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振洲等
摘 要:筆者觀察體育中考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器材脫手、手掌拿球等現(xiàn)象,查看教師用書及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整理出幾種簡便易行的提高手指、手腕靈活性及力量素質的方法,供同行參考,并請專家指導以彌補其中的不足。
關鍵詞:手指手腕;實心球;素質練習
所有直接或間接由手接觸器材的運動項目,都對手指、手腕控制器材的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如中考實心球項目中,手指、手腕靈活性和力量不僅對其投擲方向、出手力度的控制極為重要,而且對克服及避免其運動過程中手掌拿球及脫手等錯誤動作的出現(xiàn)具有積極意義,也是其技術練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中,分別將手指、手腕力量對雙手前擲實心球的重要性在動作方法講解中進行重點強調并納入教學目標進行落實。而平時教學時往往只重視對背弓及鞭甩動作的教學而忽視手指、手腕靈活性和力量的練習,這也是錯誤動作——脫手出現(xiàn)的關鍵因素。
手指、手腕對實心球控制的有效程度,主要由其靈活性及力量兩方面因素所決定。探索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進行手指、手腕靈活性及力量的練習方法,對提高中考成績具有重要作用。將體育運動融入學習和生活,也是終身體育的要求之一。下面介紹幾種練習手指、手腕力量的方法,其具有簡便易行、練習效果突出的特點。
一 靈活性練習方法
器材:筆、課本。
方法1
所用器材:筆(日常學習所用筆)。
練習過程:手指依次執(zhí)筆將其在五指間旋轉。
方法2
所用器材:課本。
練習過程:同上將書在五指間旋轉(如圖2手指將書自然旋轉)。
練習建議:以上練習方法簡便易行且練習負荷具有一定的遞進性。方法2相對于方法1,不僅具有發(fā)展手指、手腕靈活性的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手指、手腕力量的增加。建議練習者先通過方法1的練習,使手指的靈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再進行方法2的練習。
二、力量性練習方法
器材:筆、課本、紙牌、實心球。
方法1
所用器材:筆。
練習過程:手指自然伸直,交錯持筆,用力擠壓(圖1)。
練習建議:此練習屬于靜力性練習,易發(fā)生疲勞。在練習時,變換手指交錯持筆的順序,不僅有利于減緩疲勞的出現(xiàn)而且有利于增大訓練面,提高訓練效果。
方法2
所用器材:課本(圖2)。
練習過程:手指自然伸直,交錯持課本并用力擠壓。由于課本具有一定的重量,本練習方法在練習手指力量的同時有助于提高手腕的力量。
練習建議:可以逐漸增加課本的重量,以提高練習效率。
以上練習,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器材簡易,便于獲取,負荷量自控性強,練習內容轉換方便。學生在課間及學習休息之余皆可進行。在大課間活動及體育課時,進行以下練習有助于鞏固以上練習效果及進一步提高練習質量。
方法3
所用器材:紙牌。
練習過程:將紙牌置于食指與中指之間,用力將其向前上方擲出(此練習方法較接近雙手前擲實心球的最后發(fā)力技術動作中的扣腕、撥指動作)。
練習建議:左右手同時進行練習,注意紙牌出手的角度及速度;練習量應控制在每組8~9張牌,每次兩組為宜;注意安全。
方法4
所用器材:實心球。
練習過程:抓握實心球用力垂直推向地面;抓握實心球用力將其旋轉。
練習建議:向地面推擲實心球時注意體會手指撥球的感覺;使其旋轉時,將球正時針、逆時針方向旋轉交替進行,以逆時針旋轉練習為主,正時針旋轉當作輔助練習,這樣更接近于實心球出手時的手部動作,提高練習效果。
上述練習方法,經(jīng)過筆者自身練習及學生練習實踐,練習效果顯著。特進行整理,希望同仁借此繞指柔,化其百煉鋼!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體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體育與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必學內容教師用書[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