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晨
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體驗中的感與悟
於晨
比賽前,從拿到教學文本的那一刻開始,滿腦子都是各種走向的交叉路口——AtLife’s Cross原roads。單從標題看,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會經(jīng)歷什么?想到什么?做出什么樣的決定?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其實,人生本就是一個不斷選擇和變化的過程。這是一段非常自然的人生選擇經(jīng)歷,而作者從中所感悟到的的確值得深思,尤其是文本最后所呈現(xiàn)的一句話:Whatever happens is always for the best。因此,在文本改編過程中,盡管擔心閱讀難度與學生認知水平不符,但還是堅持保留最后一段文本中作者的經(jīng)歷體驗,并且原文呈現(xiàn)。也相信,只有在真正走進文本、理解文本、反思文本的體驗中,學生才能得到最好的感悟。
對標題的解讀也是對文章主題的把握,在閱讀的引入部分,我們有必要讓學生對life’s crossroads的定義有明確的思考與理解。通過一張離學校最近的十字路口的圖片引入,引導學生聯(lián)想一個人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猶豫的場景。在對比聯(lián)想中,將主題逐步鎖定:It’s important but difficult to make decisions at life’s crossroads.
【問題設計】
1. What is a crossroads?
2. What is a life’s crossroads?
3. 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ny crossroads in your life?
4. Why is it more difficult to decide at life’s crossroads?(options)
【反思】
從普通十字路口到人生十字路口,這其中的思考難免存在一定的距離。如果我們將問題設置得更為具體化、情景化,那學生就更容易體驗到在人生關鍵時段做抉擇的重要與艱難。比如,我們可以將情景具體到某個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將問題進一步細化為:
When was it when you made an important decision last time?
What were your options?
What decision did you make?
What change did it bring?
從學生的人生十字路口到作者的人生十字路口,我們在進入文本閱讀過程中,將文本內(nèi)容逐漸鎖定在作者面臨選擇前的兩次經(jīng)歷描述及他的情感體驗上。將文本內(nèi)容有效轉(zhuǎn)化為兩次經(jīng)歷有針對性的梳理和比較。同時引導學生從文本結(jié)構、內(nèi)容、語言上,層層深入,理解并欣賞。
【問題設計】
1.在對文本結(jié)構的梳理歸納中體驗感悟Qs:(1)What crossroads was the writer at? (2)How did the writer manage to make a decision?
在文本的改編階段,就以這樣的結(jié)構為主線,刪去多余的、不必要的細節(jié),重新整合段落。鼓勵學生從文本結(jié)構出發(fā),開展閱讀。
2.在對文本信息的整合理解中體驗感悟
Qs:(1)What experiences are mentioned?
(the experience of 2 placements/the experience of helping As if )
(2)In what ways are the two placements different?
(outside working conditions)
(3)What did the writer do and how did he feel when helping As if?
When? on the way home/the next day
What did he do?v.
How did he feel?adj.
(changing inner feelings)
在這一步的文本閱讀過程中,我們有意將文本信息轉(zhuǎn)化為關注外在條件的第一次經(jīng)歷以及關注內(nèi)在情感變化的第二次經(jīng)歷的理解,并進行結(jié)合之后的比較輸出。
3.在對關鍵信息的聯(lián)系比較中體驗感悟
Qs:(1)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xperiences?
(2)What helped the writer make the best decision? Which experience exactly?
在對兩次經(jīng)歷的比較中,outside or inside? a lot of time or 30 minutes? make decisions or decisions are made?...引導學生關注了在人生十字路口作重要決定所應把握的:Look inside and follow your heart。
4.在對文本語言的朗讀欣賞中體驗感悟
Qs:(1)What made the writer have the wonderful mood?
(He finally made his decision)
(2)What’s the final decision did the writer make?
(3)Was it a best decision for the writer?
在這一部分的設計中,尤其關注作者第二次經(jīng)歷中所呈現(xiàn)的表示情感變化的句子,鼓勵學生在朗讀與思考中品味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體驗情感變化的過程性。同時也為最后的輸出做好語言上的鋪墊。d one for me.
【反思】
閱讀是一個從結(jié)構、內(nèi)容到語言的層層深入的體驗過程,在教學設計中,我們必須從任務到要點,關注其層次性。同時,還必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歸納,尤其是對兩段經(jīng)歷的比較。鼓勵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分享理解,以幫助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閱讀體驗。
【問題設計】
Describe and share the experience of making an important decision in your life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What?(options)
◆How?(experiences)
◆Feeling(urge,mood...)
很多時候,體驗具有一定的瞬間性。在我們的人生中,經(jīng)常會有許多不經(jīng)意的瞬間讓我明白許多曾經(jīng)的困惑。反思與分享,結(jié)合文本的語言、內(nèi)容與結(jié)構進行回顧,給課堂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
【反思】
由于時間關系,這一步的反饋輸出未能在課堂上呈現(xiàn)。于是,我反思將輸出安排在課堂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時候,或許可以是僅僅圍繞課文進行的思考,或進行更進一步的理解,即只要是學生通過自身閱讀體驗的所思所得,都可以是有效的。
對于這一篇文本的閱讀,于學生,是一種體驗中的感悟;于我,又何嘗不是呢?在人生的每一個十字路口,面對每一次的選擇,我們都難免有很多的顧慮和擔憂。但用心經(jīng)歷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面對結(jié)果,我們也可以如此坦然。
似乎也就在一瞬間,感覺自己找到了對那句話的一個最好的理解:眼前發(fā)生的一切,不論是好是壞,都是最好的安排——Whatever happens is always for the best!
作者信息:318050,浙江臺州,浙江省臺州市路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