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姆連
1976年7月3日傍晚,連接以色列與紅海的蒂朗海峽上空一如往常地風和日麗。斜射的夕陽如金粉般灑向海面,映得海水更加血紅燦爛,讓海灘上的游客們不禁心醉神怡。
突然,一支飛行編隊出現(xiàn)在了北方遙遠的天邊,不到半刻鐘的工夫,這群龐然大物就轟鳴著沖過了游客們的頭頂。隨后,令人吃驚的一幕出現(xiàn)了:它們剛一飛出蒂朗海峽,就一頭向著紅海扎了下去……
“別擔心?!币幻姸嘧R廣的“老漁夫”對身邊目瞪口呆的游客們說,“這不過是飛行表演隊在做特技訓練罷了!”
沖破險阻
營救行動隊從離開以色列領空的那一刻起,就踏上了一條危機四伏的漫長征程。因為,隔在以色列與烏干達之間的除了那4000千米的直線距離外,更要命的是還有5個與以色列敵對的國家!為此,指揮部為行動隊挑選了一條“兜圈子”的民航航線,并且把運送“野小子”的幾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全都涂上了民航的涂裝;此外,他們還嚴令飛行全程保持無線電靜默,編隊內所有飛機一架接一架,以目視跟蹤飛行。
不過,飛行計劃雖然已經(jīng)無可挑剔,但能否成功,還需要一點點好運氣……
編隊剛一飛到紅海上空,就立刻集體下降,以15米的超低空緊貼海面飛行——這是為了進入雷達搜索的盲區(qū),躲開紅海兩岸那隱隱可見的眾多岸基雷達的監(jiān)視。當然,迎面而來的大浪也隨時可能將飛機拍進海里,導致機毀人亡!
憑借著高超的駕駛技術,飛行編隊有驚無險地穿過了紅海。接著,他們突然向南急轉,迅速插入埃塞俄比亞廣袤的戈壁無人地帶,在濃濃夜色的掩護下,“抄近路”直奔烏干達的鄰國肯尼亞而去。可是,擋在前方的肯尼亞對他們又會是什么態(tài)度呢?
陣容強大的營救編隊
直接參加營救行動的共有4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其中3架用來搭載“野小子”部隊,1架用來搭載獲救人質,全程由8架F-4“鬼怪”戰(zhàn)斗機護航;此外,在它們前方,有2架經(jīng)過改裝的波音707客機負責探路、聯(lián)絡以及保障補給,后方有另外2架C-130作為預備隊停留在肯尼亞境內,隨時待命飛往恩德培機場。
初會恩德培
值得慶幸的是,肯尼亞是眾多相關國家中唯一對以色列沒有敵意的。他們不僅對以軍飛機過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還愿意提供機場讓對方中轉加油——這可幫了行動隊的大忙,否則,他們只能冒險在敵國的地盤進行空中加油才能飛回本土了!
有了肯尼亞提供的安全保證,4架直接參與營救行動的C-130立刻脫離編隊,全速向西,開始了最后一小段征程。終于,夜里10點45分,燈火通明的恩德培機場在黑暗的地平線上出現(xiàn)了。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機場塔臺很快便發(fā)現(xiàn)了這群不速之客。
1號機的駕駛員氣定神閑,用一句早已反復演練過多遍的“臺詞”回答道:“這里是東非航空公司。我們從以色列運來了你們要求釋放的囚犯,請求降落!”
頓時,機場塔臺內爆發(fā)出一陣歡呼聲:“高傲的以色列人向我們屈服了!”這陣刺耳的聲音透過耳機,又經(jīng)由擴音器,瞬間就傳遍了每架“大力神”的機艙?!耙靶∽印眰儌€個怒火中燒,青筋爆裂。殺氣,已經(jīng)在機艙中蔓延開來……
“大奔”的逆襲
深夜11點01分,隨著幾聲沉悶的巨響,4架飛機依次降落到跑道上。為首的1號機直奔候機樓一路滑跑而去,提前打開的后艙門拖在地上,劃出一路耀眼的火花,產(chǎn)生的巨大噪聲伴隨著輪胎與地面摩擦出的尖利呼嘯,響徹了整個恩德培機場的上空。
在候機樓門口的恐怖分子看到對方來勢洶洶,立刻警惕起來,進入了戒備狀態(tài)??墒菐酌腌娭?,他們全都傻眼了——從飛機后艙門駛出了一輛眼熟的黑色奔馳轎車,無論是車型還是牌照,居然都和總統(tǒng)阿明的專車一模一樣!
來不及多想的守衛(wèi)趕緊放下武器,朝著“黑色大奔”敬起了軍禮。不料,當“總統(tǒng)專車”開到眼前時,他們卻沒有等來總統(tǒng)的慰問,只看到幾根從車窗伸出的黑洞洞的槍管……
加裝了消聲器的沖鋒槍吐出一條條無聲的火舌,瞬間結束了候機樓門口的戰(zhàn)斗。行動隊隊長內塔尼亞胡中校跳下奔馳轎車,通過對講機向全體隊員命令道:“外圍已肅清。各小組立刻開始行動!”
頓時,無數(shù)吉普車與士兵從前3架C-130的后艙門處涌了出來,就像三條勢不可擋的洪流,向著各自的作戰(zhàn)目標撲去……
閃電營救
門外守衛(wèi)被消滅,通往候機樓的道路便成了一條不設防的坦途。內塔尼亞胡中校率領1號機的營救小組一路狂奔,如天降神兵一般徑直突入候機樓大廳,瞬間驚呆了從人質到恐怖分子的所有人。
“趴下!趴下!”營救小組的隊員們異口同聲地用以色列人的母語希伯來語高喊道。
105名人質一聽到熟悉的鄉(xiāng)音,馬上明白了眼前正在發(fā)生的事情。他們“呼啦”地一下子全都趴在了地上,只剩下幾名還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恐怖分子呆立在原地,就像大海退潮后露出的礁石那樣變成了眾矢之的。與此同時,槍聲已經(jīng)響起,子彈如雨點般傾瀉而出……
營救小組突入候機樓的45秒鐘之后,第一名人質就被安全地護送了出來??吹竭@閃電般的勝利,4架一直沒有讓發(fā)動機停車的C-130一齊加大了油門,陡然變高的轟鳴聲仿佛在說:“時刻待命,隨時起飛!”
“護送全部人質登上4號機,讓他們先走!”內塔尼亞胡中校向隊員們命令道。此刻,除了眼前已經(jīng)安然獲救的人質外,他最牽掛的就是另外兩個小組的戰(zhàn)況。他很清楚,戰(zhàn)斗并沒有就此結束!
恩德培的末日
就在營救小組漂亮地將人質解救出來的同時,來自2號機的阻擊小組已經(jīng)駕駛著數(shù)十輛吉普車,攜帶著106毫米無后坐力炮與“龍”式輕型反坦克導彈,全速殺向了機場大門。大門守衛(wèi)萬萬沒有料到身后會出現(xiàn)敵人,根本沒有招架就被全殲。阻擊小組利用現(xiàn)成的防御工事,火速建立起一條阻擊防線,嚴陣以待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敵方援軍。
至于3號機上的“野小子”,他們組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打砸”小組,兵分兩路,一路殺向機場塔臺,將里面的通信設備盡數(shù)搗毀,讓恩德培機場變成“瞎子”“聾子”和“啞巴”;另一路則開著吉普車在機場里橫沖直撞,一邊清剿潰散的敵軍,一邊射出一枚枚“陶”式導彈,將油庫、雷達站,以及停機坪上的所有飛機全部炸毀,以確保返航時不會受到追擊。
熊熊火光照亮了天幕,在此起彼伏的槍聲和爆炸聲中,恩德培機場的末日就這樣突如其來地降臨了。
最后一戰(zhàn)
就在滿載著105名獲救人質的4號機轟鳴著從跑道上騰空而起的時候,恩德培機場大門方向突然槍聲大作。剛剛松了一口氣的內塔尼亞胡中校不禁心頭一緊:“敵人的援軍難道這么快就到了?!”
果然,正在與阻擊小組交火的是恐怖分子中率先趕到的一支小分隊。內塔尼亞胡中校率領增援小組一邊沖向大門的防御陣地,一邊大聲下達著命令:“人質已獲救,速戰(zhàn)速……”可就在這時,他突然感覺胸口一震,一股咸腥涌上喉嚨,隨即倒在地上,再也喊不出那最后一個字了……
“隊長中彈了!”身邊的“野小子”隊員看到這情景,全都發(fā)了瘋似的怒吼起來。一瞬間,導彈和火箭彈向著對方鋪天蓋地一般傾瀉了過去,將恐怖分子們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
“不要戀戰(zhàn)……撤……”倒在戰(zhàn)友懷中的內塔尼亞胡中校使出最后的力氣說道。
正義的勝利
深夜11點54分,最后一架載著“野小子”隊員的C-130運輸機安然起飛,踏上了返航的路程。足足5分鐘后,趕來增援的烏干達軍隊才壯著膽子走進了已變成一片火海的恩德培機場。隨后,“魔王”阿明也到了。他又驚又氣地望著滿眼的狼藉景象,許久才憋出一句話:“站在軍人的角度……他們干得漂亮!”
幾天后,阿明出現(xiàn)在了聯(lián)合國大會上。他提出議案,要求譴責以色列的“侵略”行徑。不過,誰是正義,誰是邪惡,人們全都看在眼里——各國代表紛紛對阿明嗤之以鼻,他的議案很快就以0票支持而被當場駁回。
在奇襲恩德培機場的作戰(zhàn)中,以色列部隊以1人陣亡(內塔尼亞胡中校)的微小代價全殲敵人,并救出了全部105名人質(其中3人身中流彈,在返回途中傷重死亡),狠狠打擊了恐怖分子的囂張氣焰。這也讓這場戰(zhàn)斗升格為現(xiàn)代特種作戰(zhàn)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直到今天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全文完)endprint
小哥白尼·軍事科學畫報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