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長路
重陽節(jié)登高,是婦孺皆知的民俗,這與唐代詩人王維“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的廣泛傳播不無關系。九月九日,秋高氣爽,登高遠望,一片金燦燦的景象令人賞心悅目。登高鍛煉了腿腳,對身體健康有益;開闊了視野,對心理健康有益。這種習俗的形成和傳播,反映出的是國人重視體質鍛煉的科學思想和實踐,有益于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
在古時,茱萸在家庭的栽培比較普遍。兩宋最負盛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曾留下“賣衣?lián)Q得買書錢,性癖周秦金石篇。猛見茱萸知九日,半瓶余酒助詩研”的詩句,就是他們夫婦二人用賣衣錢買得李陽冰篆書拓片懸掛時,忽然看到盛開的茱萸花而觸景生情寫出來的。
從我國醫(yī)藥學史推斷,在重陽民俗形成和沿革過程中,人們對茱萸的藥用機理應該有一定的認識,“免災”是古人用以防病的代名詞。
中藥中被稱為“茱萸”的有“山茱萸”和“吳茱萸”兩種,都是防治多種疾患的重要藥物。
“山茱萸和吳茱萸甚不相類:山茱萸色紅大如枸杞,吳茱萸如川椒,結子時其大小也不過椒,色正青。得知則一,治療有不同,未審當日何緣如此命名?!保ㄋ巍た茏趭]《本草衍義》)。據考,古人所插之花為吳茱萸。
山茱萸是扶助正氣的要藥,有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的作用,可治療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小便頻數、虛汗不止諸癥。常用的六味地黃丸就是以它為主藥,并衍化出金匱腎氣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八仙長壽丸、都氣丸等治病良藥。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山茱萸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毛堇色癬菌等有抑制或殺滅作用。
吳茱萸作用也很廣,其枝、葉、果實、根均可作為藥用,分別有溫中、止痛、理氣、燥濕、殺蟲等作用,可用于對嘔惡吐瀉、痢疾腹痛、口瘡齒痛、濕疹潰瘍等的治療?,F代藥理研究證實,吳茱萸有很強的驅蛔蟲、抗細菌和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這為古人用之“驅邪”找到了根據。
近年來,城市人結合居住的特點,把生活中的“爬樓梯”與野外的登山運動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足不出戶的實用登高運動形式,受到不少人的推崇,尤其是希望減肥的女士。
據說,它的減肥效果是相當可觀的,已被有關研究的結果所證實。如果你沒有爬樓梯的機會和時間,有一種“意念運動”不妨試試。方法很簡單,就是進行想象中的登高運動,閉上眼睛想象登山的行為和趣味,“無限風光在險峰”,想象手腳在攀爬,氣血在涌動,山的高、景的美、人的動相映成趣?!熬徆?jié)柔筋而心調和者,可使導引行氣”(《靈樞·官能》)。動心與動體,都可以使肌體處于動態(tài)活動的狀態(tài)之中,意念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起到心體互動的作用,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消除疲勞、緩解精神緊張的效果。
新近有學者說,重陽有雙陽重疊的含義,又有重視陽氣的含義。一個“重”字,兩種讀音,表現出相互聯(lián)系的兩種含義。而“茱萸”與“朱余”諧音,朱乃赤色,主陽,余乃豐碩富足,插茱萸是養(yǎng)陽以勝陰的意思。如果古人的確是把“重陽養(yǎng)陽”作為節(jié)日的主題,那么這種民俗的意義就顯得非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