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新泰市果都鎮(zhèn)楊家樓聯(lián)辦小學 朱少華
淺談小學語文課上的德育滲透
山東省新泰市果都鎮(zhèn)楊家樓聯(lián)辦小學 朱少華
德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語文作為重要學科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思想道德 教育 語文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目前的熱點問題。父母都盼望子女能在教師的細心教導下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能在以后的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但是,伴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教育又一次面臨挑戰(zhàn),特別是外來文化以及經濟發(fā)展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學校的德育工作面臨更多問題。如何加強新時期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是各校德育工作的關鍵。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并發(fā)表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站在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高度,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做出重要闡述,提出明確的任務和要求,是新世紀新階段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的綱領性文件。
為了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工作中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整個教育教學中,德育占有重要地位。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在教學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怎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呢?具體有以下方法:
德育過程既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也是說理、訓練的過程。教師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以及自身的形象對學生有著巨大影響,這種影響直接作用于學生。教師的儀表、板書設計、語言表達等都可以在無形中給予學生美的感染,進而陶冶學生的情操。語文教師的優(yōu)秀人格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對語文的熱愛,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還有利于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教育能力以及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優(yōu)秀的個性和人格魅力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聰慧性:思維敏捷,善于抽象思考,富有才識,學習能力強。
2.穩(wěn)定性:情緒穩(wěn)定,成熟沉著,精神振奮,行動富有魅力。
3.持強性:做事積極要強,凡事皆能堅持主見。
4.有恒性:盡職盡責,持之以恒,奉公守法,富有責任感。
5.敢為性:敢于冒險,富有毅力,自信心強。
6.世故性:精明能干,老練得體,處世冷靜理智,方法現(xiàn)實。
7.自律性:自律嚴謹,知己知彼,言行一致,能顧全大局。
8.敏感性:客觀理智,不感情用事,獨立堅強自食其力。
9.懷疑性:信賴隨和,易和諧相處,順應合作,善于體諒他人。
10.憂慮性:安詳沉著,富有自信心,適應自如,富有安全感。
11.緊張性:心平氣和,寧靜閑舒,內和平衡,知足常樂。
12.科學性:善于用辯證觀念分析、處理事件與事物。
13.理念性: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周邊的人與事。
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材中,德育教育內容并不占明顯地位,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發(fā)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將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分析中。
例如,教學中列舉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學生既掌握了知識,也從中體會我國在航空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通過講述求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將其轉化成為祖國建設事業(yè)而刻苦學習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畏艱難,刻苦鉆研,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可謂是一舉多得。教學中,此類事例還有很多,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就能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合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等。小學語文中有很多規(guī)律和定律,如果只通過教師課堂講授起不到太大作用,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
例如,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大家一起學習,既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又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小組共同學習的情景中,學生意識到小組目標與自身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系,只有小組所有成員都取得成功,自己才算成功,使學生養(yǎng)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
德育滲透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不能只局限于課堂,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語文主題活動和語文活動課。另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各種跟教學相關的活動,如講小故事、語文知識競賽等。
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應注意策略性,不能喧賓奪主,要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提高滲透的自覺性。結合學生實際以及知識的吸收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ISSN2095-6711/Z01-2015-1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