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新
發(fā)揮經典美文的魅力,對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促進作用。簡單介紹經典美文的概念,列舉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美文運用的措施和方法,從加大美文挖掘力度、破譯美文閱讀密碼、豐富美文閱讀資源、提高美文寫作水平等方面,對語文課堂美文教學進行深度剖析,重點強調教學觀念的轉變和破譯美文閱讀密碼兩個方面。
經典美文 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高效性 措施
經典美文是文化精髓,可以給人們帶來豐厚的精神食糧。美文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載體。課外還有更多的美文需要我們去發(fā)現和閱讀,從中獲得更多美的感化。語文教學中注意發(fā)揮經典美文的魅力,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國教育學會推出“十二五”規(guī)劃《經典美文與語文課堂讀寫教學研究》課題研究,圍繞“充分發(fā)揮閱讀經典美文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等子課題的研究成果,延伸到語文課堂教學,能夠進一步發(fā)揮經典美文的魅力,服務于教學。
一、經典美文概念解讀
美文的概念一直都比較模糊,但人們對美文的追逐卻是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早年周作人從西方引入美文這個概念,并于1921年發(fā)表《美文》,提倡對散文進行美化,后來王統照、胡適等也積極響應,冰心、朱自清、徐志摩等知名散文名家,對美文進行拓展,以白話的形式展現美文的獨特魅力。如果說美文可以作為一種文體出現的話,也只能算是散文的子概念。
美文具有感人的力量,語文教學中所指的美文,又有其特定的范疇和特點。因為受眾群體是學生,美文的內容、結構、表達、語言等方面,都適合學生閱讀,并能夠給他們帶來心靈觸動。內容美,學生喜聞樂見;結構美,學生一見傾心;語言美,學生愛不釋手。這樣的美文才是經典的。當然,名家名篇大都是經典美文,那些適合學生閱讀學習的自然也是難得的美文,能夠給學生帶來豐富的感知體驗。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陳舊,淡化學生體驗
新課改要求教學中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可很多教師難以放棄在課堂教學“一言堂”的習慣做法,不能實現身份轉換,忽視學生對文本教材的體驗學習,更不要說運用美文熏陶教化了。教師直接把自己的感悟和體驗用成果的形式傳遞給學生,這是典型的越俎代庖,這就造成學生面對的是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而不是可以用心去感悟體驗的文化精品。
2.閱讀教學空泛,美文利用不夠
高中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內容。因為應試需要,教師也會選擇一些美文作為備考閱讀文段加以練習,但對美文閱讀方式的指導不夠,只是注重對文章中零碎問題的解答,這樣對美文的利用率當然是極低的。學生得不到美的熏陶和感化,改變思維提升對美文的品位就是空談。
3.寫作閱讀分離,審美層次低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缺少整體設計,不僅沒有系統的訓練計劃,而且不重視審美引導,割裂了語文與生活的鏈條,使得學生思維敏感度較低,難以形成作文理論。由于教師對此認識不足,學生難以從文本中以及課外美文中獲得需要的啟迪,對美文的敏感度降低。即使有些學生會有反應,但苦于找不到突破點,心理感知難以啟動,思維擦不出火花,不能形成化學反應,作文水平就難以有大的提升。
三、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美文運用實效性的措施和方法
語文學習是母語學習,母語學習不能離開文本,而高中文本里包含豐富的人文內涵,需要學生進行體驗探究才能獲得母語學習的真諦。經典美文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將經典美文學習引入高中語文教學,這也是語文教學本位回歸的要求。高中生有比較高的閱讀能力,對美文的敏感度較高,教師注意對經典美文的教學指導,也是符合學生心理訴求的。
1.轉變教學觀念,加大美文挖掘力度
語文課堂教學要適應新課改需要,教師要率先轉變教學觀念,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累壞了老師忙壞了學生,教學效果甚微。因此,在新課改大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要徹底改變陳舊教學方式,把課堂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要給學生主動學習留下機會。教師要做好導演、導游、輔導員。
在文本學習中,教師的責任是深度挖掘文本中美文的可利用價值,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美文。因為經典美文內涵豐富,是重要教學資源,我們原來的閱讀目的和閱讀方式都充滿功利性。所以,在轉變教學觀念的同時,也要轉變對美文的認識。
在學習《荷塘月色》時,過去是針對語言表達來做一些零碎的賞析,現在我把對文章內涵的賞析擴展到整篇文章,學生可以任意選擇一個角度對美文展開感知和體驗。經過分組討論,學生對美文的賞析豐富起來,特別是一些個性化的賞析,更是讓人欣慰。有一個學生說,朱自清寫的荷塘月色很美,但我更欣賞他的《背影》,親情的力量更具有沖擊力,人性魅力無法阻擋。這個賞析能夠聯系初中學習內容進行一個橫向的比較,角度明顯屬于另類,我及時給予鼓勵。這才是真實的體驗學習。
2.開展教學研究,破譯美文閱讀密碼
教師要針對不同的美文開展相應的教學研究,把破譯美文閱讀密碼作為指導學生的最重要任務。要讓學生都能夠看出門道,美文的魅力就會被成倍地放大,其感染力也會隨之增加。破譯美文閱讀密碼并不神秘,教師只要深入美文中,對美文的內容、結構、表達、寫作特色等要件進行分析,就可以找到這個密碼。學生如果能夠從教師的點撥中掌握方法技巧,就如同掌握了閱讀美文的金鑰匙。
張潔的《揀麥穗》一文,從語言表達上看算不上什么美文,但所表現的人性美卻是有無限震撼力的。作者選擇的話題不起眼,卻賦予其一種道德境界,閱讀時可以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學習這篇課文時,我并沒有從正面切入。我說:這篇課文選材不起眼、語言不優(yōu)美、結構也沒有突出亮點,它為什么能夠獲得那么多人的推崇呢?請同學們給我一個理由。這個問題一經拋出,很多學生都急忙再讀文本再行討論,希望找到突破口。很快,學生大多能夠從人物命運角度出發(fā),把人物情感變化作為閱讀切入點,給我展示其美。有的學生直接總結:親情真愛無需雕琢,返璞歸真才最感人。學生對美文的認識已經不單純看華麗的外表,這是認識鑒賞能力的升級,對人物情感命運進行深度剖析,也讓學生經歷一次人性教育洗禮。
3.橫向教學鏈接,豐富美文教學資源
教學橫向鏈接是在具體教學中針對文本進行外部美文搜索和鏈接。教材文本都具備這樣或者那樣的歷史背景,相同時期的相似風格的美文,同一作家的相似內容的美文,同一作家不同時期的不同表現形式的美文,這都是搜集的根據。從橫向鏈接中,教師要對這些美文進行適當的點撥,讓學生能夠盡快進入美文所描寫的情境之中,與作者同呼吸同感悟。
學習《沙田山居》時,學生對這詩話的散文倍加欣賞,文本描繪意境古樸雋永,語言優(yōu)美。在欣賞完文本時,我提示道:“提到余光中,我們一定會想到他的哪首詩呢?”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鄉(xiāng)愁》?!蔽蚁日乙晃粚W生背誦一遍《鄉(xiāng)愁》,然后給出閱讀要求:《沙田山居》和《鄉(xiāng)愁》雖然不屬于同一種體裁,但卻有很多相通的東西,現在做一個比較閱讀,找找二者之間存在的異同點。學生一般都比較害怕閱讀比較,主要是找不到契合點。我順便提示一下:注意寫作背景、情感、人物命運等因素的內在聯系。學生很快便找到一些角度進行分析解讀,如有些同學從語言韻味上進行比較,兩者都富有詩意美,都是作者思想的深邃和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yǎng)所致的。有些同學從感情色彩上進行比較,兩者都有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憂愁之感,都蘊涵著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家鄉(xiāng)和盼望祖國同胞早日團圓的思想情感。學習效果很不錯。
4.銜接閱讀作文,實現美文化學反應
經典美文進入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將美文的內質教育因素轉化為學生的成長因子,而寫作正是美文轉化的具體表現。學生閱讀美文的數量和質量,決定其寫作水平。特別是思想內涵,與美文閱讀有直接關系。有的學生描寫景物時,往往只注重辭藻的堆砌,想用華麗的外衣進行裝飾,但讀者卻讀不出應有的內涵,感染力自然就欠缺。這是為什么呢?也許美文閱讀不少,但只是學到一些皮毛,而沒有掌握要領。這不是學生的錯,說明教師在美文閱讀時給予的指導不力。因此,美文閱讀要和作文有效鏈接,學習美文要與作者實現情感共鳴,這樣才能寫出形似神似的作文來。
經典美文是一杯沉淀已久的美醴,有著無窮的魅力。教師只要能夠轉變觀念,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經典美文的魅力,靈活運用于課堂,必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語文課堂教學也會因此變得多姿多彩。
參考文獻:
[1]李翻英.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高君燕.淺析高中語文散文閱讀的方法[J].讀與寫,2012,(08).
[3]鄧振娟.掀起散文閱讀的“紅蓋頭”——散文閱讀指津[J].學周刊,2011,(28).
本文系中國教育學會“十二五”科研規(guī)劃課題《經典美文與語文課堂讀寫教學研究》(中國教育學會“學會〔2011〕135號”文件批準立項,立項單位:文苑雜志社,級別:國家級,立項編號:0506043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