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秋,李興方,章明陽,郭麗娟,王鳳義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吉林 長春 004;.廣東省中山人民醫(yī)院,廣東 中山 5840;.吉林省柳河縣人民醫(yī)院,吉林 柳河 500)
循證醫(yī)學起源于“以實證為基礎的醫(yī)療”實踐,循證護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在循證醫(yī)學的基礎上結合護理的工作特色發(fā)展成為一種新理論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循證護理要求護士在管理患者的問題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護士能在臨床實踐中熟悉運用循證護理的理論去解決護理問題。相關研究表明循證護理能使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和護理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提高了護理質量[1]。
1.1 研究對象:抽取某三級甲等醫(yī)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5例消化性潰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3例)與對照組(32例)。男41例,女24例,年齡(47.6±10.1)歲。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病程上差異不具有顯著性。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無合并癥的患者;②無意識障礙,能夠自愿參加本調查的患者。
1.2.2 排除標準:對研究進程中出現突發(fā)情況的患者。
1.3 護理方法:針對對照組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根據循證護理的核心采取系統(tǒng)的護理措施。先成立護理小組對疾病所帶來的護理問題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如患者及家屬對環(huán)境的適應情況,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等。并針對患者目前的問題進行評估,查閱資料,及相關文獻,統(tǒng)籌護理問題,了解患者即時的生理心理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健康宣教內容、心理輔導,為實施循證護理提供可靠的實證及理論依據。然后進行有計劃的護理干預:在不影響患者治療的情況下,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入院須知,疾病相關情況,平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其日常需求及心理狀態(tài),適當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輕其對疼痛的敏感性,列舉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積極性更好的配合治療,學習專業(yè)的心理知識對患者進行適當的指導。
1.3.1 飲食方面:胃酸一胃蛋白酶的侵襲作用,尤其是胃酸的作用,在胃潰瘍形成中占主要地位。研究表明飲食、藥物、吸煙對胃黏膜及其屏障可以有物理性(過熱、粗糙等)或化學性(如過酸、辛辣、酒精等)損害作用,另一些食物(如咖啡)則刺激胃酸分泌,長期飲食時間不規(guī)律可破壞胃酸分泌調解的規(guī)律性,這些都可能成為胃潰瘍及復發(fā)因素。
針對上述問題檢索文獻,汪曉旭[2]指出飲食治療仍是潰瘍治療中不可缺少的基礎治療。除一日三餐外,還可增加3次點心但應避免食用過冷、過熱和辛辣的食物。
1.3.2 循證護理方案:囑托患者規(guī)律進食,少食多餐,避免過于生、冷、硬、熱、刺激的食物,指導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備蘇打餅干應對午夜痛?;颊呷绻霈F劇烈嘔吐或大出血時嚴格禁食,同時給予體位指導,囑患者臥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如出現嘔吐、咯血時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
用藥方面: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有報道胃潰瘍患者Hp檢出率約70%-90%,其最終形成與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密切相關。
針對上述結論檢索文獻,張麗華[3]指出抗酸劑如碳酸氫鈉可以中和胃酸,抑制胃蛋白活力,宜在飯后服用。抑酸劑是治療胃潰瘍的最主要的治療手段包括H2手提拮抗藥、質子泵抑制藥,宜在睡前,餐中服用。
1.3.3 循證護理方案:給以相應的指導,如服用抗酸藥應在飯后1小時或睡前服用,并且避免與牛奶同時服用,H2受體拮抗藥應在餐中或餐后立即服用也可在睡前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宜空腹或睡前服用,胃黏膜保護劑宜在餐前服用,在日常服用阿莫西林、奧美拉唑時注意觀察其不良反應。注意觀察病情,觀察患者有無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如發(fā)現有劇烈腹痛、嘔吐、黑便等不適及時報告醫(yī)生并配合處理。
1.4 效果評價:護理效果評價采用護理質量評價標準,通過現有的護理質量評價量表對整體護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病區(qū)管理質量、急救物品管理質量、消毒隔離質量進行調查。把這五個方面作為客觀的評價的標準,每個方面的滿分為100分,分別對兩組患者的護理狀況進行調查。
通過與患者訪談觀察患者的滿意度,采用同樣的方法對兩組患者進行訪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效果評分: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理效果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整體護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病區(qū)護理質量急救護理質量消毒護理質量對照組32 13.0±3.7 12.6±3.4 12.3±2.9 13.3±3.0 13.4±2.8觀察組33 17.9±2.2 17.5±2.9 16.5±2.9 17.4±2.8 18.0±3.0 t值 2.77 2.70 2.54 2.47 2.65 P值0.02 0.02 0.03 0.03 0.02
表1表明,觀察組在采用循證護理后在各個方面的得分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對各個方面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fā)現P值均小于0.05,差異具有顯著性。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狀況:表2表明,通過采用循證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情況都表示滿意,而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中有6例,出現不夠滿意情況,經過卡方檢驗對兩組滿意率做比較發(fā)現,P<0.05,差異具有顯著性。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例(%)]
消化性潰瘍主要表現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主要臨床表現是腹痛、噯氣、反酸,嚴重者會出現嘔血、便血,若不及時治療易導致穿孔、癌變。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多于患者日常飲食習慣有關,如抽煙酗酒,喜好刺激性食物。心理壓力也是影響潰瘍發(fā)生的重要因素[4]。在研究中實施循證護理,根據患者的資料及患者的心理需求找出發(fā)生潰瘍的原因,查閱相關文獻,分析患者出現的問題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飲食、運動指導,同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讓患者盡快熟悉醫(yī)療環(huán)境,減輕心理壓力。
護理質量評價的評分主要由臨床護理組長或者護士長進行評價,通過評價來評判護理質量情況,進一步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觀察組在整體護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病區(qū)管理質量、急救物品管理質量、消毒隔離質量的得分上普遍高于對照組,說明護士在運用循證護理的方法進行護理時已經開始注重系統(tǒng)化操作,保持整體護理。在做各項護理時能夠運用循證護理的思想把全面的操作與患者的病情聯系起來,如“護士對患者八知道”就能夠體現出護士的循證思維。通過訪談法,發(fā)現觀察組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極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循證護理更加注重整體護理、心理護理、善于發(fā)現問題,并不斷改善解決問題的方法,給予了患者更加全面的護理,同時讓患者參與進來,激發(fā)了其信心。相對,患者滿意度高時,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對疾病的治愈也有很好的影響,也可增加患者的依從性。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因其病程的長期性、反復性,易造成遷延的痛苦。而在對消化性潰瘍患者采用循證護理能改善患者的信心,提高其積極性,主動參與醫(yī)療、護理的配合。有效地提高了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質量,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1] 黃繼青.循證護理在預防婦科腹腔鏡術后并發(fā)癥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10.
[2] 汪曉旭,淺談消化性潰瘍的護理體會[J].心理醫(yī)生雜志,2012,11(28):136.
[3] 張麗華,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及用藥[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27(5):832.
[4] 黃愛紅.護理干預對消化性潰瘍復發(fā)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