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疆美食,人們會馬上聯(lián)想到濃郁的西域風(fēng)情。新疆聚集著四十多個民族,各民族美食文化交融匯聚,進而形成了獨特的地域美食。新疆地域遼闊,有著豐富的食材資源。地道的新疆美食其實不會加入過多的香料,主要是以突出食材本身的鮮味為主,基本不會過度烹飪。
新疆印象之燒烤拼盤 <
材料:
羊排、羊腰、羊心、羊肝、西蘭花、阿魏菇、茄子、紅薯、玉米、菜花、鹽、辣椒面、孜然粉等。
做法:
將所有食材洗凈,切碎。然后將肉類食材利用鹽、孜然等調(diào)味料腌制30分鐘左右,再將食材放在烤爐上反復(fù)燒烤,烤制時可根據(jù)個人口味需要添加孜然、辣椒粉等香辛料,等熟透后即可食用。
紅山是烏魯木齊著名旅游景點,早年間,紅山附近的五一夜市遠近聞名,“新疆印象之燒烤拼盤”便將該夜市所有的燒烤的精華集合于在這道拼盤之中。用羊排、羊腰、羊心、糖麻花和多種蔬菜,仿制了紅山景點的自然風(fēng)光,風(fēng)情濃郁、美味營養(yǎng)。
傳統(tǒng)的新疆燒烤在烤制過程中很少額外添加調(diào)料,烤前一般會用用黑胡椒、鹽、洋蔥等將肉充分腌制,然后再進行烤制,烤熟后直接食用。后來食客喜歡在烤制過程中撒上孜然、辣椒等香辛料,這是現(xiàn)在比較普遍的吃法。
巴什拜手抓肉 >
材料:
羊前腿肉、胡蘿卜、恰瑪菇、洋蔥、番茄、香菜、辣椒、鹽、胡椒粉、花椒等。
做法:
將鍋內(nèi)放入食用油燒熱后加入白糖翻炒成棕紅色后加入羊前腿肉翻炒,后加入開水,再加入、花椒、洋蔥燉煮。然后加入切好的胡蘿卜塊、恰瑪菇、辣椒段燉煮,等基本熟透后加快洋蔥絲和番茄塊煮熟,出鍋前加入胡椒粉、鹽、香菜即可。
巴什拜羊是新疆塔城地區(qū)的一個地方良種,據(jù)說,大約1919年前后,一位名叫巴什拜的當(dāng)?shù)厝藦奶K聯(lián)帶回了一群羊飼養(yǎng),飼養(yǎng)過程中巴什拜發(fā)現(xiàn),這些羊與當(dāng)?shù)厝穗s交后的新羊,不僅耐寒,而且出肉率高、味道鮮美。于是他開始專門培育這種新的肉羊品種,隨著新品種的流行,這種羊開始以培育者的名字命名被稱為“巴什拜羊”。巴什拜手抓肉采用傳統(tǒng)的紅燒手法,制作時可多加湯寬,以便加入其他食材共同烹煮。巴什拜手抓肉色澤紅潤、咸鮮微辣、略帶回甜。
二道橋手抓肉 >
材料:
羊排、胡蘿卜、恰瑪菇、紅辣椒、洋蔥、香菜、鹽。
做法:
將所有食材洗凈,羊排切段,胡蘿卜、恰瑪菇切片,洋蔥、紅辣椒切絲。羊排冷水下鍋,大火煮開后撇去浮沫,轉(zhuǎn)小火慢燉,起鍋前加鹽。燉好后將羊肉裝入盤中,然后將胡蘿卜、恰瑪菇片放入鍋中煮熟裝入羊排盤中,在羊排山撒上洋蔥絲、紅辣椒絲,再舀一勺熱羊湯澆在上面即可。
二道橋是烏魯木齊市的另一旅游景點之一,同時也是新疆美食的聚集地,自清末民初時起,就是南北疆少數(shù)民族及西亞、中亞地區(qū)的物物交換中心。二道橋手抓肉由新疆傳統(tǒng)手抓肉優(yōu)化而來,與傳統(tǒng)做法不同,采用羊排制作。傳統(tǒng)手抓肉是以整只羊為原料進行水煮,食用時候大塊上桌,直接手抓著食用。二道橋手抓肉湯鮮肉嫩,主要以突出羊肉的鮮味為主。
遼參羊腱撈面 >
材料:
遼參、羊腱肉、手搟面、羊肉湯、鹽、胡椒粉。
做法:
遼參泡發(fā)放在羊湯中煮熟,湯中加鹽,羊腱肉炒熟;手搟面煮熟盛入碗中,然后加入炒好的羊腱肉、遼參羊湯即可。需要時可加入胡椒粉。
遼參羊腱撈面是新疆傳統(tǒng)美食、粵菜與西餐美食手法結(jié)合而成的一種全新美食。位于西北內(nèi)陸的新疆人喜歡吃湯面,在新疆手搟湯面中加入遼參,同時底湯里面加入西餐奶酪制成的遼參羊腱撈面,提升了撈面的味覺層次,湯鮮味美,面條爽滑,美味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