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全武 肖運鴻
基于數據分析的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的問題表征與改進路徑
●章全武 肖運鴻
基于數據分析的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是學生自診所需,教師教學所要,家校合作所求。通過對國內文獻的梳理與對高中校內考試現狀的調研發(fā)現,目前基于數據分析的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存在考試數據處理簡單化、考試結果成因分析模糊化、考試結果反饋單一化、考試結果把握片面化、基于考試數據分析的教育研究稀缺化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考試數據翔實化處理、結果成因多方位探析、考試結果多元化反饋、考試結果整體化比較、挖掘考試數據開展學術研究等改進路徑。
數據分析;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問題表征;改進路徑
高中校內考試是指由普通高中校內的教研組或年級組、教師個體或多個教師聯合實施的考試。[1]基于數據分析的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是依據學生考試原始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并反饋數據關系中隱藏的大量教育信息,輔助教師與學生分析考試結果形成的原因,以提高教師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的過程。
(一)學生自診所需
學生自我診斷是指學生對自我學業(yè)成就的評估與診斷。理性的自我診斷有助于學生認識自身學習的優(yōu)勢與不足,提高自我效能感,健全自我心理,放平自我心態(tài),準確自我定位。而基于數據分析的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則是學生通過校內考試實現良性自我診斷的重要載體?;跀祿治龅男瓤荚嚱Y果處理是對學生考試的原始成績進行分析與整合,翔實化考試信息,為學生自我評估學業(yè)水平提供數據基礎支持,改變以往僅依賴于滿分和及格線相比較來評判自己考試成績的心理定勢,學生能夠全面而客觀地把握自己的學業(yè)水平,以免在缺乏相關數據支持的情況下對自己的學業(yè)成就形成誤判,養(yǎng)成以考滿分為成功標準的錯誤觀念。同時,通過對考試結果全方位的剖析也能夠促進學生自我反思與總結習慣的養(yǎng)成。有鑒于此,基于數據分析的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對于轉變學生非滿分不成功的不良信念,增強學生自我反思能力,實現全面而客觀的學業(yè)成就自我診斷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師教學所需
教師通過對考試結果的分析與總結,聯系教學、反饋教學及反思教學,尋求考試結果由教師教學因素形成的原因,客觀理性地評價自身教學的不足,及時改進修正教學計劃,以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zhèn)€性的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培養(yǎng)適應多元化社會發(fā)展的人才奠定扎實的基礎。而當前對考試結果只進行統計學生總成績、平均成績與及格率等簡單的處理方式無疑與這一目標背道而馳。教師只有對考試數據作翔實化處理,挖掘數據關系中所隱涵的教育信息,強化考試的診斷性功能及挖掘考試自身的豐富內涵,才能將高中校內考試在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落到實處,使教師教學活動的矯正成為可能。同時,合理的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不僅是逐步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客觀要求,也是切實體現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的應然舉措。
(三)家校合作所需
有調查結果顯示,50%的教師認為學校實施校內考試與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有關,僅有0.1%的教師認為家長不支持校內考試工作。[2]這表明高中校內考試與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密切聯系,同時校內考試也得到了廣大教師及家長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首先,家長是孩子的重要影響者,家長的教育方式與教育理念對孩子的影響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與家長只有通過真誠有效的交流溝通才能夠相互理解,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為學生全面?zhèn)€性的發(fā)展提供強有的推動力。其次,多視角多角度分析學生的考試分數及卷面解答情況,為家長全面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改變以往單純以分數之偏概孩子發(fā)展之全的不良傾向有著極大促進作用。再次,學校通過對學生考試結果的多維度分析,也能為家校合作共同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生活的計劃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考試數據處理簡單化
考試數據是學生在測試試卷上反應出來的成績,包括學生總成績及學生在各個測試項目上反應出來的原始得分。筆者在高中學校調研中發(fā)現,學校對校內考試非常重視,卻對考試結果的處理缺乏應有的關注,存在對考試結果處理的簡單化傾向。比如,大部分學校僅對學生考試總分與平均分、學科總分與平均分、達標人數等作簡單統計運算,這些特征量雖然能夠粗略的反映考試成績的整體分布,但對進一步探究考試結果形成原因及診斷學生學業(yè)及教師教學的問題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由于缺乏對考試數據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分析與考察,無視學生考試卷面作答情況,使得學生學習活動、教師教學活動的矯正,因為無法找到恰當有效地改進路徑而沒有可能。簡單的處理考試數據,將導致教師以考試分數的高低來評價學生學業(yè)成就,而對學生學習的薄弱點與不足之處則只能泛泛而論,缺乏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
(二)考試結果成因分析模糊化
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最重要最有價值的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及學生共同對考試結果進行分析與反思,尋求考試結果的形成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矯正學生的不良學習方式及轉變教師的教學策略。試卷質量的高低、學生的學科心智特質及教師自身教學的不足都將影響著考試結果的形成。然而教師常常忽視對試卷的效度、信度、難度及區(qū)分度等特征量的運算,主觀地評定試卷質量的高低,這難免會出現評判偏頗的現象。在對考試結果的挖掘時,教師由于缺乏對學生測試試題原始得分的統計,無法深入探析學生在每個試題解答過程中所反映出的學科心智特質,只能用考試總分作為甄別學生的標準,給學生“貼標簽”,很難發(fā)現學生學業(yè)優(yōu)勢與弱點、學習行為的長處和不足,漠視了學生的學科心智特質及考試總分相同情況下學生之間的差異表現。同時,教師自身教學的不足也會影響到學生考試成績,學生在有些測試項目中的失分有可能是來自教師教學的因素,而教師對教學過程及其結果的反思又相對貧化,導致了考試診斷功能的弱化。
(三)考試結果反饋單一化
高中校內考試結果反饋是教師通過對學生考試數據的深入分析得出客觀評價結果,為學生、家長、命題組及學校管理者等提供反饋意見與借鑒。它有助于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改善、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率的提高,增進家長對學校的信任和對學生學業(yè)的整體把握。但是在考試結果的具體反饋中卻存在單一化傾向。教師向學生反饋時只重視考試成績,對考試成績反映出來的具體問題卻缺乏積極的分析與指導。同時,也缺少對考試結果成因的具體化分析,易造成學生看似找到考試結果的成因實則不然的假象。而對家長、命題組及學校管理者等反饋也尚未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忽視向家長溝通、交流學生考試的結果,導致家長不清楚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及學生對待學業(yè)的態(tài)度,同時,教師也失去獲得家長在工作上支持的良好機會。對命題組來說,命制一份效度、信度、難度及區(qū)分度等都極好的試卷則離不開教師的反饋信息及意見,但是考試結果的單一化反饋對命題組編制試題的質量、形式等方面的改進并沒有構成一定的影響,極易致其走向試題命制的僵硬化制度化,喪失試題的生命活力。而對學校管理者來說,單一的考試結果反饋則不利于其把握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狀況,制定適切性的教育教學政策。
(四)考試結果把握片面化
考試結果宏觀性把握有益于教師及學校管理者了解各個班級整體的教育教學水平,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與增進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與信任,也有助于學校管理者就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作出指導意見,等等。教師及學校管理者通過班級之間、歷次考試之間及歷屆班級之間的差異比較來把握考試結果,以反映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尋求教師教學薄弱點與不足之處,推動學校教學的改革。但目前就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現狀而論,教師及學校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整體把握考試結果對學生學業(yè)的掌握及教師教學的改進的重要性,存在對考試結果把握片面化的問題。學校對考試結果的處理只關注班級之間的比較與借鑒,在歷次考試之間、歷屆班級之間及不同學校之間的差異則少有對比,導致了對考試結果把握的片面化,難以真實全方位地了解班級學業(yè)的整體水平。在班級之間的差異比較中,教師僅重視班級平均分、最高分及高分率等,只能粗略的反映班級學生整體的學業(yè)水平,很難詳盡的闡述班級之間的具體差異,判別班級學生的優(yōu)勢與不足。
(五)基于考試數據分析的教育研究稀缺化
在應試教育風氣的熏陶及高中升學率的牽絆下,大部分教師及學校管理者只看重考試分數而對考試反映出的教育信息卻持忽視態(tài)度。當然,不可否認存在一些高中教師關注考試的學術性價值,對考試有關問題作了相關研究,尤其是對考試功能及考試結果成因進行了詳細的探討,為考試改革及其發(fā)展提出了諸多建設性的策略。但從文獻梳理中發(fā)現,絕大多數一線教師對考試的研究主要來自他們的教學實踐經驗及其對考試的經驗反思,很少有一線教師是基于考試數據進行分析的教育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線教師及學校管理者對考試數據挖掘不夠重視,尚未意識到教育研究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一線教師的教育測量與評價相關理論知識的貧乏,不知如何對考試數據進行處理,數據中存在的數量關系也不知其意蘊何在。這導致高中教師基于考試數據分析的教育研究的稀缺化,其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其一,對學生學習成績與性別之間的關系探究缺乏。如一般認為高中階段男生的抽象思維要普遍高于女生,這就會導致女生學習數理化時產生的困難情緒要高于男生。其二,對學生學習時間和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學習習慣和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研究不足。例如有些學生存在只知埋頭苦干,卻不知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實質上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對轉變學生學習習慣及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有很大的幫助。其三,對校園文化、班級文化與學生學業(yè)水平之間關系探究不足。良好的班級文化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一個班級的整體學習風氣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而在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方面,校園文化、班級文化對學生考試結果形成的影響卻被教師主客觀地忽略了。
(一)考試數據翔實化處理
高中校內考試的目的在于對教師教學效果及學生學業(yè)水平的診斷,以幫助教師教學具有針對性與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達到這一目標只依賴于考試數據的簡單化處理是難以實現的。因此,教師還需找出數據關系中隱含的教育信息,對考試數據作翔實化處理。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不僅要記錄學生本人的單科成績和總分或綜合分外,還要分析每個科目的成績在全??忌械陌俜值燃墶⒖忌骺瞥煽兊木鉅顩r以及在各科目內容分項上的表現,準確把握學生總體答題情況。[3]其次,教師還需了解試卷的效度、信度、難度及區(qū)分度等特征量整體把握試卷的質量,有助于教師分析形成考試結果的試卷因素。再次,教師還需掌握每個測試項目的得分分布情況,如平均數、眾數、中位數等,把握學生在每一小題上的總體答題情況,分析掌握學生在細節(jié)上的心智特質。當然,收集考試原始數據對于教師來說是一件繁瑣而又細致的工作;對考試原始數據進行統計處理,需要運用統計計算軟件;對原始數據的分析還需要教育統計與測量理論的支撐。[4]但是高中校內考試數據的翔實化處理是教師進行客觀全面評價自身教學及學生學業(yè)的根基,學生自我診斷的基石,教師改進教學的依據,也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道路上必備的能力,應該引起學校管理者及教師的高度重視。
(二)結果成因多方位探析
探析高中校內考試結果形成原因是教師對考試結果解讀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也是高中校內考試的價值所在。教師對校內考試結果成因多方位探究有助于其全方位掌握學生學業(yè)水平及反思自身教學的不足,也有益于教師正確地認識高中校內考試的價值。探究考試結果的成因可從三個維度進行分析。首先,試卷的質量。試卷效度是衡量其檢測出學生的真實學業(yè)成就的程度,試卷信度是其檢測功能的可靠性程度,試卷難度決定著試卷的難易程度,試卷區(qū)分度則是用來刻畫學生之間的學業(yè)成就的區(qū)分程度,這些特征量決定著試卷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考試成績。如試卷難度過大,學生成績的總體分布將會偏低,同時也有可能會影響到試卷的效度、信度及區(qū)分度,導致試卷質量的不高。其次,學生的心智特征。人的行為是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對考試數據的分析,有助于教師挖掘學生的學科心智特質,挖掘學生內在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造成總分差異的內部原因,尋求學生心智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為改進學生學習策略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最后,教師自身教學。教師對考試原始數據的挖掘整理可發(fā)現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有些問題的形成有可能來自教師自身教學的不足,教師應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反省與總結,使教師教學活動的矯正成為可能。
(三)考試結果多元化反饋
現代社會的結構,學習生活的環(huán)境,學習的壓力不斷給學生帶來學習生活的挫敗感甚至是失敗的情感,教師和家長需要做的是與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對話性的社區(qū)來傾聽他們的經歷和感受,從多方位分析他們學習生活的困難,增強孩子進步的信心與動力。[5]首先,注重對學生個人的反饋。學生在歷次考試中的成績將直接反映其學習上存在的問題,諸如偏科、學習穩(wěn)定性等。深入探究學生的努力程度與學業(yè)成就、學習方法與學習效率的相互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教師幫助學生尋找有效途徑改進學習策略,提高學生學業(yè)水平。其次,對家長的反饋。加強對學生的學業(yè)成就的階段性描述及學生在校表現,如品德、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反饋,幫助家長提高對學生準確性的把握,推動學生自身理性與非理性因素的發(fā)展。再次,對命題組的反饋。向命題組反饋試卷的效度、信度、難度及區(qū)分度,以及試題的題型與內容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以督促命題組命制難度適中,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動手能力皆有促進作用的試卷。最后,對學校管理者的反饋。這包括如下兩個方面。其一,班級群體一般性統計指標反饋。包括對各科目的平均分數、最高分、最低分、眾數及中位數等,有助于學校管理者了解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其二,家庭背景、父母教育程度、家校距離對班級學生整體學業(yè)水平的影響反饋,有利于建構合理的家校合作機制,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
(四)考試結果整體化比較
高中校內考試結果整體化比較有助于教師診斷學生個人及班級整體的學業(yè)水平,宏觀地評估教師自身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對班級學生的再認識。突破高中校內考試結果把握片面化的瓶頸,筆者認為可在班級之間、歷次考試之間、歷屆班級及各學校之間的對比中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與把握。首先,班級之間。班級之間可依據班級的平均分、標準差、最高分、最低分、眾數及中位數等描述特征量進行對比,考查班級之間的差異,這有助于教師認清自己班級學生的學業(yè)狀況,制定恰如其分的班級學習計劃。同樣,學生也可在班級之間的比較中正確客觀地認識自身學業(yè)的優(yōu)勢與薄弱點,避免出現妄自菲薄或一蹶不振的現象出現。其次,歷次考試之間。依據學生在歷次考試中的考試成績畫出折線圖,可直觀化的反映學生學業(yè)的穩(wěn)定性及預測學生考試成績的走勢,促進教師、家長及學生等教育主體對考試成績的理性化地認識。再次,歷屆班級及各學校之間。教師可通過班級學生與歷屆班級學生相類比以及在各學校之間的聯考中,管窺班級學生學業(yè)的優(yōu)勢與不足,吸取歷屆班級以及其他學校在教學中的經驗與教訓,完善教師的教學體系及矯正學生的學習理念。
(五)挖掘考試數據開展學術研究
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提高專業(yè)化水準,做一個研究者、實踐者、反思者。對校內考試結果理性化處理是教師實現這一目標不可或缺的鍛煉步驟。教師挖掘考試數據中的學術價值時應關注三個方面。第一,轉變性別導致學習差別的現狀。通過對學生考試卷面作答情況的深入分析,探究學生成績與性別的關系,糾正以往由性別引起學習差異的不良信念。如,人們一般認為女孩學習數學的能力不如男孩。然而,一些研究證實:在學習數學的能力上并存在性別差異的傾向。某些統計數據所表明的男孩在數學方面要勝于女孩,只是因為在女孩的早期生活中人們便讓她們相信自己不適宜學數學,因此到了青春期女孩往往回避選修數學課。[6]因此教師應糾正學生及家長認為女孩不適合學數學的不良觀念,鼓勵女孩通過努力學習獲得成功,樹立女孩一樣能學好數學的信心,不能因為傳統心理模式的禁錮阻礙了女孩走向成功的步伐。其次,深入探討學習時間和考試成績之間的關系、學習習慣和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改進學習策略,在最少的時間內創(chuàng)造最大的學習價值,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理性看待歷次考試成績。最后,注重校園文化及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學習成績與生活態(tài)度的影響研究,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良性的軟環(huán)境。教師教學在任何時候所真正指向的都是,或者說應該是孩子的精神世界的擴展,為孩子找到一種生命的單純與溫暖。[7]而基于數據分析的高中校內考試結果處理就是以學生發(fā)展為主而充分挖掘考試教育信息的處理方式,這比簡單地追求考試成績的高分更符合教育的人文主義關懷價值取向。
[1]王少非.校內考試監(jiān)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5-6.
[2]汪繼紅.全國中小學校內考試及選拔現狀綜合調研報告[J].咸寧師專學報,2001(4):19-22.
[3]馬世嘩,章建石.基于考試結果挖掘的教育評價:理論與實踐[J].心理學探新,2012(5):461-465.
[4]李奕,張警鵬,鄭啟躍.用科學的考試評價方法改進學??荚嘯J].教育科學研究,2009(9):40-43.
[5]馬克斯·范梅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M].李樹英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09-100.
[6]江紹倫.教與育的心理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293-294.
[7]劉鐵芳.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33.
(責任編輯:金傳寶)
章全武/贛南師范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數學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肖運鴻/贛南師范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數學史與數學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