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速
近年來,我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育上不斷的做出調(diào)整,在減負的基礎上,又提出減負增效的教學理念。本文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分析,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進行分析。
小學語文減負增效策略小學語文基礎知識比較繁雜,小學生存在很大的學習壓力,所以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減負增壓具有一定的意義。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應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針對這一階段小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課堂結構的調(diào)整,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使小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其課堂主體作用,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從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語文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效率,實現(xiàn)減負增壓的效果。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升學壓力的不斷增大,應試教育成為絕大多數(shù)學校的工作重點。當前升學率對于一個學校來說有著重要的影響,能夠評價一個學校的教育質(zhì)量和教學水平。新課程改革的貫徹落實,使很多學校在教學內(nèi)容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變,但是考試模式以及升學模式卻沒有相應的改變,升學率在一個學校中還是特別受重視的。很多學生的家長只看重名校,而對于一些升學率較低的學校,沒有足夠的聲譽,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就會選擇其他的學校,這樣很難實施減負的計劃。實施課堂減負的計劃,并且能夠營造一個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就需要靠集體的力量,讓孤立的學生向集體凝聚,這對于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以減負作為一個集體的文化,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小組學習,使教師和學生充分認識到減負的重要性。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作為班級和課堂的主體,在進行減負增效工作中,也要深入小學生對減負的理解,引導小學生形成自主思考的習慣,提高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細節(jié)中得到知識和智慧,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和主動意識,逐漸形成效率化學習的思想,并在班級日?;顒又蟹e極配合老師和班干部的工作。
二、減負增效的含義
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生或者教師的發(fā)展觀和價值觀能夠反應出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和辦學理念。學校的辦學水平越越高,對減負增效就越重視;教師和學生的價值觀和對自身發(fā)展的追求越強,證明學校的辦學成果越好。教師和學生的價值觀念,決定于學校辦學歷史的沉淀,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在我國教體育系日益趨于理性的當前形勢下,小學語文具有更科學的教育方式,并且注重對學生的減負和增效,也使教師和學生的價值觀追求突破原來保守而轉(zhuǎn)變?yōu)殚_放,這種開放的價值觀促進學校文化的發(fā)展。這種價值觀包括個人價值觀以及學校價值觀,不能以強弱和大小進行區(qū)分,并且這兩者屬于一種整體,不需要強加區(qū)分。小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前就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口頭語言能力,在進入學校和班級之后進行語文學習,除了要提高口頭語言能力,更重要是對學生書面語言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漢字的特點是表意,相對于拼音文字來說要復雜得多,所以對于小學生識字、寫字的教學和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學生會出現(xiàn)語文功底不夠扎實的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文字功底有所欠缺。
三、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策略的探討
1.對課堂的結構進行改革
小學語文的基礎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比較繁雜的,絕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缺乏對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經(jīng)常督促其學習,這樣就會導致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導,而脫離了教師作為引導者的身份。這種教學結構下,教師會不自覺的以課堂任務作為標準來評判小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這樣就會使學生感覺到壓力很大,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對知識點沒有明確的認識,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時,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改革傳統(tǒng)的課堂結構,使教師具有合理的教學實踐,學生也具有一定的自由討論和提問的時間。學生在這種課堂結構下,不僅能夠明確教師的教學基礎和重點,也能夠記錄自己存在疑問的地方,在提問和討論的時間時請教老師。通過這種課堂結構,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備課很認真,課堂互動上學生很積極,課后的作業(yè)學生也能夠按時完成,但是學生的語文成績?nèi)匀徊荒艿玫教嵘?。通常小學語文教師都會認為學生的成績決定于自身的教學質(zhì)量,其實不然。想要學生的語文成績得到提高,除了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就一定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語文學習需要長期的積累,尤其在小學階段,這一階段是小學生形成學習方式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如果教師只注重對學生增加學習壓力,會使學生失去對語文學習的信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和習慣,引導學生自主提問和討論,另外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記憶力的培訓,讓學生背誦名家名篇,摘抄積累語文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創(chuàng)設個性、民主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對每個小學生的想法基于充分的尊重,有時可以讓小學生不用舉手直接發(fā)言。因為小學生的特點的思維發(fā)散的比較快,具有很強的跳躍性,如果一味地追求課堂規(guī)矩,當教師允許小學生發(fā)言的時候,小學生由于時間的拖延很容易表達不出來自己的思維。教師應鼓勵所有小學生的想法,不能因為小學生的想法與應試教育的答案不夠一致就對小學生進行否定,這樣會使小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打擊。語文課堂教學想要得到良好的效果,需要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當前小學生具有張揚的個性,每一個小學生對于教師教學方法也具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教師應針對不同需求的小學生進行教學調(diào)整,根據(jù)小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小學生都能夠進行語文成績的提升,并且充分發(fā)揮其個體優(yōu)勢。讓學生除了考試壓力以外,真正的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就能夠?qū)崿F(xiàn)減負增效的目的。
四、結束語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應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注重對減負增效這一教學理念的實施,充分發(fā)揮小學生主體地位,針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課堂結構的改革,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真正意義上達到減負增效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錢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減負增效”有效途徑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1,(09).
\[2\]姜小姜.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增效減負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3).
\[3\]魏榮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下),2013,(09).
\[4\]王玉芳.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3,(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