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道路運輸安全與管理
        ——“交通7+1論壇”第四十次會議紀實

        2015-04-17 02:51:40張國伍
        關鍵詞:危險運輸鐵路

        張國伍

        (1.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綜合交通研究中心,北京100044;2.中國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專業(yè)委員會,北京100044)

        道路運輸安全與管理
        ——“交通7+1論壇”第四十次會議紀實

        張國伍*1,2

        (1.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綜合交通研究中心,北京100044;2.中國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專業(yè)委員會,北京100044)

        交通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和社會安定和諧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大部分發(fā)生在載客量多、噸位大的道路運輸車輛上,危險貨物運輸事故又不同于一般的運輸事故,往往還會衍生出燃燒、爆炸、泄漏等更加嚴重的后果,造成經濟財產損失、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破壞、人員傷亡等一系列問題.論壇以“道路運輸安全與管理”為主題,認為交通運輸安全作為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事關社會和諧穩(wěn)定,是重大的民生問題.并從提高安全意識、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安全管理手段模式、夯實安全管理基礎等各方面,探討了預防、遏制和減少重特大道路運輸事故的發(fā)生,保障道路運輸安全,全面提升道路運輸安全管理水平的機制和措施.

        系統(tǒng)工程;交通安全;道路運輸安全;道路交通事故;馱背運輸

        “交通7+1論壇”第四十次會議于2015年9月27日下午在北京召開.參加會議的除了論壇核心理事王慶云、劉小明、段里仁、于景元、張國伍、毛保華、關積珍、郭繼孚、王江燕,還有傅志寰院士,以及周煒、錢大琳、鄒懷森、張元方、周偉、郭小碚、沙洪江、陳禹、吳建平、榮朝和、宋瑞、周榮貴、易振國、張紅衛(wèi)、蔡鳳田等專家學者、政府部門決策者、企業(yè)界管理者共70余人.會議的主題為“道路運輸安全與管理”.會議由運輸車輛運行安全技術交通運輸行業(yè)重點實驗室承辦,毛保華、王江燕主持.

        周煒:根據中央編辦發(fā)[2013]133號文,交通運輸部進一步明確和加強的職責包括“擬定經營性機動車營運安全標準,指導營運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管理,參與機動車報廢政策、標準制定工作”.同時交通部也提出在大部制和轉型發(fā)展條件下的四個交通: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和平安交通.總體目標是按照“管行業(yè)必須管安全,管業(yè)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加強經營性機動車安全技術管理,主導經營性機動車的安全準入,指導在用車的安全評價與維護,參與舊車的不安全退出.在交通運輸行業(yè)現有的體制機制及體系框架下,完善并充分發(fā)揮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監(jiān)管功能,提升基層運管人員業(yè)務技術素質,推行“門檻”管理.

        實施途徑:以運輸安全為主線、以運營安全要求為抓手、以運營許可業(yè)務為環(huán)節(jié)、以車輛運營技術要求為突破、以標準化為手段、以法規(guī)細則為推力,全方位、成體系加強全面涵蓋經營性機動車使用周期的安全技術管理.

        擬定經營性機動車營運安全標準,從源頭風險把控.擬定標準不是目標而是手段,關鍵在執(zhí)行.標準的服務對象首先是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然后是運輸企業(yè),以至于引導車輛生產企業(yè)及其他相關單位.通過建立經營性機動車營運安全標準體系,推動標準實施實現對車輛安全把關,強化經營性機動車安全技術管理.

        指導營運車輛綜合性能檢測管理,體現“指導”內涵.指導的對象:一是綜合性能檢測機構,二是營運車輛監(jiān)管機構.落實指導工作“有為、有位”,保障道路運輸生產安全,確定車輛與用戶使用環(huán)境及需求相匹配,為第一反饋環(huán)節(jié).

        參與機動車報廢政策和標準制定,體現參與作用.在車輛信息收集、政策執(zhí)行方面與相關部門建立溝通機制,在標準法規(guī)中有效體現經營性機動車技術要求和狀況,道路運輸證許可相關政策與機動車報廢制度保持良好銜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車輛應實行“責令召回、停止運營”,甚至強制“退出”等措施,體現安全管理的話語權,為第二反饋環(huán)節(jié).

        綜上,對“進一步明確和加強”的職責理解:“管車”的職責范圍是經營性機動車,“管車”的履責抓手是通過“標準化”主導或參與經營性機動車安全技術管理.即:“全過程、全方位、全周期”主導或參與經營性機動車的安全技術管理.建議“找縫隙防誤區(qū)”:我國多年以來其他部委通過“公告”等認證制度管理車輛已成為習慣,易存在認識誤區(qū),一是他們管了我們不要管,二是他們怎么管我們怎么管,三是他們管了以后我們接著管,四是照搬照抄國外的管理制度和法規(guī).以上現象和問題既不利于適應國際化接軌的發(fā)展需求,也不適宜于我國深化改革與轉型發(fā)展的要求.操作方法:立足于自我體系(對內),注重協(xié)調與協(xié)同(對外).

        通過大量的調研,國內的管車方式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參照經營性機動車國際上是怎么樣管車的,分析一下我們所存在的問題.在世界范圍內,針對經營性機動車的設計生產、質量控制、運營管理等各環(huán)節(ji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各國管理方式均有利弊.國際通行的車輛管理體系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車輛的法律體系(管理原則),第二層次是車輛的技術法規(guī)體系(管理依據),第三層次是車輛管理的各項制度(管理實施),其中管理制度包括產品認證制度、注冊制度、檢查制度、維修保養(yǎng)制度等.車輛產品的認證制度分兩類:一類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自我認證制度;一類是以歐洲為代表的型式認證制度.

        無論是美國方式還是歐洲的方式,未來發(fā)展經過研究,我們認為這三個層次有一個融合的過程,兩類制度也是一個融合的過程,三個耦合,兩類制度要融合.也就是說汽車作為生產力水平進步,生產力水平的標志,在世界范圍內針對于經營性機動車的設計生產、質量控制、運營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同程度都存在著一些問題,總體思路是交叉融合和動態(tài)發(fā)展的.

        現在總體上是參照歐洲認證制度,但歐洲的特點是交通運輸部門基于行業(yè)的需求對車輛提出要求,而我國現在多部門交叉管理,多部門管理所帶來的問題要么都管了,管得很交叉,要不然可能有缺失.生產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工信、環(huán)保對生產環(huán)節(jié)進行管理.利用方式還是用各種法規(guī),各種規(guī)章制度和認證制度進行管理.在登記注冊環(huán)節(jié),是公安部管理.主要依據是《道路運輸安全法》條件下進行管理.在使用環(huán)節(jié),車輛的運營環(huán)節(jié)是交通運輸部進行管理,在車輛報廢環(huán)節(jié),由商務部管理.存在的問題我們也總結一下,一是管理部門較多,規(guī)劃的全面性,銜接性還是比較差的,總體規(guī)劃全面性銜接性,存在職能重疊或者缺失.政策法規(guī)方面,政出多門、往往有很多東西不能落實,實施還是有一些問題.管理要求和用戶的需求脫節(jié),倒查機制未理順,監(jiān)管存在缺位和錯位的.

        經營性機動車使用管理,在具體工作中,運管部門、工信、質檢部門銜接不暢通.基層運管人員素質有時候存在著不匹配的問題.多套管理體系為行業(yè)管理帶來一些困擾,問題是,門檻過低或者守不住,源頭風險帶入到運輸過程環(huán)節(jié).矛盾在源頭,體現和表現在運輸生產過程,使得監(jiān)管有本質安全風險的運輸過程存在成本高效果差覆蓋面有限,這個車本質上存在安全風險,我們要監(jiān)管車的話,非常困難,一旦放下就非常困難.交通運輸行業(yè)做了好多的工作.在經營性機動車標準方面大概有幾個問題.

        適應性:不適合交通運輸行業(yè)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不利于實施操作.

        可控性:多數經營性機動車標準提出、歸口、編制、執(zhí)行都是非交通運輸行業(yè),對標準的管理存在交叉和糾結、對標準的內容無法控制、對標準的修訂不能做主,標準執(zhí)行職責不明、追溯無據.

        推動性:部分經營性機動車相關標準制定的行業(yè)不愿推動而交通運輸行業(yè)又難以推動,其中也存在標準本身的可實施性不好的問題,不利于實施推動.

        引導性:有些標準不是針對交通運輸行業(yè)需求,條款規(guī)定過死而非從技術參數指標約束,使得對行業(yè)先進運營模式和新技術應用產生阻礙作用,不利于推動或者引導技術進步和社會經濟發(fā)展.

        我們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有效實施經營性機動車安全管理的可行性.要改變機制和機構是非常困難的,道路運輸管理體制和機制不可能今天建立一個,明天再改變一個,這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說用其他的機制和體制管理經營性機動車則是有困難的,關鍵是要加強機制和體制的能力建設.

        第二個問題,有管好經營性機動車的強烈要求,也是職責所在.在交通運輸管理機制和體制下,有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進行約束,從交通運輸部運輸司一直到省市縣鄉(xiāng)鎮(zhèn)都有一個很好的體系.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涵蓋部運輸司、省、市、縣、鄉(xiāng)(鎮(zhèn))運管機構,縱向上能夠實現“聯(lián)通”,橫向上與車輛生產企業(yè)、運輸業(yè)戶、從業(yè)人員實現“通達”,這是最重要的優(yōu)勢.基于現有道路運輸管理體制和機制,在交通運輸行業(yè)體系框架下,以運輸安全為主線,以運營許可業(yè)務為關鍵環(huán)節(jié),車輛運營安全要求為抓手,以法規(guī)細則為助力,立足于“以我為主”形成一整套全面銜接的規(guī)劃、政策、標準和實施規(guī)范,健全門檻管理體系及機制,提升把門人業(yè)務素質,全面準確地落實對經營性機動車的監(jiān)管任務,實現“嚴格源頭把控,減少過程監(jiān)管”.

        構建經營性機動車標準化體系和實施規(guī)范,首先,抓手是標準化體系,標準化體系是客觀的.現在存在的問題,分類不合理,公安、工信、交通,有很多的分類方式,名稱不統(tǒng)一,指標不統(tǒng)一,體系也不健全,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在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立足于運輸模式及監(jiān)管要求,重新構建適宜于交通運輸行業(yè)需求的標準化體系,制定經營機動車標準及其體系.

        從交通運輸行業(yè)角度,根據行業(yè)行政業(yè)務的性質,按照經營性機動車合理分配提出一系列的運營技術要求,適用于整體的機構和機制運作.當然光有標準是不夠的,每個標準關鍵要落實,落實標準就要實施細則和操作規(guī)范.運輸模式需要什么樣的工具,什么樣的要求?需要哪些功能和性能,根據運輸模式生產產品,要滿足功能,和運輸模式匹配.

        我們在做一個標準叫出租汽車運營技術條件,基于出租汽車需要什么樣的車輛,車輛到底需要哪些功能和性能,經過分析研究以后提出要求.交通運輸行業(yè)作為車輛的使用方,從用戶的角度針對出租汽車的運營特點和需求,從保障乘客和司機的安全、提升運輸服務質量、加強行業(yè)管理為出發(fā)點,既全面又有重點地提出出租汽車運營的準入技術條件.基于“普通乘用車不能等同于出租車”的思路,整車性能不低于同類型普通乘用車參數指標,建立“出租汽車是最好的汽車”的理念.工信部、環(huán)保部、質檢總局對汽車產品性能和質量,及公安部對車輛上路行駛條件已經做了強制性要求的內容,如果能達到出租運營需求本標準遵照執(zhí)行,不再重復要求,如果不能滿足出租運營需求,本標準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標準只對車輛的性能提要求,不對實現車輛性能的具體產品提要求,以避免阻礙新技術的發(fā)展.如只提車輛應具備的防抱死功能,不提應加裝ABS或ESP等具有防抱死功能的裝置.經營性機動車輛的服務目標是乘客,車輛的質量好壞不能完全由生產廠家或車輛生產管理部門說了算,車輛運營企業(yè)在選用車輛的時候也會考慮成本等因素,標準主要站在乘客和駕駛員的使用角度,以及運營需求的角度對出租汽車的性能、配置等提要求.

        標準制定的目的是為出租汽車選型提供統(tǒng)一的技術依據;為行業(yè)管理部門引導出租汽車行業(yè)規(guī)范發(fā)展,提升出租汽車行業(yè)服務水平提供抓手;引導車輛生產企業(yè)研發(fā)和生產滿足出租運營要求的車輛.具體在基層運管人員核發(fā)出租汽車道路運輸證時使用,將配套相應的實施細則,對標準條款的依據、來源、核查措施等方面提出技術支撐.

        在出租車方面,大概是這樣的思路和想法.在道路液體危險物罐車也這樣想過,這件事情沒有實施,正在研究.謝謝!

        錢大琳:今天匯報的內容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形勢,二是積極推進危險貨物運輸企業(yè)開展安全風險管理,三是加強危險貨物運輸安全法規(guī)建設.

        1.危險貨物運輸安全形勢.

        危險貨物: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蝕、放射性等特性,在包裝、托運、運輸、裝卸和儲存的過程中,容易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毀或者環(huán)境污染而需要特別防護的物質和物品.危險貨物以列入國家標準《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2012)的為準,未列入《危險貨物品名表》的,以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結果為準.

        近幾年來,危險貨物運輸群死群傷的事故時有發(fā)生,而且影響特別大.出現這些問題,一方面有企業(yè)的問題,安全管理的問題,也有相關政府部門監(jiān)管職責,不僅僅是運輸部門,雖然它是發(fā)生在運輸環(huán)節(jié),但是涉及到車輛的制造、設計等相關部門都有監(jiān)管的問題.

        從整體來說,一是要抓責任落實,安全生產涉及到方方面面,要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除了政府部門要加強管理以外,企業(yè)也確實要承擔安全生產責任的主體,特別是目前新的安全生產法出臺以后,強調了企業(yè)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的地位和作用.抓基礎、抓源頭、抓重點、抓薄弱環(huán)節(jié),這些需要理論和方法,以及一些技術支撐和指導.主要側重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企業(yè)層面來說,要積極推進危險貨物運輸企業(yè)的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的工作一定要落實到企業(yè)各個崗位責任人身上,從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另外,要加強危險貨物運輸安全法規(guī)體系的建設,夯實政府安全監(jiān)管的基礎.

        2.積極推進危險貨物運輸企業(yè)安全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企業(yè)加強安全管理非常有效方法.從管理的層次,一是主動的預測,主動的管理;二是被動,出了事以后,就當救火隊員,出事以后就進行管理.從管理的層次來說,作為預測,越主動,層次越高,而且危險性越小,事前預防和預控,管理的效果越好,這是風險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部從去年開始,積極推進風險管理工作,特別是將風險辨識工作納入到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當中,作為定期建設的一部分.從去年開始,連著下了三道文,強調的都是對“兩客一危”,危險貨物運輸企業(yè)要加強風險管理,除了下了這樣幾道文以后,同時還擬定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的工作目標,怎么樣推進運輸安全風險管理工作目標,分了前期工作目標、中期工作目標和遠期工作目標這樣層面.

        從企業(yè)開展風險管理的情況來看有這樣一個層面,危險貨物運輸企業(yè)規(guī)模也是有各種規(guī)模,有大規(guī)模、也有小規(guī)模的,作為大型的危險貨物運輸企業(yè),目前在風險管理方面做得很好.在體系里面,把風險管理作為體系的一部分,有機融合在一起.中小型危險貨物運輸企業(yè)就不是這樣的,很多都沒有開展,對于所提到的危險源,有多大危害等,采取什么樣的防范措施,缺少比較系統(tǒng)的認識.很多企業(yè)風險管理就沒有開展起來.這是企業(yè)的現狀,從部門來說是積極推動的.但是企業(yè)在響應的過程中,反映不是那么熱烈.

        推動企業(yè)開展風險管理.建議利用物聯(lián)網、北斗等技術對重大風險的危險貨物及其運輸過程預防預控,從運輸部門來說,強調危險貨物運輸企業(yè)要安裝GPS、GIS及北斗,實行運營過程的監(jiān)控.對于危險貨物運輸來說,僅有運行過程監(jiān)控還不夠,知道車輛在什么地方,只知道運行速度這方面的指標,還需要對危險貨物在途中的安全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加強預防預控.

        讓重點崗位責任人明確風險、控制風險.具體舉措就是形成危險貨物運輸安全風險辨識手冊和危險貨物運輸安全風險綜合評估指南,以引導企業(yè)開展風險管理.辨識手冊主要是用于運輸環(huán)節(jié)重要崗位責任人,用于他的自查自糾,通過確定職責范圍內存在的風險因素,依據風險等級,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時刻保持人員和設備處于安全預控的狀態(tài),最終目的是希望《辨識手冊》人手一冊,特別是重點崗位,人人明確自己工作的風險,能有效控制風險.評估指南主要是用于企業(yè)管理人員,確定駕駛員、危險貨物車輛設備和線路環(huán)境的風險等級,評估危險貨物運輸的綜合風險,確定重點管控對象,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

        在技術解決方案里面,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概念.對象定位:風險源,即風險的載體或引起風險防護措施失效的人或物,從危險貨物運輸生產涉及的要素和重點崗位中選取.將安全預防工作落實到具體崗位,利于崗位安全責任人自查自糾.內容定位:針對風險源的風險因素,即重點崗位責任人的每項不安全行為和要素的每項不安全狀態(tài),明確其風險等級、防控措施;作用定位:幫助企業(yè)梳理運輸生產中自身存在的風險因素、明確需要關注的重點,以及當前應該采取的預防措施;風險因素主要是指風險源在危險貨物運輸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各種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tài),這就是我們要進行分析和總結,特別是總結一些大公司先進的經驗和措施,歸納出各種不安全的行為和不安全的狀態(tài),形成風險辨識手冊.因為涉及到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tài),我們分析危險貨物運輸典型事故案例及影響因素;研究危險貨物運輸安全風險源及其風險因素評價方法;評價風險源風險因素危險等級;確定各項風險因素防控措施.

        為了找出確定危險貨物運輸重要的崗位和關鍵的要素,我們對危險貨物運輸作業(yè)流程進行了分析,從中確定我們所需要加以重點研究崗位責任人及要素,像出車前的準備工作和裝卸環(huán)節(jié),還有運輸環(huán)節(jié)以及GPS監(jiān)控都是道路運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涉及到這些環(huán)節(jié),有駕駛員,有押運員,有裝卸管理人員,也有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這樣一些比較重要的從業(yè)人員的崗位.我們就需要對這樣一些從業(yè)人員,以及關鍵的要素,比方說車輛、危險貨物、包裝及線路等,確定他們的不安全行為有那些,不安全狀態(tài)有哪些,會出現什么問題,影響程度怎么樣,可以采取的一些預防措施,這是風險源辨識手冊的作用.下一步依據貫徹運輸介質類型,完善風險因素清單.研究、編制危險貨物包裝運輸安全風險辨識手冊,繼續(xù)深入研究危險貨物重大危險源辨識、風險綜合評估等.因為這是確定我們企業(yè),以及政府管理部門監(jiān)管的重點,所以是很重要的一個基礎,這是需要更多力量進行投入研究.

        3.加強危險貨物運輸安全法規(guī)體系建設.

        我國危險貨物運輸法規(guī)建設工作,隨著運輸管理模式改變,也經歷了從分散到統(tǒng)一,進而再各自獨立的發(fā)展歷程,涉及的范圍也由單一的運輸安全擴大到勞動防護,進而到環(huán)境保護.我國危險貨物運輸法規(guī)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相關法規(guī)體系結構不完善,缺乏高層次的危險貨物運輸法規(guī),缺乏行業(yè)的通用基本標準;危險貨物運輸安全關鍵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定缺失,包裝容器使用規(guī)范、豁免、專用停車場、線路選擇、馱背運輸;一些法規(guī)的可操作性差,車輛強制報廢、一車一品一罐;危險貨物運輸相關標準協(xié)調性差、甚至相互沖突.

        解決思路.加強法規(guī)體系的頂層設計,全面梳理既有的法規(guī)、標準;運用系統(tǒng)整體性觀念,統(tǒng)一思想,做好頂層設計,努力推進以《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條例》為主的行政法律法規(guī)體系框架的研究工作,加速進行危險貨物運輸技術標準體系架構的搭建工作;對既有法規(guī)的梳理調整、差缺補漏,在此基礎上,從運輸生產系統(tǒng)角度、綜合運輸角度開展危險貨物運輸相關法規(guī)全面梳理和制修訂工作,加快補齊危險貨物運輸法規(guī)、標準的短板;近期開展《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條例》研究,進一步加強危險貨物運輸行業(yè)通用基礎標準《中國危險貨物運輸通則》編制對策研究.希望組織各相關方面的專家,從安全、便利角度,就每個標準繼續(xù)開展研究.謝謝!

        鄒懷森:我介紹的是馱背運輸,在中國的交通運輸體系當中還屬于一個空白.鐵路馱背運輸是多式聯(lián)運模式中的一種,它結合了公路汽運與鐵路運輸的優(yōu)點,將原有貨物單一的長途汽運方式變?yōu)楣F聯(lián)運方式,即在始發(fā)地載重汽車或半掛車裝載貨物后駛往就近火車站并裝上鐵路專用車輛,通過鐵路完成中長距離運輸,到達目的地附近的火車站后,汽車自行開下鐵路專用車輛并駛往最終目的地的一種快捷運輸模式.這種運輸模式充分發(fā)揮了汽車機動靈活無處不到和鐵路運輸全天候、安全正點、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特點,是當前運輸行業(yè)實現“門到門”運輸服務的較好方式之一.

        國際上北美地區(qū)從上世紀40年代,歐洲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fā)展鐵路馱背運輸,國外馱背運輸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形成成熟的運營模式和管理體系.在我國商業(yè)化的鐵路馱背運輸模式尚屬空白,隨著我國高鐵客運網絡的逐步建成與擴展,鐵路既有線的運能得到釋放,為發(fā)展鐵路馱背運輸提供了有利條件.國外鐵路的實踐證明,馱背運輸是“門到門”快捷貨運的發(fā)展方式之一,與公路運輸相比,鐵路馱背運輸具有安全、準時、大運量、全天候、節(jié)能、環(huán)保等優(yōu)勢,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占有相應比重.取得了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北美馱背運輸對象主要為公路半掛車.由于北美鐵路限界較高,采用普通鐵路平車的結構型式即可完成馱背運輸.車輛裝卸采取滾裝或整體吊裝方式.歐洲各國地域狹小,貨運距離普遍較短,公路貨運具有一定優(yōu)勢.但人口密集地區(qū)汽車普及率較高,公路擁堵嚴重,加之環(huán)保要求,馱背運輸得以發(fā)展,歐洲馱背運輸的主要對象是公路半掛車和公路貨車.由于受限界高度的限制,歐洲鐵路馱背車車輛相繼發(fā)展出小輪車結構和凹底車結構兩種模式,以適應公路貨車的裝載高度,凹底車的代表型車輛為法國勞爾公司開發(fā)的Modalohr型馱背車和瑞典的S-GC Ddgnss型馱背車.

        Modalohr型馱背車主要運輸廂式公路半掛車,車輛結構相對較簡單,地面設施復雜.汽車裝卸時需要車輛與站臺地面設施配合使用,實現鐵路車輛承載底架起升、旋轉的功能,旋轉后可適應公路貨車自行上下的作業(yè)要求.車輛承載底架具有旋轉功能,運行時旋轉功能鎖閉,車站裝卸時旋轉功能打開.站臺地面設有液壓動力系統(tǒng)進行車輛承載底架的起升和旋轉,采用電氣系統(tǒng)進行控制.S-GC Ddgnss型馱背車主要運輸公路半掛車,車輛結構相對復雜,地面設施簡單.車輛通過自身機構自行完成凹底架起升、旋轉功能,旋轉后可適應公路貨車自行上下的作業(yè)要求.該車對站場要求不高,硬化地面即可滿足裝卸要求,地面僅提供電源.

        另外還有其它類型的馱背車,FLEXI型馱背車用于公路汽車整車的運輸,車輛結構相對較為復雜,中部設有承載凹底架,車上配有液壓、電氣系統(tǒng),控制底架繞車輛一端心盤中心旋轉,另一端轉出并落下后可滿足公路貨車自行上下馱背車.該車對站場要求不高,硬化地面即可滿足裝卸要求.公鐵兩用車是一種既能在公路上也能在鐵路上行駛的半掛車,美國鐵路與汽車制造商研發(fā)了可用于快速進行公鐵轉換的公路半掛車和特種鐵路車輛轉向架,只需將公路廂式半掛車兩端安裝到特殊設計的鐵路車輛轉向架上即可在軌道上編組運行.

        單一汽運模式具有機動性強,時效性好和使用人員少的優(yōu)勢,但也存在以下突出問題:大量超載、超速、超限和疲勞駕駛問題;違規(guī)運輸?;?、違禁品問題;能耗高造成環(huán)境污染問題;因超載導致公路路面、橋梁結構受損,成為新的安全隱患.因以上原因導致道路重大交通事故時有發(fā)生,有關統(tǒng)計數據表明我國汽車保有量約1.54億輛,其中中型以上載重貨車約708萬輛,占總數的4.6%,但這部分車輛每年發(fā)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卻占事故總數的28%左右,僅大型卡車司機每年就有近2 000余人死傷于道路交通事故.

        馱背運輸的機動性、時效性不如汽車運輸,需要一個專業(yè)團隊配合才能完成一次運輸任務外,在以下方面具有優(yōu)勢:運行基本不受天氣、路況影響,正點率較高;無超重、超速、超限問題,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將汽車的長途運輸過程轉化為兩端鐵路車站附近的短途運輸,減輕了汽車司機的勞動強度,可有效防止疲勞駕駛;有利于公路甩掛運輸的發(fā)展;減少了汽車的正常損耗,同時也減輕了對公路設施的損害,減少了維修費用,延長了使用壽命;同等運距條件下節(jié)約了運輸成本;節(jié)能效果明顯,測算表明,平原地區(qū)一輛全重55噸的汽車每萬噸公里油耗約72 L,鐵路運輸每萬噸公里油耗約24 L,節(jié)能效果顯著.

        推進多式聯(lián)運是國家發(fā)改委和交通運輸部今后重點工作之一,發(fā)展鐵路馱背運輸業(yè)務,有利于調整優(yōu)化運輸結構,提高運輸組織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即符合國家政策導向也是鐵路部門運輸模式和裝備上的一次重大創(chuàng)新.隨著我國高速客運鐵路網的逐步建成,鐵路既有線的運輸能力得到釋放,為開行馱背列車創(chuàng)造了條件.市場調研表明,很多物流汽運企業(yè),對馱背運輸方式給予認可與期待,希望鐵路部門能夠盡快推出這一運輸模式,他們將積極參與與配合.國內鐵路車輛制造與科研部門,具有設計、制造鐵路馱背運輸專用車輛的能力.

        長期以來我國鐵路專用馱背運輸裝備一直處于空白狀態(tài),偶爾需要進行馱背運輸時只能使用普通平車替代,因此往往受到鐵路限界、車輛捆綁加固等因素影響,運輸能力受到限制.為填補我國鐵路技術裝備上的這一空白,北京馱豐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車公司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通過調研國外鐵路馱背運輸專用車輛技術現狀并結合我國鐵路站場條件,在充分考慮國內載重汽車技術參數的基礎上,完成了我國第一種QT1型鐵路馱背運輸專用車的設計和樣車制造.

        發(fā)展我國馱背運輸需要研究解決幾個問題:

        (1)馱背運輸是一種新型的公鐵聯(lián)運模式,運輸時效性是其市場生命力所在,建議合理選擇鐵路作業(yè)站場位置,比照“五定班列”模式開行馱背運輸專列.

        (2)在GB1589的框架下研究開發(fā)適合馱背運輸方式的專用汽車、半掛車,在汽車上采用空氣彈簧、小輪徑車輪、盤形制動等新技術,進一步提高汽車載貨量和安全性能.

        (3)在參與馱背運輸的汽車或半掛車上推廣安裝電子識別標簽及GPS定位系統(tǒng).電子識別標簽可解決紙質車輛行駛證在傳遞過程中的損壞、丟失問題及甩掛運輸中的頻繁傳遞過程,GPS定位系統(tǒng)則有利于車主、貨主及鐵路人員實時掌握運輸進程及汽車狀態(tài),并進一步在互聯(lián)網的基礎上構建一個透明的公鐵聯(lián)運物流信息平臺.

        (4)研究解決汽車載運貨物的安檢措施及相關管理制度,防止發(fā)生瞞報、漏報?;贰⑦`禁品的現象.

        (5)研究載有?;返钠嚨鸟W背運輸方案及車輛安全防護結構.

        (6)研究解決馱背運輸條件下,汽車載運貨物及汽車本身的捆綁加固措施及標準,確保鐵路行車安全和貨物自身安全.

        (7)進一步完善保險機制,降低承運人、委托人的商業(yè)風險.謝謝!

        張元方:道路運輸安全與管理,有這樣幾個:一是一般運輸,二是危險品運輸,三是特種運輸.特種運輸包括大件運輸、滾裝運輸、馱背運輸、集裝箱運輸等,這里都有安全性的問題,不管哪個都有安全的問題.道路運輸安全體系.從某一個角度來說是兩種,一種是預防性的,一種是救助和應急的.預防性體系,不僅僅是車站的問題,人、車、路、運、管、天氣都涉及到交通安全的問題,一是人,包括駕駛員對社會的成員,就是交通安全的教育.二是車,主動安全性和被動安全性的問題.三是路,限行、視距以及路段的營運車速的協(xié)調.四是管理,交通設施和交通運營管理的問題.五是運輸,有超限運輸問題,也有危險品運輸的問題,甚至于還有客車自燃的問題.這都涉及到運輸的安全問題,另外就是氣候,冰、雪、霧都會影響到安全.如果要談道路安全的問題,涉及到的問題就很廣了,不光是車輛運輸的問題.

        政府在道路運輸管理中應該發(fā)揮的作用.

        (1)制定強制性的標準,這是技術法規(guī).強制性標準不光是現在的標準,必須要從安全的角度出發(fā),這是最低的限制,要保證安全.這是技術法規(guī)及一體化的運輸標準體系,別說道路運輸安全了,交通運輸安全更要有一套統(tǒng)一的東西.各部門都有各部門的協(xié)調問題.

        (2)強化安全運行監(jiān)管,這是宣傳和檢測.政府部門必須要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檢測車輛、道路各方安全設施是否符合標準,是否存在著事故隱患.

        (3)社會中介體系就是行業(yè)聯(lián)盟,政府不可能管這么多事,社會中介體系機構規(guī)范行業(yè)運作,市場化運作.

        (4)引導企業(yè)化自律.企業(yè)化必須要按照制度誠信管理自己.

        (5)推進智能化的管理,政府要做這么幾件事,歸納起來:標準準入、檢測監(jiān)管、中介引導、企業(yè)自律、智能環(huán)境.

        周榮貴: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做交通安全的藍皮書.應該說總的交通安全形勢有好轉,如果和國際對比,安全形勢很不容樂觀,從致死率和死亡率來講,從字面來講是第二位,從世行統(tǒng)計是第一位.從原因來講是兩個方面,一是表象的原因,交通涉及到人車路系統(tǒng),表象是人車路的協(xié)調.從深層次來說,交通安全涉及到多個行業(yè)、多個部門,管理溝通協(xié)調應該說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比方說,出現惡性的交通事故,多個部門調查過程中,公安有公安的專家,交通有交通的專家,各部門的專家都在代表各部門的利益在探討事故的原因.真正是什么原因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從部門協(xié)調來說,像國外有一個專門的交通安全管理機構統(tǒng)籌協(xié)調各個部門可能會更好,由于各部門的協(xié)調溝通機制不暢,導致了很多問題,標準規(guī)范很難做到很精準定位.一出事公安管理部門說駕駛員違規(guī),駕駛員說設施不滿足要求,公路設計部門認為是車輛不適應道路環(huán)境,大家互相在轉著圈推,但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部門探究到底是人車路怎樣協(xié)調的問題.

        段里仁:交通安全問題.從我的知識庫里得出的結論就是四律原則.

        第一,規(guī)律.今天講貨車運輸,貨車運輸的規(guī)律到底是什么規(guī)律呢?我們要遵循規(guī)律,一切都有規(guī)律,制定法規(guī),貫徹條例,怎么樣搞設施,第一是規(guī)律.

        第二,法律.法律就包括了規(guī)矩、規(guī)則,法律、法則、規(guī)范,我們要崇尚法律,對法律要有敬畏之心,盡管法律并不是百分之百是正確的,百分之百合乎科學的,但是一旦成了法律,就要有敬畏之心.

        第三,自律.我們早就提出來批評與自我批評,自我批評就是自律,自律要嚴于他律.

        第四,他律,創(chuàng)新他律,就得透明,其實安全問題是一門科學.我們應該按照科學和規(guī)律辦事,遵循規(guī)律,崇尚法律,嚴于自律,創(chuàng)新他律,我想我們的交通安全是會可以搞好的.

        毛保華:安全管理是系統(tǒng)工程,需要頂層設計,頂層設計要解決交通運輸部、發(fā)改委、住建部、安全總局、工信部的責任,建立起完整的責任體系,才能解決安全的問題.二是解決問責體系,問責體系有問題,不利于總結經驗,堵住漏洞,有一個漏洞被堵住,安全事故就不發(fā)生了.

        榮朝和:馱背運輸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鐵路貨運如果沒有相應現代化的話,鐵路一樣是不可能站住自己的腳.鐵路的貨運量按每年下降10%的速度,發(fā)生非常大的變化,鐵路貨運現代化非常重要,鐵路貨運現代化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多式聯(lián)運,鐵路多式聯(lián)運和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必須要做好,鐵路有技術創(chuàng)新,除了鐵路自己部門內部要做,也需要外部的支持.美國鐵路雙層集裝箱的列車并不是鐵路自己做的,全世界鐵路都是類似的,挺封閉和保守的,不接受新東西.但是美國總統(tǒng)輪船公司海運集裝箱和陸運銜接,跟鐵路銜接很好,鐵路沒有合適的車輛,它設計出鐵路雙層集裝箱,甚至自己造車在鐵路運營這些車輛,顯示出巨大的效益,于是鐵路接受了雙層集裝箱,美國和北美鐵路雙層集裝箱列車運輸效率非常高,如果這方面有路外技術或者是制造能夠為鐵路注入新的活力的話,是很好的事情,鐵路部門也需要持開放的心態(tài).

        王慶云:交通安全就兩個問題:一是所有的人,在座這些人都有責任,最大的責任是交通安全理論體系在中國沒有建立起來,理論體系不完善,規(guī)則就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各自管各自的,沒有系統(tǒng)研究交通安全的事.二是這些責任不要推,從咱們大家各自做起,各自能做什么,能做一點是一點,為這件事做出貢獻,這樣才能集大成.

        劉小明:安全是作為交通永恒的主題,也是不容回避的課題.各種運輸方式里面都有安全,在幾種運輸方式里,道路系統(tǒng)是開放性的,相對來說鐵路和民航是封閉的,從業(yè)主和參與者來說,去年年底1.55億輛機動汽車,從運輸來說,1450萬營運車輛,780多萬的業(yè)戶,這個系統(tǒng)就是開放的系統(tǒng),業(yè)戶、業(yè)主非常多的系統(tǒng),環(huán)節(jié)也是非常多的,又是在開放系統(tǒng)里面運行,確實這是非常復雜的問題.全世界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大概在70萬左右,我們國家官方的數字5萬多.美國是2億輛機動車,死亡人數基本上在3.5萬左右,我們現在是1.5億輛車,死亡數不到6萬,這是大概的情況.如果要說從萬車死亡率來說,我們現在基本上是三點幾,國際上先進國家,比如像日本、德國、歐洲一些國家,基本上萬車死亡率在1以下,從這幾個大的數字就可以了解,我們國家道路安全狀況在什么水平.

        交通安全,首先關注是理論體系.理論體系從技術、管理、社會上,究竟應該怎么樣構建這套體系.而且我們現在很多的研究試驗非常少.2012年開始,我們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大危險品制造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這方面基礎研究太少了.另外對人員培訓、車輛檢測測試又非常少,過程又相對來說比較少.在現行制度里面,也是有所缺失的.

        管理.鐵路、民航、水運都有危險品運輸禁運目錄,道路運輸沒有,從運輸來說,也就是說要兜底線,對不對?這些危險品應該由誰來運最安全?怎么樣運才安全?事故調查往往是追責任的過程.我個人意見,事故調查最重要的是要解決事故產生的原因,在技術上面怎么樣改進,在管理制度上怎么樣建立,在人員應急方面怎么樣進一步完善.但是現在這些可以說在整個過程里面,忽略了.調查報告沒出來,追責的報告出來了,追責的人出來了.追責完了,事故調查基本上也就結束了,這是非常需要研究的.事故調查并沒有真正的調查辦法,管理過程的辦法,事故調查誰調查呢?怎么樣調查?在過程里面技術和管理怎么樣做呢?沒有一個辦法.

        另外在管理過程里面,確確實實企業(yè)是主體責任,上面再重視,企業(yè)不重視,具體崗位的人不重視,那就是空中樓閣.企業(yè)的問題是什么呢?企業(yè)違法成本低,為什么違法成本低呢?因為事故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所以始終存在著僥幸心理.治理超載超限,為什么改裝車那么多,很大程度就是市場環(huán)境.市場環(huán)境什么原因呢?還是在政府,市場環(huán)境營造責任在政府,政府要加大力度,當然這個過程里面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最后祝大家中秋節(jié)快樂!

        Safety and Management of Road Transportation

        ZHANG Guo-wu1,2
        (1.Integrated Transport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2.Transport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Committe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Beijing 100044,China)

        Traffic accident brings immeasurable loss to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Most of the heavy road traffic accidents occur in the road transport vehicles with the large passenger capacity and the large tonnage.Dangerous goods transportation accidents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general transportation accidents,it also derives from the combustion,explosion,leakage and other more serious consequences,resulting in economic and property loss,environmental pollution,ecological destruction,casualties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The 40th conference of“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7+1 Forum”sets its theme as“Safety and Management of Road Transportation”.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blic safety,transportation safety concerns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society,and it is a major people’s livelihood issues.It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and measures to prevent,contain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eavy traffic accident,guarantee road transportation safety,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road transportation safety,such as enhance safety consciousness,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 innovative security management means model,reinforce the safety management foundation and so on.

        system engineering;traffic safety;road transportation safety;road traffic accident;barge carrier transportation

        1009-6744(2015)05-0001-09

        U1

        C

        2015-09-30

        2015-10-08錄用日期:2015-10-10

        張國伍(1929-),男,河北雄縣人,教授. *

        gwzhang@center.njtu.edu.cn

        猜你喜歡
        危險運輸鐵路
        沿著中老鐵路一路向南
        云南畫報(2021年12期)2021-03-08 00:50:54
        鐵路通信線路維護體制改革探索與實踐
        喝水也會有危險
        小小藝術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無人機在鐵路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與思考
        受阻——快遞運輸“快”不起來
        專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3-01 04:13:39
        比甩掛更高效,交換箱漸成運輸“新寵”
        專用汽車(2016年1期)2016-03-01 04:13:08
        GSM-R在鐵路通信中的應用
        擁擠的危險(三)
        新少年(2015年6期)2015-06-16 10:28:21
        關于道路運輸節(jié)能減排的思考
        話“危險”
        海外英語(2013年11期)2014-02-11 03:21:02
        亚洲永久精品ww47永久入口|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精品亚洲日韩国产一二三区亚洲| 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在线| 开心激情视频亚洲老熟女|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亚洲熟妇丰满大屁股熟妇|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第一女优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抽搐一进一出试看60秒体验区|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亚洲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人妻无码中文专区久久五月婷| 精品理论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久久中中文字幕|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亚洲综合免费| 国产网友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 国产免费看网站v片不遮挡| 日韩精品视频av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伊人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久久精品一区午夜视频|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二区| 亚欧美日韩香蕉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短视频| 中文字幕熟女激情50路|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