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秀娟
(漳州市中醫(yī)院,福建 漳州363000)
?
艾灸大椎穴治療寒戰(zhàn)療效觀察
戴秀娟
(漳州市中醫(yī)院,福建 漳州363000)
目的:觀察艾灸大椎穴治療寒戰(zhàn)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128例寒戰(zhàn)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68例和對照組60例,治療組患者采用艾灸大椎穴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肌注異丙嗪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經過治療,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1%,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61.7%,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艾灸大椎穴治療寒戰(zhàn),不僅操作簡便、經濟安全,且起效快、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寒戰(zhàn);艾灸;大椎穴
寒戰(zhàn)是臨床常見急癥之一,《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描述形寒作顫抖狀。寒戰(zhàn)原因一般有細菌感染(多先寒戰(zhàn)后高熱)、輸液反應、輸血反應、溫度過低、情緒緊張等。治療寒戰(zhàn),臨床上常以肌肉注射異丙嗪,或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或加以保暖等處理。筆者采用艾灸大椎穴治療寒戰(zhàn)患者68例,療效頗佳,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寒戰(zhàn)患者12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68例和對照組6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16~85歲,平均年齡(58.6±14.7)歲;治療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年齡17~85歲,平均年齡(58.7±13.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癥狀、病程等資料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采用De Witte J的寒戰(zhàn)程度分級標準[1]。0級:無寒戰(zhàn);1級:面部或頸部輕微抽動;2級:機體某部一個以上的肌群明顯顫抖;3級:全身大肌群抖動。
1.3 納入標準
年齡16~85歲;符合寒戰(zhàn)分級1~3級;意識清楚并且愿意配合治療。
1.4 排除標準
孕婦或經期婦女;有精神疾病者;不能耐受艾灸氣味或對艾條過敏者;頸后部皮膚破潰者;咯血或吐血患者。
1.5 治療方法
當患者出現(xiàn)寒戰(zhàn)時,均常規(guī)加蓋被子保暖。治療組患者采用艾灸大椎穴進行治療。取穴:大椎穴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操作:囑患者側臥位,充分暴露大椎穴,取艾條1支,將艾條一端點燃后,對準大椎穴,在距離皮膚約1.5~3cm處進行溫和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隨時彈去艾灰于彎盤內,持續(xù)施灸約5~10min。對照組給予鹽酸異丙嗪注射液25mg肌肉注射。
1.6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寒戰(zhàn)在15min內停止;有效:寒戰(zhàn)在16~30min內停止;無效:超過30min寒戰(zhàn)未見緩解。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經過治療,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1%,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61.7%,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艾灸是用艾葉制成艾灸材料產生艾熱刺激體表穴位,通過激發(fā)經氣的活動來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治療方法。清代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提到:“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
大椎為督脈俞穴,總督一身陽經[2]?!夺樉募滓医洝芳囱源笞禐椤叭柖矫}之會”。故大椎內可通行督脈,外可流走于三陽,補之可壯全身之陽、固衛(wèi)安營。宋代《銅人經腧穴針灸圖經》中亦記載:大椎穴為手足三陽經和督脈之會,可通達周身之陽,灸之能振奮周身陽氣,增加衛(wèi)陽之力,達到溫經散寒、宣散和陰的目的。
現(xiàn)代資料[3]表明,通過艾灸產熱使皮下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huán),藥性從大椎穴中借經穴滲透,溫經通絡散寒,體溫調定點上移,機體產熱增加,全身溫暖舒適,寒戰(zhàn)停止。此外,大椎穴處于三叉神經支配區(qū),三叉神經支配區(qū)是體溫調節(jié)反應的一個重要信息輸入?yún)^(qū),因此艾灸大椎穴可終止或減少寒戰(zhàn)信息的輸入,從而抑制或終止寒戰(zhàn)[4]。采用艾灸大椎穴治療寒戰(zhàn),不僅操作簡便、經濟安全,且起效快、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DE WITTE J,RIETMAN GW,VANDENBROUCKE G,et al.Post-operative effects of tramadol administered at wound closure[J].Eur J Anaesthesiol,1998,15(4):190-195.
[2] 孫國杰.針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13.
[3] 蘇偉平,李春梅,黃建英,等.雀啄灸大椎穴快速解除術后寒戰(zhàn)臨床觀察[J].天津護理,2000,8(4):190-191.
[4] 薛榮亮,王寧.麻醉后寒戰(zhàn)的機制與防治[C].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全國麻醉學術年會論文集,2008.
(責任編輯:魏 曉)
2015-04-15
戴秀娟(1984-),女,福建省漳州市中醫(yī)院醫(yī)師,研究方向為針灸治療內科常見急癥。
R224
A
1673-2197(2015)17-0104-01
10.11954/ytctyy.201517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