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海港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第二中學 王建學
以“趣”引讀,讓學生大膽地“說”英語
河北省唐山海港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第二中學 王建學
小學英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大膽自信地說英語,教師可以運用“游戲”讀單詞,讓學生建立開口說的信心;以“畫”生成句型,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和使用英語;巧用情景,拓寬語言,提高語言交流真實性等辦法、途徑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口語教學 英語氛圍 教學方法
說是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交際是語言教學的本質,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借助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和交流,而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說”。那么,如何才能打開學生嘴上的“鎖”,讓學生輕松流利地“說”英語呢?對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每個學生英語水平不一,興趣、愛好、求知欲更是不同,抓住學生的好勝心,通過各種競賽、游戲等多種活動方式,啟發(fā)學生思維,學生也能比較輕松、自然地學會語言,從中嘗試成功,逐步消除畏難情緒。例如,對Sweater、jacket、shirt、skirt 、T-shirt和pants等6個表示服飾話題單詞的綜合操練時,考慮學生的吸引力和注意力我采取了下列方法。
1.比一比。在此話題教學中,我讓學生用各種彩色紙做服裝的剪紙,注意服裝的搭配,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成服裝秀看哪一小組說得好、服裝搭配得美,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小組。這樣的教學不僅讓學生學習了英語,還培養(yǎng)了學生對服裝的審美能力。教師把最優(yōu)秀的6張服飾圖片貼在黑板上,以正常速度任意指讀2個單詞后迅速指向第三個單詞,看誰的反應快。此環(huán)節(jié)可以重復5遍以上,還可請學生充當小老師。比賽方式有很多,師與生、生與生、組與組等比賽,讓學生自由地發(fā)揮語言能力,進行學生參與的有趣評比。課堂上盡量創(chuàng)造一種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的輕松愉快氛圍,參與各種小比賽活動,防止學生疲勞以及產(chǎn)生厭煩情緒。
2.玩一玩。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課堂活動,可以滿足學生愛動、好玩的天性,不但能使注意力持久穩(wěn)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能提高。當學生6個單詞達到一定熟練的基礎上,接著可做Bingo游戲:老師指明6個單詞中的某一個單詞,當指向它時要求學生大聲說出“Bingo”。當老師的教鞭在6個單詞上快速移動,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就容易說錯。學生為避免說錯,就會瞪大眼睛,精神高度集中。不知不覺中,單詞操練了一遍又一遍。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進行Guess的游戲。導入階段,我將幸運猜詞游戲引入課堂,學生參與熱情高漲,氣氛活躍,學習的英語知識時記得特別深刻、牢固?!坝螒颉被顒右欢ㄒ蠈W生的心理特征,突出童趣,讓學生大膽開口,在說、笑、唱、跳、畫、玩等系列活動中,輕松地糾正讀音、拼寫中的錯誤,掌握英語單詞。
牛津小學英語教材中的C、D兩個版塊的設計通過一些圖片練說句型,而教材中這部分圖片內容都是固定的,有些呆板,我們應把它設計成能活動的?,F(xiàn)代多媒體技術能把文字、圖片、動畫、聲音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立體、多元、形象、生動的教學模式,大大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而且展示的各種優(yōu)美圖像、動聽的英語無疑會激發(fā)學習者一口流利的語言,并能將其靈活運用于交際的積極性。例如,教學There be和There is no這兩個句型時,為了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我用媒體展示一張書桌并問學生:“What’s on the desk?”“There is a pencil case.”“There are some books.”“There is a dog”學生答案千奇百怪,于是我又在書桌上放了一只玻璃杯,讓學生繼續(xù)猜What’s on the glass?接著我在玻璃杯又放了些水,讓學生說:“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glass.”突然,我把玻璃杯里的水倒掉,引出句型“There is no water in the glass.”學生自然感悟出“There is no…”這個句型的含義。于是我又用媒體演示去掉玻璃杯和書桌,讓學生鞏固練習:“There is no glass on the desk.”“There is no desk on the black board.”現(xiàn)代教育技術使教師更容易幫助學生歸納認識學習的目標,通過諸如重讀、快進等功能,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操練語言。基于媒體的學習,學生可以調控自己的學習進度,計算機的人機交換,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及時了解自己學習情況且不斷得到鼓勵。然而,這樣的操練,讓學生之間在書桌邊畫邊說,既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又促進運用語言能力的形成,使學生聽、說、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的心理、思維的智力的發(fā)展過程是周圍環(huán)境進行“同化”或“順應”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外部刺激的結果。學習是學生主動、積極認知思維的過程,是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根據(jù)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和兒童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把簡單刻板的教與學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實景中,拆去傳統(tǒng)教與學的樊籬,化抽象為直觀,化刻板為生動,讓師生和諧地融為一體,在歡樂、活躍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尋找掌握英語學習的捷徑。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從實際出發(fā),設計各種各樣的語言場景,如問候、采訪、調查、議論、感受、過節(jié)、購物,結識等。在這些對話中,教師應把學過的語言知識、句型合乎情理地融入其中,從而達到使基礎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發(fā)展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同時給學生帶來說的快樂。
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對話環(huán)境,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用所學語言進行對話表演,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課堂教學融于真實的生活,使之貼近于生活,學生愿意大膽開口地說,從而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總之,以“趣”引讀,通過科學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教學情境,從動腦、動手、動口等方面,寓教于樂,融言、行、情為一體,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并從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感受學習成功的喜悅,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讓學生愛學、樂學、會學,為將來進一步學習外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ISSN2095-6711/Z01-2015-07-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