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炎,張 磊,冷天澤
(1.吉林藝術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2;2.海南日報社 海南網,海南 ???570100;3.海南廣播電視臺 海南 ???570100)
論戲劇人物形象的構建與表達
冷炎1,張磊2,冷天澤3
(1.吉林藝術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2;2.海南日報社 海南網,海南 ???570100;3.海南廣播電視臺 海南 海口 570100)
對戲劇人物形象的研究和構建,一直是同行們不斷探究和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演員本我、故事時代背景、劇中角色構建等方面的研究,闡述演員與社會、演員與角色、劇情背景下的角色與藝術的和諧統(tǒng)一。
人物塑造;故事背景;角色;情感;行動;節(jié)奏
精心通讀劇本了解戲劇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時代背景,建立劇本時代坐標,有助于對劇本及其角色進行三維透視,多層面深入分析和感受。如1947年的中國和英國,同一時間但地點不同,演員的整體狀態(tài)各不相同?!对啊泛汀恫妒笃鳌废啾龋适掳l(fā)生的時間差不多,但國家不同,女主人公金子和莫莉的思想差異就會很大。
在表演中構思和創(chuàng)造一個角色,其“情”與“理”需要通過演員的再創(chuàng)造表現出來。在劇本里冷冰冰的文字只能記錄下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簡單描述。只有演員在深層次的體會和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解讀,才能使劇中人物鮮活豐滿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整體構思亦尤為重要。在人物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們對角色的生活習慣、體貌特征、步態(tài)、手勢、語調音色、服飾打扮等應加以細致入微的研究推敲,才能在自我感知中注入角色的靈魂,在表演中才能呈現人物豐富的情感。有的演員在化妝造型上花了很大氣力,但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他的表演總是游離于造型之外,產生形似而神不似的效果。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個性情感是一個人的心靈的家園。抓不住這一點,無論怎樣努力也不會找到其應有的靈性及歸屬感。
角色與演員畢竟是兩個客體。但是演員在塑造角色時,為了貼近角色應該找出自己與角色的相似之處。在演員喚起了曾經面對的或經歷過的情感時,在其角色表現中就會形象逼真富有生氣。相似的經歷、相似的情感會使演員與角色有交互式體驗,達到演員與角色的形神合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員自我修養(yǎng)》中有這樣的論述:“在舞臺上需要行動。行動,動作——這就是喜劇藝術、演員藝術的基礎?!畱騽 辉~在古希臘文里的意思是‘完成著的行動’。所以舞臺上的戲劇便是在我們眼前完成著的行動,走上了舞臺的演員便是行動著的人?!彼固鼓岣叨雀爬ê蜏蚀_地揭示了戲劇藝術和表演藝術的這一本質的特征。觀眾看了演員們在規(guī)定情境中創(chuàng)造的人物行動及相互行動過程,也就看到了戲劇的故事情節(jié)、矛盾沖突,看到了人物性格及其發(fā)展。
外在表現有很多方式,如拍手鼓掌表示興奮高興,手舞足蹈知其快樂,坐立不安顯示其焦慮,步伐輕盈體現其身體健康身心愉快,遲緩的腳步現其心事重重等。不同性格的人對待同一事情外在表現會各有不同,這是辨別角色性格的方法,是演員塑造角色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如,《武林外傳》中,郭芙蓉和祝無雙兩人就是截然不同的性格,他們面對比賽所遇到的情況反應也不一樣。在等待比賽時的站姿,郭芙蓉隨意不拘小節(jié),祝無雙端莊大方顯示出大家閨秀的修養(yǎng)。比賽輸了之后,無雙把話藏在了心底,只能通過眼神表情才能看得出來失望,而郭芙蓉則是口無遮攔直抒胸臆。在語氣方面,兩人也各有特點。一個輕聲細語,一個口無遮攔,一個內斂,一個豪爽。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份,帶著不同的目的,他們本身的行動節(jié)奏和心理節(jié)奏也不同。比如說,在獨幕劇《破舊的別墅》中,整個劇情要求演員對節(jié)奏有很強的把握能力。因劇中二人,都有一個隱藏的身份,兩人同樣是第一次見面,但兩人的節(jié)奏是不同的。男的作為安全工作者,已經把房子周圍都布置妥當,但他所“扮演”的工程師應該對這一切一無所知,所以整個人的節(jié)奏是外緊內松的。而女的是特務,目的是怎樣騙取工程師手中的密件。同時她還要裝作一名女演員,所以整個人的節(jié)奏是內緊外松的。
綜上所述,戲劇人物形象的構建是有一定規(guī)律和思考研究方式的,我們要呈現一部戲劇作品,不但要在臺詞、語音語調等方面進行專業(yè)領域的技術歷練,同時還要在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故事發(fā)生的自身背景以及故事的人物關系、角色個性上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和挖掘。
[1]崔新琴.感覺與敏銳[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2]張仁里.論話劇導表演藝術[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
[3]朱宗琪.喜劇研究與喜劇表演[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
[4][英]杜·莫里森.表演技巧[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
[6]林洪桐.表演藝術教程[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7]梁伯龍,李月.戲劇表演基礎[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
[8]郭溥瀾,李偉華,李永軍.表演創(chuàng)作[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9]胡導.喜劇表演學[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
I042
A
1007-0125(2015)03-00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