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臘梅
預習是學生在教師講讀課文之前的預先學習,它是學生自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先預習后上課,實踐先學后教。 “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抓得好,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全面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一、 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學好語文的第一步
課前預習是語文教學中的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好語文的第一步。
1. 扭轉被動學習的局面。有些學生學習比較困難,主要是基礎不扎實、不鞏固,所以課后復習,做作業(yè)的時間也相應增加,使學習更加困難,造成“惡性循環(huán)”。為了扭轉這種被動學習的局面,如果能提高每一堂課的聽課質量,那么用于復習、做作業(yè)所費的時間就減少了。有效的方法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做好課前預習。預習后,一方面,由于復習舊知識的掌握,掃除了聽課中的一些障礙。讓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理解,或基本理解上課的內容,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另一方面,因為上課聽懂了,課后復習的時間減少了,作業(yè)速度加快。預習雖然用掉了一些,但聽課的效果好了,復習和做作業(yè)的效率也提高了。
2. 培養(yǎng)和提高自學能力。課前預習實際上是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對所學知識進行的自學。在學校老師教學生的是最基本的基礎知識。新的知識是一大批在以后的學習中的學生不斷探索,根據(jù)需要去學習。因此,預習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明確聽課目的,加強聽課效果。學生在預習新課文時,會有不懂的內容,這屬于正常現(xiàn)象。課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點、難點,或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弄懂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學習深入的關鍵所在。預習時可以把這些看不懂的地方記下來,上課時特別注意聽老師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這樣,聽課的目的非常明確,態(tài)度積極,注意力也容易集中,聽課效果肯定會好。
二、掌握預習方法——學好語文的鋪路石
(一)明確預習的任務與步驟
我認為,讀(看)課文、自學字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研究課文的結構特點、摘錄好詞佳句,提出疑難問題,是預習的主要任務,而“默看——查問——朗讀——摘抄——思考”,便是預習課文的常規(guī)性步驟。
(二)教給預習方法
1. 讀。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讀”在預習中是不能忽視的一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應先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進而從讀中悟理、悟情、悟法,并發(fā)現(xiàn)疑難??梢宰寣W生用多種方法讀,如高聲朗讀,輕聲讀,默讀等等。
2. 查。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弄清圈出字、詞的音、形、義,并將注釋寫在該字、詞的附近,便于在閱讀中理解詞語,加深印象。特別是一些多義字,一定要結合上下文理解,鼓勵學生反復體會,自查自悟。
3. 劃。劃出課文的重點詞、重點句、重點段,做到重點突出。在理清課文思路之后,并對各段的主要內容進行批注。另外,學生自己認為精彩的描寫、含義深刻的句段及對自己有所觸動、有所啟發(fā)的片段,都可以選用自己喜愛的固定標志畫出來,寫出批注。
4. 拓。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或許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如:作者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還有的一些知識點,如:學習《送元二使安西》一課之前,可以搜集有關送別的詩。為此,學生在課前就應該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上網(wǎng)搜集相關信息,提前查閱課外資料,并進行細致整理。為在課堂上學習,與同學、老師一起交流做好充分的準備。
5. 問。在預習中,發(fā)現(xiàn)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
三、及時評價反饋——給予學生激勵性的鼓勵
老師不可把預習完全當成學生自己的事,雖然教師有時在教室一再強調預習的重要性,但有惰性的孩子還是會敷衍了事。因此還需加強學生預習的趣味性與積極性。
1. 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前預習內容。預習的設計準備要敢于向學生智力的挑戰(zhàn),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在布置學生預習作業(yè)安排時,教師所設計的內容,要體現(xiàn)層次性、開放性,盡量不要布置那些學生通過手邊的資料就能獲得答案的預習題。
2. 教師在適當?shù)臅r間應給學生作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同時還應該加以督促。為了督促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將課前作業(yè)作為重要完成,同時還要向學生經(jīng)常講述預習的重要性。
3. 重視課前預習檢查。學生對新教材內容進行預習后,非??释玫浇處煹脑u價。教師及時地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反饋并給予一定的評價,給予學生激勵性的鼓勵,會讓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喜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使課堂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責任編輯〓龍建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