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鋒
(浙江省消防總隊醫(yī)院,浙江杭州310011)
●醫(yī)學研究
粒細胞巨噬細胞刺激因子對大鼠創(chuàng)面JNK通路的作用
郭明鋒
(浙江省消防總隊醫(yī)院,浙江杭州310011)
目的:研究粒細胞巨噬細胞刺激因子(GM-CSF)對大鼠創(chuàng)面愈合的影響及對JNK信號通路的作用。方法:將30只鼠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5只。于其背部制作約2cmx2cm全層皮膚缺損創(chuàng)面。治療組大鼠創(chuàng)面外涂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膠,對照組創(chuàng)面涂抹不舍任何藥物的凝膠基質。觀察傷后創(chuàng)面愈合率、GM-CSF含量和JNK信號通路中蛋白表達量。結果:治療組傷后不同時間的創(chuàng)面愈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GM-CSF含量在不同的時相點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蛋白印跡結果表明治療組大鼠創(chuàng)面p-JNK表達量顯著升高,并且各時相點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GM-CSF能促進大鼠創(chuàng)面組織愈合,其機制可能與JNK信號通路激活有關。
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JNK信號通路;創(chuàng)面愈合
粒細胞巨噬細胞刺激因子(GM-CSF)是一種多功能細胞因子,研究顯示[1],GM-CSF具有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作用,尤其是對于難愈性創(chuàng)面和慢性創(chuàng)面有顯著療效,但作用機制尚不明了。皮膚的創(chuàng)傷愈合是一個十分復雜精細的生物學過程,涉及到多條細胞信號傳導通路[2]。我們對創(chuàng)傷愈合過程中JNK信號通路的變化進行初步研究,旨在為創(chuàng)面愈合治療尋找新的藥物靶點。
(一)主要試劑與儀器。
p-JNK和JNK抗體,外用型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刺激因子凝膠和外用型凝膠基質,ELlSA試劑盒。
(二)方法。
將30只鼠(上海中國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體重180-220g)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5只。于其背部制作約2cmx2cm全層皮膚缺損創(chuàng)面。治療組大鼠創(chuàng)面外涂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膠,對照組創(chuàng)面涂抹不舍任何藥物的凝膠基質,分籠飼養(yǎng),每日給藥1次,直至創(chuàng)面完全封閉。
(三)觀察指標。
觀察傷后創(chuàng)面愈合率,使用數碼相機對創(chuàng)面進行拍照并用Image J圖像分析軟件進行分析,創(chuàng)面愈合率=(原始創(chuàng)面面積-各時相點創(chuàng)面面積)/原始創(chuàng)面面積x100%,采用ELISA法測定GM-CSF含量,采用蛋白質印跡法檢測JNK信號通路中蛋白表達量。
(四)統(tǒng)計學分析。
所得數據用SPSS軟件13.0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大鼠創(chuàng)面愈合率結果如下(見表1)。
創(chuàng)面組織GM-CSF含量檢測與JNK信號通路蛋白表達量果如下(見表2)。
表1 兩組大鼠創(chuàng)面愈合率比較
表2 創(chuàng)面組織GM-CSF含量比較
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種多功能的造血生長因子,研究表明GM-CSF能作用于成纖維細胞、角質細胞和內皮細胞等,具有促進細胞增殖、分化和遷移等作用[3]。同時多種參與創(chuàng)面修復過程的細胞如角質細胞、內皮細胞等合成分泌GM-CSF,其中角質細胞是產生GM-CSF的主要細胞。參與了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并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GM-CSF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具體作用機制目前尚未清楚。MAPK因其調控多條信號通路而倍受學者們普遍關注,對細胞增殖、形態(tài)發(fā)生、細胞分化和凋亡的調節(jié)等方面均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中JNK是其重要成員之一,JNK的激活能抑制角朊細胞的分化從而促進傷口的愈合,JNK通路的激活被認為在果蠅和鼠類傷口愈合細胞遷移過程中是必要的[4]。我們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傷后不同時間的創(chuàng)面愈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組GM-CSF含量在不同的時相點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蛋白印跡結果表明治療組大鼠創(chuàng)面p-JNK表達量顯著升高,并且各時相點均高于對照組,說明JNK通路的激活可能在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總之,我們的研究證實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顯著促進創(chuàng)面的愈合,其機制可能與JNK信號通路激活有關。
[1]El-Saghir N,Otrock Z,Mufarrij A,etal.Dexrazoxane for anthracycline extravasation and GM-CSF for skin ulceration and wound healing.Lancet Oncol2004,5:320-321.
[2]Hafner C,Meyer S,Hagen I,et al.Ephrin-B reverse signaling induces expression ofwound healing associated genes in IEC-6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World JGastroenterol 2006,11:4511-4518.
[3]Nishihara T,Ochi M,Sugimoto K,et al.Subcutaneous injection containing IL-3 and GM-CSF ameliorates stab wound-inducedbrain injury in rats[J].Exp Neurol,2011,229:507-516.
[4]Bosch M,Serras F and Martin-Blanco E.JNK signaling pathway required for wound healing in regenerating Drosophila wingimaginal discs.Dev Biol 2005,280:73-86.
R644
B
1002-1701(2015)01-0129-02
2014-01
郭明鋒,男,本科,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燒傷科。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