領悟動人小故事背后的人生大道理;學了《小木偶的故事》,推薦學生閱讀《木偶奇遇記》,和善良單純的小木偶一同經歷神奇的人生;學了《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推薦學生閱讀季羨林先生的其他散文,感受老人的豁達與樂觀;學了《冬陽·童年·駱駝隊》,推薦學生閱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了解特定年代的歷史風物,品味作者細膩溫情的筆觸。
二、引導學生在讀中生疑,在讀中解疑,在解疑中積累運用
把握教學的高潮,領悟作者的動情點,作者的動情點也就是作者感情的爆發(fā)點,情與文的焊接點,同時也是意境的落腳點。此處設疑,有助于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體會文章的情感意境。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習作中“表達真情實感的意識。在教學達到高潮時設疑引讀,引發(fā)其感情的升華,在精神亢奮的狀態(tài)下積極思考,探求新知,課文的關鍵點和學生思維活動的高潮點就融為一體了。以《豐碑》一文的教學為例,課文以將軍思想感情的發(fā)展為線索,通過側面描寫表現軍需處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貴品質。當警衛(wèi)員跑來報告前面有人凍死了時將軍愣住了,將軍最后得知被凍死的戰(zhàn)士就是軍需處長時再次愣住了。教學到這已達高潮,于此,教師深情地啟發(fā)學生,質疑:將軍為什么愣住了?他愣什么?這兩次‘愣一樣嗎?接著引導學生抓住描寫將軍神態(tài)動作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將軍震驚、內疚、自責、難過、崇敬的復雜心情,從中感悟軍需處長的高貴品質,從而領會側面描寫的文法之妙,即能產生更加感人的力量和留給人們更多的回味余地。在思想感情得以升華的同時引導學生將作者的表現手法運用到習作中,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說服力。
三、立足教材文本,找準讀寫結合的切入點
1. 在自讀領會時寫。培養(yǎng)學生自學課文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如何在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是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深思的。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時也可擠進寫的訓練。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教師在指導預習或自學課文時,一般應要求他們邊讀邊思邊動筆圈生字、點重音、劃中心、注詞義、批理解。在這圈、點、劃、注、批中,“批”與“注”也是一種思維和語言互為表里的有效訓練。“批”時,寫出自己對文中精彩之處的共鳴與贊嘆,又可以寫出自己對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見解?!白ⅰ敝饕菍π聦W的詞語進行注釋,或對不解之處提出困惑?!芭焙汀白ⅰ倍夹枰獙W生較好地組織書面語言方能表達得恰當得體,因而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指導學生“批”和“注”的訓練,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
2. 在理解重點詞時寫話。說是口語交際的一種形式,是學生進行“篇”的作文訓練的一種“部件”練習,切不可等閑視之。針對重點詞句,在理解的基礎上采用說話這種形式讓學生在發(fā)展語言過程中規(guī)范語言,在規(guī)范語言過程中發(fā)展語言,進行內化運用。可多數教師一般僅讓學生動口說說,極少讓學生去寫。以為將口頭語言訓練上升到書面語言訓練,學生的語文水平才能有質的提高。因此,還要相機指導學生動手寫,鼓勵從多個角度寫句,而且要盡量把句子寫具體,寫自己真實的感悟,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的能力。
3. 在精讀理解中寫段?!皩懚巍本哂谐芯鋯⑵淖饔茫切W語文教學中一種十分重要的運用性的語言訓練模式,練習形式非常靈活,教師在操作時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做到“因課制宜”,合理安排。可以在文本的留白處寫。課文常因表述需要而對某些內容有所省略,這些“留白”處,往往言有盡而意無窮,是讀寫結合的最佳切入點,應適當地讓學生依據文意發(fā)揮想象,對課文進行延伸拓展,如在教學《一件運動衫》一文時,激發(fā)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和插圖,展開想象,續(xù)寫小男孩穿上失而復得的運動衫后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的能力。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