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fā)林
【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當前中職生計算機基礎課課堂紀律中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針對課堂紀律分析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原因,提出從軟件、硬件、教師自身及制度四個方面來解決這些問題,找到改善課堂紀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 ? ?課堂紀律 ? ? 措施
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由于教學的環(huán)境與其他學科不同,大多數(shù)都是在機房上課,這樣勢必會出現(xiàn)與其他學科不同的課堂紀律問題。 “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玩電腦,但不喜歡上計算機基礎課,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一矛盾,是每個計算機基礎教師都感到頭疼但又必須面對的問題。筆者根據(jù)自己在中職計算機基礎學科的教學經驗,就計算機基礎課課堂紀律的幾個重要問題,談談自己的解決方法。
一、什么是課堂紀律
計算機基礎課課堂紀律就是指計算機基礎課課堂的紀律情況,良好的課堂紀律能使教師有效地教、學生有效地學,是順利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保證;而不良的課堂紀律會破壞正常的教學秩序,給正常的教學活動造成消極影響,使課堂教學不能順利進行。
課堂紀律分成以下四種類型:教師促成的紀律、集體促成的紀律、任務促成的紀律、自我促成的紀律。其中,教師促成的紀律是指學生的行為需要教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集體促成的紀律是指良好的班集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任務促成的紀律是指不同的任務有不同的紀律,學生對活動任務越理解,就越能自覺地遵守紀律;自我促成的紀律是指學生的自律,把外部的規(guī)則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二、中職計算機基礎課課堂紀律中常見的現(xiàn)象
計算機基礎課通常都是在計算機多媒體教室授課,根據(jù)中職生的學習現(xiàn)狀,很多學生到了機房,首先就是上網(wǎng)或玩游戲。可能很多計算機基礎教師都碰到這樣的情況:上課沒幾分鐘就有較多學生自行強制退出廣播系統(tǒng),不受教師控制,自己玩游戲,甚至部分學生聯(lián)網(wǎng)玩游戲,真可謂“教師在上面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在下面玩得不亦樂乎”;而學生對于老師布置的任務更是隨便應付,甚至不做。這些都是計算機基礎課堂常見的現(xiàn)象。筆者通過歸納總結,列出以下計算機基礎課堂常見的一些現(xiàn)象:
1.學生上計算機基礎課經常遲到。
2.學生上計算機基礎課經常不帶書,很少有記筆記的習慣。
3.學生一到機房就叫老師開網(wǎng)絡上網(wǎng);學生玩游戲,玩QQ,卻不喜歡聽課。
4.機器故障率高,影響正常使用。
5.由學生的交流與合作引起的“亂”,討論、辯論演變成了“吵”論,小組討論變成了小組“聊天”。
6.小組協(xié)作學習時,部分學生完成所有的事,而其他的小組成員則無所事事,靠吃大鍋飯混日子。
7.課堂不安靜,課堂比較吵、亂,常有個別學生在課堂中隨意走動。
8.學生互評自評時出現(xiàn)敷衍現(xiàn)象,比如全是一個分數(shù),或者全是滿分等。
9.常有學生隨意破壞硬件(如將電源插座拔掉或亂敲鍵盤鼠標)。
10.學生強制退出廣播系統(tǒng),不受教師控制,自己玩,不聽課。
三、中職計算機基礎課課堂紀律問題的原因分析
為什么中職計算機基礎課會存在以上那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與其他學科相比來尋找原因。計算機基礎課在學科地位、學科特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及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都與眾不同,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也與眾不同。
1.從學科地位上來說,和其他學科相比,計算機基礎課是一門副科,先天不足。再者,很多同學會認為打字、排版、電子表格這些東西在初中的信息技術中就學過了,這些因素導致學生的不重視,有些學生純當這門課是一種放松或娛樂方式,所以就會出現(xiàn)上述列出的現(xiàn)象。
2.從學科特點來說,與其他學科相比,這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大部分課時是在計算機房進行,與教室相比,計算機房中干擾因素更多,環(huán)境更為復雜,帶來的紀律問題也更多。
3.從教師的授課方式來說,教師通常是使用計算機控制軟件進行監(jiān)控授課,由于隔著電腦,教師在上課進行操作演示時,無法時刻看清學生的情況,這樣學生就經常會強制退出控制平臺,不受教師控制,自己玩游戲。
四、中職計算機基礎課課堂紀律問題的解決措施
按照上文中對計算機基礎課課堂中存在問題的分析,針對不同原因,下面具體分析如何從硬件、軟件、制定相關制度和加強教師備課準備這幾方面來解決這些問題。
1.加強教師的課前準備,以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精心備課。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需求,了解學生的基礎等相關情況。比如在開學初,建議通過簡單的問卷調查來了解學生的情況,包括學生的基礎,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期望等,為教學的開展提供參考。其次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教材和教學內容進行加工和處理,使內容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與熱情。
上某些需要操作的課,教師課前可以準備好半成品資源,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利用這節(jié)課的知識來完善這個作品。例如Word的圖文混排教學中,重點是指排版,而不是輸入文字,所以我們可以先導入文本,讓學生來補充圖片及加工圖片和版面,這樣學生不用輸入文本,工作量就小了許多,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大大提高。利用半成品加工方式可以在學生基礎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提高課堂效率,讓課堂教學的目標性、指向性更強。
2.在硬件上進行限制,杜絕學生玩游戲、上網(wǎng)的可能性。針對教學硬件引起的問題,解決的對策一是努力爭取學校領導的支持,做好硬件、軟件的維護和更新工作,為教學的正常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條件;二是教師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對不能正常使用的機器及時維修,確保機器能正常使用;三是上課斷網(wǎng)、刪游戲、禁用USB接口,杜絕學生玩的念頭,在學校中形成計算機課也是來上課的思想,并加以規(guī)范;四是配置PPT播放的控制筆,讓教師不用一直在電腦前操縱課件,可以走到學生中邊控制幻燈片邊授課,同時還可以起到巡視的作用。
3.從軟件上限制學生強行退出廣播控制,強制學生聽課。有的控制軟件可以在教師廣播教學時由學生來選擇是否關閉控制,有的則是要通過結束進程來結束廣播。教師可以安裝一個不容易退出控制的廣播軟件,來強制學生接收廣播聽課。有能力的教師甚至可以自己編寫一些限制關閉廣播進程的代碼,并做成開機批處理文件,使機器一開機用戶就無法結束廣播進程,達到控制學生的目的。例如有的教師用C語言編寫進程控制代碼,禁止學生關閉廣播進程來達到控制的目的。
4.制定相關的制度,讓學生從思想觀念上重視計算機基礎課。針對課程地位和觀念引起的問題,解決的對策是轉變學生的觀念,改變學生計算機基礎課等于輕松課、計算機基礎課等于玩的課的錯誤觀念,樹立起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正確認識和學習態(tài)度,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為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那么如何轉變學生的觀念呢?首先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觀念,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作為教學的總目標。不允許學生不帶課本、玩游戲、聊天,老師更不能和學生在課堂上玩游戲。有的老師為了鼓勵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就以課堂最后留15—20分鐘時間給學生玩游戲為誘惑,但這樣是不是真的能讓學生安心下來聽課呢?學生難道就不會為了玩游戲而隨便應付作業(yè)?課堂教學事實證明,這樣是不可行的。
其次,教師要制定相關的課堂管理制度,在第一次上課前必須要和學生強調相關的制度,使學生明白在計算機基礎課課堂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并制定相應的違反制度的處罰措施,并將這些記錄作為過程性評價的依據(jù)。
最后,加強每節(jié)課的效果成績登記和制度的落實。教師要保證制度的執(zhí)行,不能讓制度成為墻上的裝飾,每節(jié)課布置的任務,都要及時登記學生的完成情況,同時在下節(jié)課前展示學生的完成情況,對沒有完成的同學進行督促,告訴學生這些將作為期末成績的依據(jù)。這樣大部分學生就會更加重視。我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觀念是可以改變的,學生終將明白計算機基礎課程對自己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桂敏. 我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http://blog.cersp.com/index/1002876.jspx?articleId=1500339.
[2]計算機基礎課堂紀律問題及解決對策,http://blog.cersp.com/index/1002876.jspx?articleId=692534.
[3]劉全英. 計算機基礎課如何備好課. http://blog.cersp.com/index/1002876.jspx?articleId=149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