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晨|文
上半年,國際鈷價呈現(xiàn)出V字形反轉走勢。國內價格漲幅高于國外的原因是由于2014年上半年國內價格超跌,引發(fā)之后補漲所造成的。本文通過對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分析,估計2015年全球仍難以擺脫鈷供應過剩的局面,但隨著新增庫存逐漸減少,業(yè)內對后市多持謹慎樂觀態(tài)度。
2015年 上半年,MB99.8%鈷均價為13.89美元/磅,同比下降2%,上半年最高價為14.85美元/磅,最低價12.5美元/磅。MB99.3%鈷均價為13.68美元/磅,同比下降1.6%。上半年最高價為14.75美元/磅,最低價為12美元/磅。
圖1 2014~2015年MB鈷價走勢表 單位:美元/磅
2015年上半年,國際鈷價呈現(xiàn)出V字形反轉走勢。一季度,受全球特別是中國鈷需求乏力及高位庫存影響,鈷價承壓下行,MB 99.8%鈷一度從年初14.25美元/磅跌至3月底的12.5美元/磅,跌幅達13%。進入二季度后,隨著歐亞資源有限公司(ENRC)宣布旗下謙比希廠停產,大批采購商結束觀望重返市場,加上部分投機者借機炒作使鈷價觸底反彈,并迅速飆升。鈷價在短短20天內大幅上升14%至13.8美元/磅。但由于下游需求并無明顯增長,鈷價在瘋狂上漲后失去支撐,增速大幅放緩,市場再次被觀望情緒籠罩。因現(xiàn)貨訂單持續(xù)減少,部分廠商被迫下調報價來回籠資金。進入6月后,鈷需求有所回暖,盡管現(xiàn)貨訂單依舊有限,但長線訂單量增加,不少賣方看好后市并試探性漲價,帶動MB鈷價再次上揚。總體來看,上半年國際鈷價振幅雖大,但均價與2014年相比并無明顯變化,反應出鈷市場的整體穩(wěn)定性依然較強。
上半年,國內長江現(xiàn)貨市場鈷均價為21.8萬元/噸,同比上升7.3%。最高價22.8萬元/噸,最低價20.6萬元/噸。國內價格漲幅高于國外的原因是由于2014年上半年國內價格超跌,引發(fā)之后補漲所造成的。一季度初,受春節(jié)假期影響,國內市場成交稀少,業(yè)內參與度低,鈷價相對持穩(wěn)。進入3月后,隨著國際鈷價持續(xù)下跌,國內價格接連下滑,并于3月底跌至21.1萬元/噸,之后在謙比希廠停產,國際鈷價上行及鈷酸鋰采購增加的提振下,國內廠商紛紛跟漲,帶動鈷價急劇回調并震蕩整理至22.3萬元/噸。
1.供應動態(tài)
(1)2014年全球鈷產量增長6.8%
2014年,國際鈷業(yè)協(xié)會(CDI)會員精煉鈷產量為44859噸。主要原因在于嘉能可2014年正式加入CDI成為會員,因此本次會員產量統(tǒng)計上出現(xiàn)了明顯偏差。除去嘉能可以外,有7家會員公司產量增加,其中較為明顯的包括Ambatovy、自由港、Sumtomo三家公司。另外有6家會員產量出現(xiàn)下降。2014年非CDI會員精煉鈷產量為46895噸,比2013年減少2369噸(或-4.8%)。嘉能可由原先非會員單位轉為會員單位是造成本次非會員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014年中國的鈷產量為39292噸(除去贛州優(yōu)美科產量),同比增長8.9%,占全球總產量的42.8%。中國精煉鈷產量主要來自于進口鈷礦,但鈷產量也有一部分來自于濕法冶煉中間品、白合金、國內自產精礦(大概6%)。
(2)2015年一季度全球主要企業(yè)生產情況
嘉能可一季度共生產鈷4400噸,同比下降4%。其中非洲Katanga,Mutanda, Mopani三個銅項目共生產鈷折合金屬量3500噸,同比下降8%。Nikkelverk鎳項目生產鈷200噸,同比持平;Murin鎳項目生產鈷700噸,同比增長17%。報表中透露,一季度鈷產量下降主要受Mutanda廠停產檢修影響。盡管一季度鈷產量低于預期,但嘉能可預計全年產量仍將與2014年大體持平。一季度自由港共生產3175噸鈷,與2014年同期持平;銷售3628噸,同比持平。一季度銷售均價為8.72美元/磅,同比下降5.3%。公司預計2015年鈷的產量將有望達到15422噸,同比增長13.3%。自由港鈷的來源主要為非洲的Tenke項目,該項目日處理原礦量14500噸,礦石銅品位4.36%,鈷品位0.35%,銅回收率為94%。淡水河谷一季度共生產鈷970噸,同比增加13.2%,環(huán)比下降23.3%。主要項目方面,Sudbury項目共產鈷212噸,同比增加22.0%,環(huán)比 下 降6.4%;Thompson生 產 鈷41噸,同比減少60%,環(huán)比減少74.1%;Voiesy’s Bay鈷產量128噸,同比減少54.6%,環(huán)比減少47.1%;VNC項目生產鈷559噸,同比增加94.8%,環(huán)比減少11.1%。
2.全球消費動態(tài)
(1)2014年全球鈷消費量約為8.56萬噸
據Darton Commodities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鈷消費量大約為8.56萬噸,同比增加6.4%,電池行業(yè)仍然是推動全球鈷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其中電池行業(yè)鈷消費量為3.94萬噸,占比46%;超級合金行業(yè)鈷消費量為1.55萬噸,占比為18%;硬質合金行業(yè)鈷消費量為1.1萬噸,占比為13%。
(2)2020年全球鈷消費量將達到13萬噸
CRU在CDI年會上表示。1987年,全球鈷消費量僅為2.3萬噸,2015年,這一數字已升至9.2萬噸,以此增速預計,2020年,全球鈷消費量將達到13萬噸。在消費量增長的同時,鈷的消費結構也隨著社會進步不斷變化。隨著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快速發(fā)展,電池在鈷消費領域中的占比從2006年的26%快速升至2015年的43%。成為帶動鈷行業(yè)發(fā)展的關鍵,而這種狀態(tài)至少將延續(xù)到2022年。在下游需求的帶動下,未來全球鈷市場將由供應過剩轉為供不應求。同時CRU認為,2016~2018年,鈷在冶金領域將出現(xiàn)每年3000~3800噸的缺口。2020年以后,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以及手機、筆記本電腦的更新?lián)Q代,化學領域的缺口將更加突出。
1.1~5月鈷原料進口量大幅增長
1~5月,我國鈷原料進口量大幅增加。根據海關數據統(tǒng)計,前5月,鈷礦砂及其精礦的累計進口量達10.3萬噸,折合金屬量7843噸,同比增長53.9%;濕法冶煉中間品的累計進口量為65040噸,折合金屬量13007噸,同比增長26%;白合金累計進口量約2776噸,折合金屬量692噸,同比增長48.9%。前5月,我國鈷原料共計進口21542噸。以目前的進口趨勢來判斷,預計上半年我國鈷礦砂及精礦進口量將達128000噸、白和金3500噸、濕法冶煉中間品78000噸。累計進口金屬量25760噸,同比增長34.4%。
國內主流企業(yè)擴產是刺激進口量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金川計劃年內將產能擴大至1萬噸,華友鈷業(yè)擴大至1.5萬噸。另外不排除有個別企業(yè)選擇上半年集中采貨,導致進口量出現(xiàn)激增。預計在大廠新增產釋放的帶動下,年內我國鈷產量將達到4.8萬噸,同比大幅增長11.6%。
從進口比例上來看,濕法冶煉中間品依然是進口比例最大的原料,占到了總進口比例的60%,鈷精礦金屬量為37%。與2014年同期相比,濕法冶煉中間品占比下降7個百分點,不過考慮到中間品含鈷量高、運費及企業(yè)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等因素,未來原料以中間品為主的趨勢不會改變。
2.國內消費動態(tài)
2015年上半年,國內經濟環(huán)境和政策發(fā)生了諸多變化。今年1~4月份工業(yè)增加值繼續(xù)減速,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不斷增大。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鈷行業(yè)多個下游受到沖擊。但在電池領域的帶動下,上半年鈷消費量依然保持較快增長。根據鈷業(yè)分會的預計,2015年上半年,我國鈷消費量約為1.93萬噸,同比增長12.8%。其中電池領域消費鈷1.55萬噸,同比增長18%;硬質合金消費鈷1450噸,同比降3.3%,磁性材料消費鈷900噸,同比持平,其他領域如PTA等消費鈷620噸,同比增3.3%。
1.國際后市預測
下半年隨著嘉能可Mutanda、ENRC Chambishi、謝里特Ambatov等重點項目正常運行,主要企業(yè)的產能利用率將逐漸提高,加上中國及Formation Metal等新增項目投產,預計供應量將高于上半年,并帶動2015年全球總產量將升至9.8萬噸,同比增7.6%。消費方面,電池領域依然是驅動鈷消費增長的主要因素。而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基數增加也將帶動鈷消費量穩(wěn)步增長。預計2015年全球鈷需求量將達到9.6萬噸,同比增長8.2%,全年鈷過剩0.2萬噸。
總體來看,2015年全球仍難以擺脫鈷供應過剩的局面,但隨著新增庫存逐漸減少,業(yè)內對后市多持謹慎樂觀態(tài)度,并認為下半年鈷價有望升至15美元/磅。
2.國內后市預測
國內市場方面,我們認為雖然在新增產能的釋放下,供應增速將超越消費增速,對價格形成打壓,但海外需求將消化中國新增產量,支撐中國鈷行業(yè)的發(fā)展。而國內鈷價將繼續(xù)追隨國際價格的腳步,并保持“滯漲、滯跌”等特點。預計下半年國內鈷主流價格將保持在22萬~ 22.8萬元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