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林香
常德市鼎城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科,湖南常德 415100
視頻健康教育,是對兒科病房的住院環(huán)境、制度及 醫(yī)療隊伍、住院期間的安全管理、常見疾病的護理配合以視頻播放的形式并配有小朋友喜歡的動畫或人物圖片在治療休息的適當時間進行循環(huán)的播放。為探究視頻健康教育方式在兒科病房的應用效果,該文主要對2014年1—12月間該院收治的100例兒科病房患者實施視頻健康教育的效果作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200例兒科病房患者家屬,隨機將這200例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分為兩組,實驗組100例和對照組100例。
實驗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中,男性占26%(26例),女性占74%(74例),兒科病房患者父母占76%(76例),祖父母占20%(20例),其他占4%(4例),兒科病房患者家屬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占22%(22例),文化程度在初中、高中占46%(46例),文化程度在大學以及以上占32%(32例)。
對照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中,男性占28%(28例),女性占72%(72例),兒科病房患者父母占74%(74例),祖父母占20%(20例),其他占6%(6例),兒科病房患者家屬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占26%(26例),文化程度在初中、高中占40%(40例),文化程度在大學以及以上占34%(34例)。
經(jīng)比較,兩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的基線資料(性別、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文化程度等)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即給予患者家屬口頭健康教育及健康宣教單的發(fā)放。
實驗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和視頻健康教育,由資深護理人員準備兒科常見疾病的案例,主要包括患者的疾病名稱、概念、導致患者發(fā)病的原因、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治療以及檢查的主要方法、給予患者的具體護理措施以及預防措施等。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經(jīng)健康教育前后的相關疾病知識的了解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包括出院注意事項、疾病預防知識、治療注意事項、護理知識、飲食知識、相關檢查的目的、相關的藥物知識、病情的發(fā)展、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原因等。
研究結束之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其在健康教育前后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的研究數(shù)據(jù),均按照實際的情況,嚴格準確錄入到SPSS 17.00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處理,性別等計數(shù)資料的表示使用例數(shù)(%),使用χ2檢驗。
兩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在健康教育前的疾病知曉情況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兒科病房家屬經(jīng)視頻健康教育后,其出院注意事項、疾病預防知識、治療注意事項、護理知識、飲食知識、相關檢查的目的、相關的藥物知識、病情的發(fā)展、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原因等知曉率較之健康教育前,均有明顯的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經(jīng)常規(guī)健康教育后,其出院注意事項、疾病預防知識、治療注意事項、護理知識、飲食知識、病情的發(fā)展等知曉率較之健康教育前有明顯的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兒科病房家屬在健康教育后的疾病預防知識、相關檢查的目的、相關的藥物知識、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原因等知曉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疾病知曉情況對比[n(%)]
健康促進模式主要是將健康行為調(diào)節(jié)中的作用進行強調(diào)。人們對健康知識的認知程度是對疾病預防以及治療的關鍵因素[1]。對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實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兒科病房患者病情的惡化,提高患者治療的效果。有研究顯示[2],約有75%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選擇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約有48%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選擇在患者的治療中接受健康教育,約有31%的兒科病房患者家屬選擇在患者入院時接受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為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實施健康常規(guī)健康教育時,往往會受到患者的哭鬧等原因而終止健康教育[3],待患者安靜時,護理人員再次為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實施健康教育,這樣就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降低了護理人員工作的質量[4]。而視頻健康教育不僅可以使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對健康知識的興趣得以提高,同時還可以避免相同健康內(nèi)容的不斷重復,這樣有利于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對疾病知識的理解和鞏固[5],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
視頻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為患者進行相關健康知識的宣教。資深護理人員為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實施視頻健康教育,其需要查閱相關的資料、全面掌握相關疾病的知識[6]。視頻健康教育時,資歷較淺的護理人員可以參與學習,這樣可以調(diào)動護理人員對健康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護理人員提高專業(yè)的理論水平。淺顯易懂的視頻健康教育資料是兒科病房患者家屬以及資歷較淺護理人員比較易于獲得健康知識的有效方式。因此,資深護理人員在準備視頻健康教育時,要根據(jù)兒科病房患者家屬的接受程度,制作形式多樣、適宜的健康教育資料。在視頻健康教育之后,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可通過問答的方式來詢問想要知曉的健康知識以及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疑問,資深護理人員詳細地向兒科病房患者家屬解釋和點評相關問題[7],這樣可以增加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對健康知識的理解程度并加以鞏固。另外,兒科患者具有特殊性,其對一些問題的理解能力較弱,且注意力很難集中,因此,對兒科患者進行視頻健康教育的資料應以深受兒童喜愛的動畫宣傳資料為主,既能使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更加具有趣味性,使兒科患者能夠通過簡單的卡通動畫動作理解相關知識,使兒科患者能夠對視頻資料認真的觀看,同時還能使患者家長在兒科患者觀看動畫資料的同時,加深對相關知識的了解。
綜上所述,視頻健康教育在兒科病房中實施,可以提高兒科病房患者家屬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增加病源,提高兒科病房患者治療的效果,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1]闕秋萍,陳佐瓚.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新生兒健康教育平臺上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3):2904-2905.
[2]蔣華英.微視頻技術下兒科護理實訓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8(10上旬刊):108.
[3]孫琦,王忠玲.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業(yè)家,2013,4(21):209.
[4]姚虹宇.巧用視頻教學,開發(fā)幼兒智力[J].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4,31(2):266.
[5]Boonacker CW,Hoes AW,Dikhoff MJ,et al.Interventions in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to improve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10,74(10):1113-1121.
[6]Mathers SA,Anderson H,McDonald S,et al.Developing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n radiology:the use of a graffiti wall,cameras and a video box in a Scottish radiology department[J].Pediatric radiology,2010,40(3):309-317.
[7]Chun R,Sitton M,Tipnis NA,et al.Endoscopic cricopharyngeal myotomy for management of cricopharyngeal achalasia(CA)in an 18-month-old child[J].The Laryngoscope:A Medical Journal for Clinical and Research Contributions i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Medicine and Surgery,Facial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13,123(3):79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