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加拿大漢學:從亞洲系、東亞圖書館的建設以及研究生論文看中國文學研究的蛻變

        2015-03-29 08:43:33梁麗芳
        關鍵詞:多倫多東亞華人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4-5310( 2015)-09-0019-06

        收稿日期:2015-05-31

        作者簡介:梁麗芳,女,廣東臺山人,文學博士,加拿大阿爾伯達大學終身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加拿大的中國文學研究,乃屬于漢學范疇。加拿大的漢學,從19世紀末到現在,歷經兩個階段:傳教士漢學和專業(yè)漢學。傳教士漢學,是指19世紀末以來,那些有學術修養(yǎng),對中華文化好奇而進行研究的傳教士,他們回到加拿大之后,以其學術業(yè)績和終身投入,成為漢學的奠基者。例如以研究甲骨文聞名的懷履光( Bishop William White,1873—1960)和明義士( James Mellon Menzies,1885—1957),他們后來對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東亞系的成立和發(fā)展,都有重要貢獻。專業(yè)漢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才興起的,這以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簡稱UBC,或譯作卑詩大學)亞洲系的成立最為典型。50年代,在美國研究中國而受到排斥的威廉·荷蘭教授( William Holland,1907—2008),帶同他的《太平洋事務雜志》( Pacific Affairs)到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招攬杰出學者,對該校的中國研究有奠基性的意義。經過幾代漢學家的努力,如今,加拿大漢學在各方面獲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文學研究方面的著作和業(yè)績,我在拙文《加拿大漢學:從古典到現當代與海外華人文學》 ①中,已經作了論述。簡而言之,該文描述了著作等身的詩詞專家教授葉嘉瑩,以及她分散在加拿大各大學的門生(陳山木、白潤德 ②,施吉瑞 ③、余綺華、方秀潔,羅泰瑞 ④、梁麗芳)的學位論文和古典詩詞著作,還有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林理彰( Richard John Lynn)的古典文論和《易經》《莊子》等經典翻譯和新注。在小說方面,描述了晚清小說專家米列娜( Milena Dole? elová-Velingerová)的小說研究,以及她的學生(貝利 ⑤、黃恕寧、吳華、徐學清)的學位論文和著作;還有散曲專家施文林( Wayne Schlepp)和六朝文學專家孫廣仁( Graham Sanders)的著作等等。在現當代文學方面,描述了杜邁可( Michael Duke)的當代文學研究和翻譯,王仁強( Richard King)的研究和翻譯,林鎮(zhèn)山的臺灣小說敘事研究,黃恕寧的翻譯選本,梁麗芳的知青文學研究和華人文學研究,以及21世紀新近登場的漢學家的著作和研究等等,在此不再重復。本文將對作為加拿大漢學搖籃的亞洲系和研究機構的創(chuàng)立,研究生論文的選向等歷史和現狀作一個梳理,從中可了解到造就中國文學研究的環(huán)境,知己知彼,有所啟發(fā)。

        一、亞洲系或東亞系的建設及角色

        中國文學研究是專業(yè)漢學在高等學府獲得重視之后才發(fā)展起來的。加拿大的大學沒有專門為中國文學設立系別。中國文學的講授和研究都是在東亞系或亞洲系之內進行,如果該校沒有這些系別,那么,涉及中國的課程就屬于國際語言學系或類似的系別。東亞系/亞洲系通常由兩個或以上的地區(qū)研究組成,中國和日本通常是主要成員,規(guī)模大的系還加上韓國、印度和東南亞。研究中國歷史、政治、人類學、社會學等領域的教授一般屬于他們本系,有的也可同時屬于亞洲系或東亞系。有些大學的國際語言文化系或現代語言文化系,把漢語和中國文學(以及文化)課程包括在內。這種系通常規(guī)模很大,有一個系主任,其下每個語種由一位教授負責統籌,叫做coordinator。

        加拿大設有以亞洲系(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命名的大學只有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一所,設有東亞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的則有阿爾伯達大學( University of Alberta)、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和麥吉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 ;以亞洲中心或者綜合性系別命名的學系,從西部到東部有:維多利亞大學( University of Victoria)的太平洋亞洲研究系( Department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卡爾加利大學( University of Calgary)的日耳曼、斯拉夫、東亞研究系( Department of Germanic,Slavic and East Asian Studies),緬省大學( 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亞洲研究中心( Asian Studies Center)以及蒙特利爾大學( University of Montreal)的東亞研究中心( Centre d'études de l'Asie de l'Est)等。

        目前,加拿大的漢學研究(包括中國文學研究)較早具有規(guī)模的大學有兩所: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系和多倫多大學東亞系。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這兩所大學設立中國文化和歷史學科,修讀的大部分是對人文學科有興趣或期望進入外交界的西人學生,此外就是土生華裔。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亞洲系,因為卑詩省有一定數量的華人移民,戰(zhàn)后獲得穩(wěn)定發(fā)展。 ①多倫多大學的東亞系的創(chuàng)立,如上所述跟傳教士懷履光和明義士的努力,以及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在二三十年代就開始收藏大量的中國古文物有莫大關系。其實,麥吉爾大學東亞系開始得最早,1925年蓋恩·葛思德( Guion M.Gest,1864—1948)把自己的中文藏書存放在該大學,成立以他命名的葛思德華文藏書庫( Gest Chinese Research Library)。該校在1930年開設第一個中國研究學系,可惜不受重視,大蕭條后經費不足,該藏書賣給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也在4年后結束。 ②1965年林達光( 1920—2004)受聘為系主任,才重新發(fā)展起來。

        加拿大的專業(yè)漢學,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美國培養(yǎng)的漢學家。美國麥卡錫主義嚴厲施行的年代,與共產主義沾邊的學者往往受到懷疑和不信任,不得不離開國土,有的遠往歐洲,有的北上加拿大。最值得稱道的例子,是上述《太平洋事務雜志》( Pacific Affairs)及其主編威廉·荷蘭從美國遷來加拿大一事。這本雜志原屬于非政府組織太平洋關系學院IPR(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的名下,IPR關閉后,于1961遷到溫哥華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成為加拿大中國研究(包括文學)最具份量的雜志。威廉·荷蘭( William Holland)生于紐西蘭,1932年畢業(yè)于劍橋大學,后入美國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出任美國駐重慶情報局( American Information A-gency)領導。他到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后,招兵買馬,把它建設成加拿大的亞洲研究重鎮(zhèn)。 ③

        加拿大大學的亞洲系或東亞系的成立,跟歷史系都有某些淵源,這是因為中國歷史是大學歷史系不可缺少的科目,如果攻讀中國歷史的研究生需要閱讀中文資料,漢語課程便應運而生。一旦時機成熟,亞洲系或東亞系便可以成立。例如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系的成立便是源于歷史系。該校的中國歷史課“1644年后的中國現代歷史”首設于1948—1949年度,由剛上任的歷史學家何炳棣( 1917-)擔任。“亞洲研究”( Asian Studies)這個名稱于1956—1957年度在該大學首次啟用。1957 -1958年度,“中國文學入門”和“中文入門”正式開設。在何炳棣努力下,該校1959年購入大量中文古籍。1960年,大學圖書館的亞洲部和亞洲系同時成立。在首任系主任威廉·荷蘭的努力下,亞洲研究碩士學位在1962—1963年度獲準設立。何炳棣在1963年轉往芝加哥大學。1964年,以研究徐霞客游記著名的李祁( 1903—約1980)受聘來教授中國文學。1966年,蒲立本( Edwin G.Pulleyblank,1922—2013)從劍橋大學應聘回來,1969年,葉嘉瑩受聘,專門講授詩詞。1970年王健( Jan Walls)受聘,教授語言與文學。威廉·荷蘭于1973年退休。1975年,施吉瑞( Jerry Schmidt)獲得該系第一個中國文學專業(yè)博士學位。 ①1987年,亞洲系創(chuàng)辦研究生刊物《卑詩評論》( BC Review),側重刊發(fā)文學方面的論文。

        如前所述,多倫多大學東亞系的奠基和發(fā)展跟傳教士有莫大關系。1930年代之前,多倫多大學開設的東方學課程( Oriental Studies)只包括中東,東亞并沒有進入視野。1914年成立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館,對后來多倫多大學東亞系的形成和發(fā)展起了輔助作用。博物館館長查爾斯·庫容里( Charles T.Currelly)有遠大視野,他獲得在華傳教士懷履光的協助,后者從1924年開始,為期10年在中國為博物館收購古文物,奠定了中國古文明研究的基礎。1934年,懷履光回到加拿大,主持多倫多大學中國研究學院,兼任大略皇家博物館館長。他在1941年完成策劃中國研究課程( Chinese Studies),并建議創(chuàng)立中國研究部,頒授中國課程榮譽學位。他在1942—1943年度,開設兩門與中國有關的課程,有30個學生。1943年5月,成立中國研究學院( 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1948年,中國研究學院并入文理學院,懷履光辭去中國研究學院和博物館工作,由具傳教士背景的路易斯·瓦安斯利( Lewis C.Walmsley,1897—1968)接任。杜森( W.A.C.H Dobson,1913—1982) 1952年受聘,任教于中國研究學院。杜森1938年曾到中國傳教,1943年曾經在開羅會議( 1944)為英國首相丘吉爾當翻譯,1946年獲得牛津大學碩士學位后留校任教,1953年出任多倫多大學中國研究學院主任。他精力充沛,努力發(fā)展中國研究之余,勤于著作,直到1979年退休, ②是個傳教士到專業(yè)漢學的過渡人物。戰(zhàn)后,隨著日本、印度和韓國地區(qū)研究陸續(xù)加入,1977年共同組成了東亞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③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出版了一份研究生刊物,叫《東亞論壇》( East Asia Forum)。

        二、亞洲圖書館的角色:藏書與網上資料

        漢學家的數量和質量固然重要,中國文學研究的發(fā)展與中文圖書藏書量亦息息相關,沒有相當數量的中文藏書,便不能進行深入研究,遑論開設研究生課程。加拿大大學的中文藏書,以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亞洲圖書館規(guī)模最大,其次是多倫多大學的鄭裕彤圖書館。其他大學的中文書籍都放在總圖書館,或是系里圖書室。在中國以外的地區(qū)成立圖書館,過程艱辛,需要長期積累才可以達到一定規(guī)模。在這方面,傳教士和慈善家的努力,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加上專業(yè)人士的有效管理,使得加拿大的中文書籍,發(fā)揮其傳播中國文化的功能。加拿大的圖書館都是開放性的,除了服務大學之外,民眾也可以借閱,以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圖書館的存在和發(fā)展,無疑是保證中加文學交流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石。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圖書館成立于1960年,中文資料方面包括書籍310,000冊,10個資料庫,134個電子書,8544膠卷,22份報紙和網上《人民日報》,1,100冊善本書。人文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藏書甚豐。1959年,為了擴充亞洲系,歷史學家何炳隸親自聯系,圖書館長紐爾·哈羅( Neal Harlow)推薦,校長諾爾曼·邁肯斯( Norman A.M.MacK-enzie)批準,由“圖書館之友”的中堅慈善家瓦爾德·庫納博士( Dr.Walter Koerner)慷慨資助,從澳門姚鈞石家族購得珍貴的蒲板書樓藏書。 ①此藏書有3,200個書目,45,000冊,包括1912年以前出版的古籍,有320善本抄本,還有經典古籍、通志和清朝廣東省文人專著。1965年,蒲板書樓索引完成。1991年,從芝加哥大學畢業(yè)并曾在香港城市大學任職圖書館管理的潘銘鑫與芝加哥退休圖書管理專家錢存訓,受邀一同評估蒲坂書樓藏書。2000年,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前館長李直方受邀來整理編目,讓各界讀者可以在網上查閱。 ②1965年,亞洲圖書館從臺灣購入500套叢書影印本,以補蒲板的不足。亞洲圖書館除了蒲板書樓,還有宋學鵬藏書、景頤齋藏書、龐鏡塘藏書,以及加拿大早期卑詩省華人與珠江三角洲的網上資料。近年來,通過互聯網,搜索資料比以往方便多了。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圖書館的首任館長伍冬瓊女士,畢業(yè)于香港大學,曾任職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亞洲圖書館有今天的規(guī)模,伍女士的終身投入功不可沒。 ③2001年亞洲圖書館館長袁家瑜女士上任,也是香港大學畢業(yè),她對于電腦科技很熟悉,對加拿大華人研究有濃厚興趣,她與前西門菲沙大學林思齊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健( Jan Walls),以及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戴安娜( Diane Larry)合作,建立卑詩省華人歷史資料庫《加華文獻聚珍》( Historical Chinese Language Materials in British Columbia: An Electronic Inventory)。 ④這個資料庫包括大量早期卑詩省華人中文文獻,有家書、商業(yè)檔案、團體咨詢、中文課本、捐獻單據、家譜、各類書信、身份證明、文章、中文剪報、人名錄、學?;顒佑涗洝D片、收據、通告和廣告等材料。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圖書館購得了北美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紙《大漢公報》從1914年到1992年??癁橹沟母北?。2007年,該館獲得十五代醫(yī)學世家傳人梁覺玄醫(yī)師捐出收藏的醫(yī)藥、哲學和文學書籍,更有著名粵劇師父黃滔捐贈586種粵劇錄音帶等資料。這些都是研究華人文化和華人文學的重要材料。

        多倫多大學鄭裕彤東亞圖書館,位于該大學的約翰·羅巴斯圖書館樓( John P.Robarts Library)的第8層。約翰·羅巴斯圖書館成立于1973年,亞洲圖書館則在1974年搬入。1933年,懷履光在中國從德國公使館的華人秘書慕學勳那兒以100,500元購得40,000冊書籍。1935年,這些書本運到多倫多,是為中文藏書的開始。隨后,獲得卡內基公司( Carnegie Corporation)和馬林基金( Mellon Foundation)惠贈巨款,擴張藏書數量。1961年,多倫多大學的東亞圖書館成立,藏書60,000冊。第一任館長是朱維信( Raymond Chu)。該館先后增添中日韓文書籍。1987年,香港富商鄭裕彤捐贈150萬擴張圖書館,1991年完成。1996年鄭裕彤再次捐款,加上日本方面的捐款,1998年完成東亞資料中心。 ⑤同一層樓,還有利銘澤典宬( Richard Charles Lee Canada-Hong Kong Library,前名為加港文獻館),乃來自香港的利銘澤家族所贊助。該館匯集香港資料5萬項,包括2,500雜志,7,000剪報,視聽材料等,為香港以外資料最豐富的圖書館。

        三、研究生的論文:中國文學研究的一個方向指標

        中國文學研究的發(fā)展,除了體現于漢學家的著作之外,也體現于研究生的分布和學位論文的內容。培養(yǎng)新一代漢學家,是任重道遠的工作。有志朝漢學方向進取的西方學生,要從學習漢語開始,然后修讀文學,從學士到碩士再到博士,之后,才有資格申請大學教職。目前,提供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學士學位的大學,從加西到加東有維多利亞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阿爾伯達大學、卡爾加利大學、緬省大學、多倫多大學、蒙特利爾大學和麥吉爾大學等。設立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博士學位的大學,有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蒙特利爾大學4所。有些大學雖然沒有設立中國文學碩士和博士學位課程,也可通過與設有博士學位的系別,例如比較文學系、電影系或文化研究系等合作,共同派出教授指導研究生。

        從1975年到2010年,加拿大的研究生學位論文數量的分布情況如下 ①: (以下“華人”是指華人研究生)

        ( 1)多倫多大學: 46 ( MA: 15,Ph.D: 31) (華人:31)

        ( 2)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34( MA: 6,Ph.D: 28) (華人:22)

        ( 3)阿爾伯達大學: 18( MA: 14,Ph.D: 4) (華人:16)

        ( 4)麥吉爾大學:15 ( MA: 12,Ph.D:3) (華人: 8)

        ( 5)蒙特利爾大學: 6 ( MA: 0,Ph.D: 6) (華人:1)

        ( 6)維多利亞大學:4( MA:4) (華人:2)

        ( 7)西門菲沙大學: 3( MA: 1,Ph.D: 2) (華人: 3)

        根據數據資料,從1975年到2010年,80%的論文,都是在1990年之后完成??梢娺@二十多年來,中國文學研究發(fā)展迅速。華人學生占多數,西方學生雖然比以往多,但遠遠不夠。故此,擴大研究生來源的多元性以獲得平衡,不容忽視。以多倫多大學東亞系為例,在1990年之前,獲得中國文學博士學位的7個研究生中,西人占5個,從1990年至2010年,24個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中,華人占18個。1970年到1980年代,華人研究生以來自香港和臺灣為主,1990年之后,來自中國大陸的占很大比例。

        研究生的論文選題,反映了中國文學研究的傾向與流變。從50年代到70年代末,古典文學占主導,現代文學仍未成氣候,到了1980—1990年代,情況有所改變。隨著中國大陸文壇的解凍,值得研究的作家和作品越來越多。研究古典的學者,也有個別開始轉向研究當代中國文學和文化。

        加拿大的中國文學研究生,論文選題從古典到當代,范圍廣泛。如果從選題與所讀的大學聯系起來看,就會發(fā)現他們的選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導師的研究領域。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選題在古典和現當代方面比較平衡,多倫多大學的研究生,選題則偏重于古典和“五四”之前,反映了當代文學方面師資的缺乏,這個情況到最近才得以改正。

        以下是1975年以來加拿大中國文學研究生論文選題的概況。

        古典文學方面,選詩的顯然比詞曲多。以某個主題貫穿歷代詩人或詞人來研究的極少,大多側重于單個詩人(或詞人)的作品研究。六朝有鮑照;唐朝最多,有李白、王維、李商隱、白居易、溫庭筠、孟浩然、李賀、(南唐)李煜;宋代有柳永、歐陽修、王安石、楊萬里、吳文英、王若虛、辛棄疾;明代有王士禎;清代有袁枚、鄭板橋(詩畫并論)。專題研究方面,有明清時期的女詩人、詩品、中國詩的時間與敘述。古典小說研究方面,集中于白話小說,其中選得最多的是《三言兩拍》《鏡花緣》和《聊齋志異》,此外,是《紅樓夢》《老殘游記》和金圣嘆、毛倫、毛宗崗的小說評論。

        現當代文學方面,所選的研究對象廣泛。清末民初作家有包天笑、周瘦鵑、徐敬亞;“五四”時期作家較多,有魯迅、沈從文、郁達夫、老舍、巴金、劉吶鷗、穆時英、林語堂、鄭振鐸、路翎、艾蕪。研究得最多的是丁玲。專題研究方面有新感覺派小說、1900年到1930年的中國文學理論,比較研究有左拉與巴金、茅盾,哈代與徐志摩。當代文學方面,研究張愛玲的論文最多,其次是高行健、余華、莫言、蘇童、賈平凹,還有王安憶、韓少功、王蒙、張賢亮、邱華棟、張潔。專題研究的有知青小說、新潮小說、內轉向小說、通俗小說、反諷與意識形態(tài)、1980年代小說、哈代與沈從文和莫言的比較等。臺灣文學研究很少,只有鄉(xiāng)土文學、王文興小說、洛夫的長詩,以及二二八的文學敘寫。

        其他的選題,有文心雕龍、淮南子、老子、莊子、沈括的《夢溪筆談》、龐德與中國詩、負心漢形象、非寫實詩學、偵探小說的意識形態(tài)、文革回憶錄、流放主題、數碼化與中國當代文學、互聯網與中國文學等。電影和戲劇方面的選題,有元雜劇、李漁、第五代和第六代中國導演、王家衛(wèi)的電影、香港歌手許冠杰的流行歌曲、木偶戲、奧尼爾與中國戲劇。

        從以上的選題分類,可窺見加拿大的中國文學研究偏向。1990年是分界線,從1975年到1990年,博士碩士論文側重古典,之后,現當代增多。從總數量上看,論文數目從1975年到1990年15年間有20多篇,1990年至今增至百篇以上,增幅高達5倍。這個發(fā)展的勢頭,看來將持續(xù)強勁。

        結語

        經歷了數十年的經營,如上所述,加拿大的漢學已經具備規(guī)模。東亞系或亞洲系的建立,中文圖書的持續(xù)累積,研究生的培養(yǎng),研究所的交流活動,都實實在在地體現了加拿大多元文化下的人文精神,以及對了解中國文化所付出的努力和獲得的成就。不過,與其他學科比較,中國文學研究仍是個冷門的學科,需要不斷的推廣和提升。不過,事在人為,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令人忽然警醒,應該注意中國文學。之前,我曾經寫過一篇《六十年來中國當代文學在北美的接受情況》,如今,我仍然要呼吁翻譯的重要性。加拿大高等學府如何保證亞洲系和東亞系的資源,如何提升數量和質量,如何與中港臺地區(qū)進行交流,將是挑戰(zhàn),也是機會。

        (責任編輯:畢光明)

        Sinology in Canada—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tup of Asian Department and of East Asian Library and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LIANG Li-fang ( Canada)

        ( Department of East Asia,University of Alberta,Alberta,Canada)

        Abstract: 160-odd years have elapsed since the arrival of Chinese immigrants in Canada along with the gold rush in the mid-19th century.In line with the literary tradition brought by early overseas Chinese and radiant with distinctive Lignan regional flavor,classical poems and popular ballads,Cantonese opera versions and vernacular dramas,and prose and novels written by later-arriving Chinese,all belong to literary creation.As for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not until the 1960s did it yield fruitful results on the grounds that sinology was conducted in Canada while scholars were employed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o train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sinology and there were sufficient hardware and software.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as shown in the setup of Asia ( East Asia) Department—the cradle of sinology—and of relevant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in the topic selection of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Key words: Asia Department; missionary sinology; professional si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本文發(fā)表于2013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世界視野中的中國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乃作者參與撰寫及主編(與馬佳)的《中加文學交流史》(即將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一部分。有所刪節(jié)。

        《加拿大漢學:從古典到現當代與海外華人文學》,收入《華文文學》2013年第3期,第64-74頁。

        Daniel Bryant

        Jerry Schmidt

        Terry Russell

        Alison Bailey

        Graham Johnson,“The True North Strong: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in Canada”,China Quarterly,No.143 ( September 1985),p.852.

        Martin J.Heijdra,“The East Asian Library and the Gest Collection at Princeton University”,in Peter X.Zhou ed.,Collecting Asia: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1868-2008.Ann Arbor,Michigan: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Inc.,“Asia Past&Present: New Research from AAS”series,No.4,2010,pp.121—135.

        Graham Johnson,“The True North Strong: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in Canada”,p.855.

        參閱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系網站內歐大年( Daniel Overmyer),”Glowing Coals: the First Twenty-five Years of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1960-1985”,http: / /www.asia.ubc.ca/department/history.html;并參考Edwin G.Pulleyblank,“William L.Holland’s Contribution to Asian Studies in Canada and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Pacific Affairs,Vol.52,No.,4 ( Winter 1979-1980),pp.591-594.

        Anna Liang U,“The Ever Beckoning Horizon: the East Asia Collec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in Peter X.Zhou ed.,Collecting Asia: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1868-2008,pp.137-151.

        http: / /www.eas.utoronto.ca/about/about.html

        伍冬瓊《蒲坂書樓簡介》,第17-21頁,收入《華萃集》。Historical Chinese Language Materials in BC: Image Gallery.參考加華文獻聚珍網站http: burton.library.ubc.ca/hclmbc/introduction.html

        Eleanor Yuen,“Building an Academic Library in the Heart of Pacific Canada: the Asian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in Peter X.Zhou ed.,Collecting Asia: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1968-2008,pp.233-240.

        Tung-king Ng,“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hinese Literary Collection: A Report”,Pacific Affairs,Vol.50,No.3 ( Fall 1977),pp.473-485.

        http: / /burton.library.ubc.ca/hclmbc/introduction.html

        關于多倫多大學鄭裕彤圖書館的詳細情況,請參看Anna Liang U,“The Ever Beckoning Horizon: the East Asia Collec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in Peter X.Zhou ed.,Collecting Asia: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1868-2008,pp.136-151,請參考http: / /link.library.utoronto.ca/eal/flash/menu.cfm? level = 2&item0 = About% 20the% 20Library&item1 = Our% 20History.

        感謝阿爾伯達大學東亞圖書管理主任左永業(yè)先生提供的資料。

        猜你喜歡
        多倫多東亞華人
        感受多倫多
        華人時刊(2023年17期)2023-10-24 08:01:26
        何為“華人”?
        英語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1:58
        “東亞漢詩史(多卷本)”簡介
        東疆學刊(2021年4期)2021-02-12 01:50:18
        海外華僑華人詠盛典
        華人時刊(2019年19期)2019-11-18 10:59:27
        我校東亞研究院一行應邀訪問韓國東亞大學
        多倫多“波浪形”綜合體
        現代裝飾(2018年1期)2018-05-22 03:05:25
        華僑華人慶“國慶”度“中秋”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6
        未定的東亞多邊體制與能動的中國東亞政策
        教學與研究(2016年1期)2016-02-28 01:59:27
        東亞書院的賡續(xù)與復興
        《華人經濟》雜志社特別鳴謝
        華人經濟(2009年4期)2009-05-22 09:22:06
        丰满人妻被黑人中出849|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激情五月婷婷一区二区| 中国丰满人妻videoshd|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96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国产内射999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丰满熟女人妻| 日韩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无套熟女av呻吟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92国语|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女人| 网红尤物泛滥白浆正在播放 | 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福利网站| 久久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熟女|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电影| 亚洲国产日韩综一区二区在性色 |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青榴社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吃药| 538在线啪在线观看| 粉嫩的18在线观看极品精品| 亚洲啪啪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国产爽爽视频在线| 午夜国产在线精彩自拍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软件| 四川丰满少妇被弄到高潮| 国产又爽又黄又不遮挡视频|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区.|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日韩欧美国产自由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