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啟
一、背景分析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網絡的普及和各種新奇、刺激的娛樂節(jié)目的大量涌現以及整個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職校生特別是農村職校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深受城市邊緣社會現狀的多種影響,厭學、逃課、早戀、抽煙酗酒、打架斗毆、違規(guī)違法甚至犯罪等現象較為普遍,其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已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扭曲,在學習、情感、行為、做人等方面存在較多疑惑。作為青少年教育主陣地的學校如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志趣、愛好、情感、理想,在當今這個轉型的社會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課外閱讀作為是獲取知識、陶冶情操、培養(yǎng)人格的有效途徑與平臺。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和積極健康的閱讀心理,會使學生受益終生?!罢Z文閱讀在育人方面是有特殊的功能和意義的,文學作品中積淀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通過大量閱讀所產生的文化熏陶是影響終生的?!睘榇?,初高中新課程標準第一次特別推薦中學生課外閱讀的30多部名著,其中初中10部,高中20部,還說明任課教師可以補充推薦。職高語文新大綱明確指出,語文教學必須有意識地引進洋溢著濃厚人文精神的優(yōu)秀課外作品,讓學生從這些課外作品中吸取營養(yǎng),以豐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從而提高素質。但農村職高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卻愈來愈讓人擔憂。
二、閱讀現狀(數據通過問卷調查取得)
(一)調查對象:農村二所職校的260名學生,其中女生160名,男生100名。
(二)調查方法:采用無記名問卷法,內容包括一學期課外閱讀量(字數)、閱讀目的、閱讀內容、讀物來源、閱讀方法(是否摘記)、閱讀效果(對自己的影響)等。
(三)調查結果:260名調查對象中,181人無課外閱讀,38人偶爾有,41人經常有。其閱讀目的、閱讀內容、讀物來源見下表1、表2、表3。
表1
閱讀目的調查結果統(tǒng)計
追求刺激?消磨時間?寫好作文?體味人生?豐富情感?無一定目的?其他
42.5%?21.4%?9.7%?11.7%?4.2%?7.7%?2.8%
表2
閱讀內容調查結果統(tǒng)計
言情類?武打類?科幻類?作文書?小人書?社會哲學類?色情類?其他
33.2%?34.8%?1.2%?8.1%?9.7%?1.5%?7.1%?4.4%
表3
讀物來源調查結果統(tǒng)計
校閱覽室?租書店?家里藏書?同學朋友處?自己購買?其他
57.3%?21.4%?7.3%?10.2%?2.5%?1.3%
三、原因分析
(一)學生因素
1.“破罐子破摔”的思想。由于職校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基礎差,無可奈何進職校的現象,所以,進入職校,尤其是農村職校(一般是由于學習成績差,進不了城市職校才進農村職校的),大部分學生只抱著混一張畢業(yè)證的想法,讀書好壞無所謂。
2.不成熟的心理。中學時代是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意志性格的可塑性很大,因此,容易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容易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中迷失方向。
3.生理因素。由于高中生正處在生理發(fā)育的成熟階段,談情說愛的通俗讀物會成為他們的首選,色情暴力的讀物更會受到他們的青睞。
4.閱讀能力限制。有些學生盡管有課外閱讀的想法,但迫于有教育意義、富有哲理的中外名著難以讀懂而不得不放棄。
(二)社會因素
1.信息技術的影響。電視、網絡、無線通訊與課外書相比,學生更樂于接受前者。
2.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黑網吧、色情書刊、不文明健康的社會現象等對農村職校學生的影響尤為嚴重,因為國家各級政府對這些問題的管理還不夠健全,其精力與視角還主要集中在城市,在農村形成了許多盲點。
3.傳媒影響。各種新奇、刺激的娛樂節(jié)目,帶有濃厚色情味兒的廣告宣傳,崇尚暴力的電視、電影等等,其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4.社會默認的影響。社會一般認為,職校學生學好職業(yè)技能就行,對文化課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默認了學生輕視文化課的現象。
(三)家庭因素
一方面,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一旦進入職校,特別是農村職校,在學業(yè)上已無希望所言。據調查,53%的家長只想讓孩子學一門技術,文化課學與不學無所謂;31%的家長讓孩子進職校是為了混一張高中文憑;15%的家長是為了讓學校管住自己的孩子(家長管不了的孩子);另一方面,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對這些孩子存在嚴重影響。農村職校學生的家長普遍存在著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的現象,職業(yè)學校家長會的與會率之低,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在這些家庭中,家長搓麻將、賭博的現象比較普遍。本人曾對某所農村職校的學生進行過一次抽樣調查,有65.7%的家庭,父母經常搓麻將、賭博(盡管大部分人只是娛樂性的),有52%(男生達78%)的學生同父母一起參與過或經常參與類似的娛樂活動,這些因素都客觀地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四)教師因素
1.對職校生存在偏見。認為這些學生連課本都學不好,還談什么課外閱讀。
2.對課外閱讀作用的重視不夠。
3.缺少全面育人意識。
四、意義闡釋
(一)課外閱讀——職校管理育人的主要平臺。曾有一位先哲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與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边@種對話的本質就是讀者與作者雙方在平等基礎上的彼此將心靈與胸懷進行道德人格、知識文化、情感體驗上的交流和撞擊,從而產生共鳴,促進讀者身心愉悅,進而產生道德人格上的凈化提升、知識文化上的拓展深化、情感體驗上的感染升華。通過對話,讀者受到文本人物形象魅力的感召和影響,在靈魂得到洗練與凈化的基礎上,能夠在道德修養(yǎng)、人格形成中進行“揚棄”,即組合文本中人物人格中的優(yōu)秀品質,剔除原本人格道德中的不良成分,達到孔子所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焉”的效果。而現在,我國農村職校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卻少的可憐,即使有,絕大部分也是一些低俗、色情、暴力的讀物,百弊而無一利。而教師日常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大部分落在制度的約束上和生硬的道理講解上,缺少載體,比較空洞,收效甚微。要知道,“人的感情不是在嚴格的科學思考的基礎上產生的,而是直觀的、直覺的、審美的實際生活的聯系中不自覺地建立起來的?!?/p>
(二)課外閱讀——學生豐富知識、開闊視野的窗口。課外閱讀是一種知識文化的構建過程,同時是一個擴大視野的窗口。傳播人類文化知識是閱讀活動的基本目標之一。文本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知識的有效載體,文本中蘊涵著大量的科學文化知識,融合著豐富的地態(tài)物貌、風土人情。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極大地開拓自己的知識視野,豐富自己的素養(yǎng)。作為農村職校的學生,由于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和自身素養(yǎng)的局限,課外閱讀的量少、面窄、質低,他們主要的眼光都集中在言情小說、個人主義小說、功利小說、兇殺暴力小說上,更有甚者把一些黃色淫穢的小說帶進了課堂,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閱讀的作用與目的。
(三)課外閱讀——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蹦壳奥毿I貏e是農村職校的學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著內容空洞、思維混亂、詞匯貧乏、“一人一事寫十年”等現象,與閱讀量少、閱讀范圍窄、閱讀質量差、閱讀能力低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加強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積累語言、提高寫作能力,進而發(fā)展智力及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目前我國農村職校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成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但必須引起職業(yè)教育者及全社會的足夠重視,切不可讓課外閱讀在農村職校悄然落幕。
參考文獻:
[1]袁桂林.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