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勝 孫潔民
(湖北省武漢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呼吸內科,湖北 武漢 430022)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臨床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世界各國均有很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目前,感染性疾病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如何有效的診斷及治療,一直是臨床不斷探索的難題。中醫(yī)藥在研究治療CAP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痰熱清注射液對 CAP的治療具有確切療效[1]。2010-01—2012-12,為進一步研究痰熱清注射液對CAP的作用機制,我們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痰熱清注射液治療CAP 53例,并與單純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53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106例均為湖北省武漢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呼吸內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齡20~70歲,平均(58.5 ±10.3)歲;病程 2 ~9 d,平均(5.39±1.29)d。對照組 53 例,男 32 例,女 21例;年齡20~70歲,平均(59.4 ±9.2)歲;病程 2~10 d,平均(5.76 ±1.66)d。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2.1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訂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CAP的診斷標準。
1.2.2 納入標準 選擇符合CAP的診斷標準,依從性好,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積極配合治療者。
1.2.3 排除標準 合并心血管、內分泌、造血系統、腫瘤等嚴重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疾病者;入組前曾接受過其他治療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所有患者均做痰細菌培養(yǎng),并根據培養(yǎng)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治療,對發(fā)熱、咳嗽、咯痰等予以對癥治療。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痰熱清注射液(上海凱寶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30054)20 mL+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靜脈滴注。
1.3.3 療程 2組均治療7 d后統計療效。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觀察比較2組治療前后可溶性細胞黏附分子-1(sICAM-1)及C反應蛋白(CRP)水平變化。CRP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濁法檢測,sICAM-1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試劑盒均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5 療效標準 參照“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擬定療效標準[2]。顯效:臨床癥狀發(fā)熱、咳嗽等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實驗室檢查指標恢復正常,胸部影像學示片絮狀影基本吸收;有效:臨床癥狀發(fā)熱、咳嗽等減輕,肺部啰音減少,實驗室指標好轉,胸部影像學較前有吸收;無效:仍有發(fā)熱、咳嗽等癥狀,實驗室檢查指標變化不明顯或加重,影像學片絮狀影吸收不明顯。
1.6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2組療效比較 見表1。由表1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治療前后sICAM-1及CRP水平變化比較 見表2。
表22 組治療前后sICAM-1及CRP水平變化比較±s
表22 組治療前后sICAM-1及CRP水平變化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sICAM -1(ng/L) 50.1 ±13.7 25.8 ±8.4*△ 48.6 ±14.6 32.4 ±13.2*CRP(mg/L) 30.6 ±7.3 4.5 ±0.6*△ 29.8 ±6.5 9.5 ±2.4*
由表2可見,2組治療后sICAM-1及CRP水平變化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均有明顯下降,且治療組治療后下降水平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
細胞黏附分子是一類介導細胞間黏附的膜表面糖蛋白,在炎癥反應、免疫應答、信息傳遞、腫瘤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等多種生理、病理過程中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sICAM-1屬黏附分子中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種,在內皮細胞、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及白細胞表達,在炎癥反應過程中介導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的黏附,是氣道炎癥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sICAM-1是細胞膜表面的黏附分子,通過酶解脫落進入體液,sICAM-1在正常狀態(tài)的氣道上皮細胞一般表達水平較低,然而在腫瘤壞死因子(TNF)、白細胞介素(IL)-6等炎癥因子的誘導下表達顯著上調,呈高表達狀態(tài)[3]。研究證實,炎癥因子可導致內皮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細胞內核轉錄因子-κB(NF-κB)激活,引起sICAM-1基因轉錄增加。NF-κB是位于細胞質內的一種具有多向轉錄調節(jié)作用的蛋白質,正常情況下NF-κB與抑制性蛋白IrB結合,處于未激活狀態(tài),前炎癥因子IL-1、TNF-α可激活一個或多個信號傳遞系統,導致IrB發(fā)生磷酸化從而與NF-κB解離,NF-κB隨即從細胞質進入細胞核后進一步與sICAM-1啟動因子的κB位點結合,啟動sICAM-1基因的轉錄,從而使表達上調[4-5]。sICAM -1在介導中性粒細胞穩(wěn)定黏附和穿越內皮細胞并向炎癥區(qū)游出、募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其過度表達往往可造成局部組織結構的破壞,其濃度的高低也可反映出炎癥反應的強弱[6-7]。Hansen AB 等[8]研究發(fā)現sICAM-1可作為新生兒炎癥早期的標志物之一。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sICAM-1水平下降較對照組更明顯,說明痰熱清注射液抗炎作用可能與降低氣道炎癥因子水平有關,使NF-κB與IrB的結合不易打破,sICAM-1保持在靜息狀態(tài)的低水平表達。
CRP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能與肺炎鏈球菌C多糖體反應形成復合物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其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可作為一種反應炎癥、組織損傷程度及評價療效的敏感指標,并且不受抗炎藥物、免疫抑制劑、激素等影響,是反應機體感染的敏感指標[9]。研究證實,血清CRP水平可反映感染或炎癥存在及控制情況,且較白細胞計數和紅細胞沉降率(ESR)更敏感,CRP在感染發(fā)生后5~8 h即開始升高,48 h達到峰值,血漿半衰期19 h,高峰值可達正常值的數百倍;隨著感染的控制CRP又可在24~48 h內迅速下降,1周內恢復正常[9]。CRP血清水平和持續(xù)時間與感染程度呈正相關,CRP持續(xù)升高或再度升高提示臨床應注意病情的變化,在臨床上越來越引起重視,已被廣泛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診斷、預后判斷及療效評估,可作為肺部炎癥的敏感指標之一[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CRP水平下降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痰熱清注射液能有效地抑制炎癥反應,其原因可能與抑制氣道上皮細胞中sICAM-1過度表達,降低白細胞的跨壁黏附,從而減輕氣道炎癥有關。
CAP是肺組織的急性炎癥,中醫(yī)學將其歸屬為風溫肺熱、肺熱病,部分可歸屬于咳嗽、喘證等范疇。CAP證型多為邪熱壅盛,表現為身熱,汗出,煩渴,或咯痰黃稠,或帶血,或痰呈鐵銹色,胸悶胸痛,舌紅,苔黃,脈數。此為風熱之邪入里,邪熱壅阻肺經氣分之證。邪熱入里,熱邪熾盛,則身熱;里熱蒸迫津液外泄,則汗出;熱盛傷津,則煩渴引飲;邪熱壅肺,肺氣失于宣降,則胸悶;肺熱氣滯,脈絡失和,則胸痛;肺熱灼液為痰則咯痰黃稠,熱傷肺絡,則可見痰中帶血,或痰呈鐵銹色;舌紅、苔黃、脈數均為里熱之象。本病的致病因素有內外兩因,內因為肺虛衛(wèi)外不固,外因為風熱病邪襲肺,病變部位在肺,基本病機為痰熱瘀毒互阻,致臟腑功能失常[10]。痰熱清注射液是由黃芩、山羊角、熊膽粉、金銀花、連翹組成,其中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熊膽粉鎮(zhèn)咳祛痰,平喘;山羊角解熱鎮(zhèn)靜,散瘀止痛;金銀花清熱解毒,益肺化痰;連翹清熱宣透。全方共奏清熱宣肺、化痰解痙之功效。臨床研究證實,痰熱清注射液可增強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的抗炎作用,減少炎癥滲出,具有明顯抑菌抗炎等作用[11-12]。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痰熱清注射液治療CAP可以明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sICAM-1及CAP水平,其作用機制可能為通過降低氣道炎癥因子水平,從而抑制氣道組織中sICAM-1的過度表達,恢復到靜息狀態(tài)下的低水平狀態(tài),降低白細胞的跨壁黏附,減輕氣道炎癥。
[1] 張曉潔,周可幸,陳志明.痰熱清注射液治療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0,17(5):292 -294.
[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29(10):651-655.
[3] Chakravorty SJ,Craig A.The role of ICAM -1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cytoadherence[J].Eur J Cell Biol,2005,84(1):15 -27.
[4] Lyons PD,Benveniste EN.Cleavage of membrane- associated ICAM-1 from astrocytes:involvement of a metalloprotease[J].Glia,1998,22(2):103 -112.
[5] 孟召偉,方佩華.細胞間黏附分子-1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天津醫(yī)藥,2004,32(11):714 -716.
[6] 李星,馬燕,呂書勤.細胞粘附分子的表達與中醫(yī)痰證的關系[J].四川中醫(yī),2010,28(12):18 -19.
[7] 袁文勝,孫潔民.丹參注射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細胞間黏附分子-1表達的影響[J].中國康復,2009,24(4):250 -252.
[8] Hansen AB,Verder H,Staun - Olsen P.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and C-reactive protein as early markers of infection in newborns[J].J Perinat Med,2000,28(2):97 -103.
[9] 陸晶晶,梁永杰.C反應蛋白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12):1653 -1654.
[10] 陳立,熊旭東.風溫肺熱病的中醫(yī)藥治療近況[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8,17(7):985 -986.
[11] 朱杰倫.痰熱清注射液佐治急性胰腺炎臨床體會[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9,18(12):2056.
[12] 熊旭東,周吉燕,曹康裕,等.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急性肺炎(痰熱壅肺證)6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3,12(2):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