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豪
(河南省安陽地區(qū)醫(yī)院,河南 安陽 455000)
婦產科手術泌尿道損傷22例臨床分析
張 豪
(河南省安陽地區(qū)醫(yī)院,河南 安陽 455000)
目的 探討婦產科手術泌尿道損傷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對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在開腹手術中出現(xiàn)泌尿道損傷患者22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致傷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結果 22例中輸尿管損傷15例,膀胱損傷7例,經術中術后修補,并予以抗生素治療后,患者逐漸恢復,3個月后基本痊愈。隨訪1年未出現(xiàn)異常。泌尿道損傷原因主要有盆腔粘連、疾病因素和手術因素。結論 婦產科手術中極易損傷泌尿道,應加強重視,及時發(fā)現(xiàn)并仔細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
泌尿道損傷;婦產科手術;原因分析;解決措施
女性身體結構較為特殊,泌尿系統(tǒng)與生殖系統(tǒng)連接緊密,在婦產科手術中受各種因素影響,極易損傷到泌尿系統(tǒng),對患者健康危害極大。隨著醫(yī)學水平進步,婦產科手術方法不斷改進,接受婦產科手術的人數(shù)大幅增加,使得泌尿系統(tǒng)損傷率也明顯升高,成了婦產科手術一種嚴重的并發(fā)癥,應當引起高度重視[1]。我院對2012年8月~2013年8月所收治泌尿道損傷患者22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了致傷原因及防治措施,取得顯著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2例患者年齡24~56歲,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均在我院接受開腹手術,并出現(xiàn)泌尿道損傷。其中輸尿管損傷15例,膀胱損傷7例。術前患有子宮肌腺癥5例,子宮肌瘤3例,宮頸癌1例。
1.2 診斷標準
①影像學檢查。通過靜脈腎盂造影X線檢查可發(fā)現(xiàn),患者輸尿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變粗、狹窄,造影劑外溢;②引流液肌酐水平檢測:判斷尿瘺的一個標準是觀察腹腔引流液的肌酐水平是否與尿液相近;③開展亞甲藍實驗:往患者膀胱內注入200 mL稀釋消毒后的亞甲藍溶液,夾緊導尿管,若患者陰道內流出的液體呈藍色則為膀胱陰道瘺,若顏色清亮則為輸尿管陰道瘺[2]。
1.3 方法
輸尿管損傷患者15例中有11例在術中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9例是在子宮切除時切斷輸尿管,2例是采取卵巢根治術切除附件包塊時,因輸尿管和包塊粘連太過緊密而導致輸尿管損傷。11例患者輸尿管損傷部位均位于子宮動脈水平以上,手術時及時發(fā)現(xiàn)并予以輸尿管端吻合術,放置有雙J管[3]。另外4例是在術后1周發(fā)現(xiàn),全部是子宮全切除術中因盆腔粘連過緊而損傷,損傷部位在子宮血管處輸尿管,采取腎穿刺造瘺術,3個月后行斷端吻合術。
膀胱損傷患者7例均在術中發(fā)現(xiàn),其中5例損傷為開腹操作中因盆腔粘連且腹膜切口偏下所致,2例是在下推膀胱時損傷,7例患者全部予以膀胱修補術。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泌尿道損傷患者22例中輸尿管損傷15例,膀胱損傷7例,盆腔粘連是主要致傷原因,其次分別為手術因素和疾病因素。對患者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后,病情逐漸恢復,3個月后已無大礙,隨訪1年未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見表1。
3.1 泌尿道損傷原因分析
女性生殖系統(tǒng)與泌尿系統(tǒng)相鄰,在婦產科手術中難免會損傷到泌尿道。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泌尿道損傷中,主要是輸尿管損傷和膀胱損傷,分別占68.18%、31.82%[4]。其原因除了與女性身體構造有關,主要有以下3方面因素:①盆腔粘連。這是引起泌尿道損傷的最重要因素,女性一旦患有生殖系統(tǒng)疾病,因為緊鄰泌尿系,很可能影響到周圍的輸尿管、膀胱等,致使病灶侵入這些部位或彼此間發(fā)生緊密粘連。特別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致盆腔粘連,具有廣泛、致密的特點,對輸尿管和膀胱等組織破壞嚴重,使得盆腔解剖結構有所變化,輸尿管走行改變,膀胱和子宮頸間的縫隙明顯縮小,在手術中很難分辨其界限,如此一來在手術操作時極易損傷到泌尿道;②手術因素。婦產科手術對操作醫(yī)師的專業(yè)水平有著嚴格要求,但操作者如果缺乏專業(yè)技能,不熟悉女性盆腔解剖結構,一旦術中大量出血,則術野將受到影響以至于手術不能順利開展。而且操作醫(yī)師若技術不嫻熟,過于追求手術速度,手法太過粗暴,也很容易傷到泌尿道;切除子宮時膀胱下推不符要求,可能會引起膀胱陰道瘺;游離輸尿管較長,因缺血易引起輸尿管壞死;③疾病因素?;加凶訉m肌腺癥5例,子宮肌瘤3例,宮頸癌1例。在這些疾病的侵犯和壓迫作用下,泌尿系難以承受壓力而移位,進而使得輸尿管和膀胱受到損傷[5]。
3.2 泌尿道損傷的防治措施
泌尿道損傷是婦產科手術的一種并發(fā)癥,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損害腎功能,引起尿液外滲、尿瘺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其身心帶去了雙重折磨,所以必須重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經靜脈尿路造影檢查確診后,應根據(jù)損傷部位、嚴重程度、是否感染采取最佳治療方案。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輸尿管有所擴張,需立即進行輸尿管膀胱再植,或采取其他有效處理措施,以減輕對患者腎功能的損害;若術后患者出現(xiàn)輸尿管瘺或膀胱陰道瘺,修補術需等到炎癥完全消退之后才能開展。不但治療技術要不斷改進,更要做好預防工作,降低泌尿系損傷風險。婦產科必須提高操作水平,熟悉盆腔解剖,在手術前確保患者盆腔排空,并留置有尿管;按照要求適度下推膀胱;手術操作中如果膀胱破裂,可注入適量美藍;為防止出現(xiàn)大出血影響術野,應盡量控制出血量,一旦大出血需及時止血,保持術野清晰。
總之,婦產科手術所致泌尿道損傷應引起高度重視,并著眼于預防工作,減少損傷。
[1] 張曉薇.婦科手術中泌尿系損傷的預防[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4,30(07):514-517.
[2] 徐秋紅.婦產科手術泌尿系損傷88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08(34):59-60.
[3] 劉 萍.探討婦產科手術泌尿系損傷防治方法[J].四川醫(yī)學,2013,34(09):1427-1429.
[4] 余光瓊.婦產科手術致泌尿系損傷8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04):273-274.
[5] 張惜陰.實用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746.
R71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