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妍妍,周桂榮,霍志鵬,逄小倩,何 毅,李 萍
(1.中國藥科大學(xué) 天然藥物活性組分與藥效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09;2.天士力制藥集團(tuán)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現(xiàn)代中藥研究所,天津 300410)
羊耳菊藥材中3,5-O-二咖啡?;鼘幩岬暮繙y定
田妍妍1,2,周桂榮2,霍志鵬2,逄小倩2,何 毅2,李 萍1△
(1.中國藥科大學(xué) 天然藥物活性組分與藥效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09;2.天士力制藥集團(tuán)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現(xiàn)代中藥研究所,天津 300410)
目的 建立羊耳菊藥材中3,5-O-二咖啡酰基奎寧酸的HPLC含量測定方法,為其質(zhì)量控制和運用提供依據(jù)。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17∶83)為流動相等度洗脫,檢測波長329 nm,柱溫40 ℃,流速1.0 mL/min。結(jié)果 測定了20批不同產(chǎn)地的羊耳菊藥材,3,5-O-二咖啡?;鼘幩岬暮吭?.12%~0.65%之間。結(jié)論 該方法簡便、準(zhǔn)確、重復(fù)性好,可用于羊耳菊藥材的質(zhì)量評價。
羊耳菊;3,5-O-二咖啡酰基奎寧酸;高效液相色譜法;含量測定
羊耳菊Inulacappa(Buch.-Ham.)DC為菊科Compositae旋覆花屬InulaL植物,亞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國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江西、湖南、福建、浙江等地,全草或根可供藥用,有除痰定喘、疏風(fēng)散寒、解毒消腫、活血調(diào)經(jīng)及治跌打損傷等作用[1],可用于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風(fēng)濕疼痛等[2]。
國內(nèi)外報道分離的羊耳菊化學(xué)成分已有100余種,主要包括萜類、有機酸類、黃酮類、揮發(fā)油類等類型[3-6]。3,5-O-二咖啡酰基奎寧酸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抗氧化等諸多藥理作用[7],本研究采用HPLC法測定了羊耳菊藥材中3,5-O-二咖啡?;鼘幩岬暮浚云跒檠蚨账幉牡馁|(zhì)量控制提供方法和依據(jù)。
1.1 儀器 waters 2695系列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 公司),Milli-Q型超純水系列(美國Millipore 公司),XS-205DU型1/10萬分析天平(瑞士梅勒特-托利多公司)
1.2 試藥 乙腈、甲醇(色譜純,美國Merck公司),乙醇(分析純,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磷酸(色譜純,天津市光復(fù)精細(xì)化工研究所),水為自制超純水。3,5-O-二咖啡?;鼘幩釋φ掌?批號111782-201204,純度94.2%)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20批羊耳菊藥材于2013年-2015年采集于云南,廣東,廣西,貴州四省(表1),并經(jīng)中國藥科大學(xué)李萍教授鑒定為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Buch.-Ham.)DC的新鮮或干燥全草。
表1 羊耳菊藥材產(chǎn)地、部位、采收時間明細(xì)
2.1 色譜條件 Agilent ZORBAX SB-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水(17:83),流速1 ml/min,檢測波長329 nm,柱溫40 ℃,進(jìn)樣量10 μL。
2.2 溶液的制備
2.2.1 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3,5-O-二咖啡?;鼘幩釋φ掌?1.78 mg置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得0.2219 mg/mL的對照品溶液。
2.2.2 供試品溶液 精密稱取羊耳菊粉末(過四號篩)約1.0 g,置60 mL索氏提取器中,加入120 mL甲醇,加熱回流4 h,提取液濃縮至約10 mL,放冷,移入25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5000 r/min,20 ℃下離心10 min,吸取上清液,即得。
2.3 系統(tǒng)適應(yīng)性試驗 按照2.1項下的色譜條件,吸取3,5-O-二咖啡?;鼘幩釋φ掌啡芤海┰嚻啡芤哼M(jìn)樣測定,色譜圖見圖1。理論板數(shù)按3,5-O-二咖啡?;鼘幩岱逵嫛?000,供試品色譜圖中3,5-O-二咖啡?;鼘幩岬谋A魰r間與對照品相應(yīng)的保留時間一致,與其他組分峰的分離度大于1.5。
A.對照品;B.供試品;1.3,5-O-二咖啡?;鼘幩?/p>
2.4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精密吸取2.2項下的對照品溶液0.5,1,2.5,5 mL置于10 mL棕色容量瓶中,分別加入甲醇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將5個不同濃度級別的對照品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jìn)樣測定,以峰面積為縱坐標(biāo),進(jìn)樣量(μg)為橫坐標(biāo),繪制工作曲線。結(jié)果表明,3,5-O-二咖啡?;鼘幩徇M(jìn)樣量在0.1110 μg-2.219 μg與峰面積成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回歸方程為Y=3949931X-28863,R2=0.9999。
2.5 精密度試驗 精密稱取6號羊耳菊樣品粉末約1.0 g,按2.2項下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得供試品,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連續(xù)進(jìn)樣6次,得3,5-O-二咖啡酰基奎寧酸峰面積的RSD值為0.21%,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6 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稱取6號羊耳菊樣品粉末約1.0 g,按2.2項下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得供試品,按2.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于0、2、4、8、12、24 h進(jìn)樣,測得3,5-O-二咖啡酰基奎寧酸峰面積的RSD值為1.15%,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nèi)穩(wěn)定。
2.7 重復(fù)性試驗 精密稱取6號羊耳菊樣品粉末6份,各約1.0 g,按2.2項下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得供試品,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jìn)樣檢測,測得6份平行樣品中3,5-O-二咖啡?;鼘幩岷康腞SD值為0.46%,表明本方法重復(fù)性良好。
2.8 加樣回收試驗 精密稱取6號羊耳菊樣品粉末(重復(fù)性試驗測得3,5-O-二咖啡酰基奎寧酸的含量為0.1661%)6份,各約0.5 g,分別加入2.2項下的對照品溶液4 mL,并按2.2項下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得供試品,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jìn)樣檢測,結(jié)果見表2。
表2 3,5-O-二咖啡?;鼘幩峒訕踊厥章?/p>
2.9 樣品測定 取各產(chǎn)地羊耳菊樣品粉末,按2.2項下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得供試品,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用外標(biāo)法計算不同產(chǎn)地羊耳菊樣品中3,5-O-二咖啡?;鼘幩岬陌俜趾?,測定結(jié)果見表3。
表3 不同產(chǎn)地羊耳菊中3,5-O-二咖啡?;鼘幩岬陌俜趾?/p>
預(yù)實驗分別考察了加熱回流、超聲提取、索氏提取三種提取方式,二純水、甲醇、乙醇3種提取溶劑,2、3、4 h 3種提取時間的提取效率,結(jié)果表明以甲醇為提取溶劑,經(jīng)索氏提取4 h后3,5-O-二咖啡?;鼘幩岬暮孔罡?。
預(yù)實驗比較了甲醇-水,乙腈-水等流動相系統(tǒng),從分離情況和出峰時間等綜合分析,選擇乙腈-0.1%磷酸溶液以17:83等度洗脫,分離度較好,峰形對稱且保留時間適中。
通過紫外光譜掃描,3,5-O-二咖啡?;鼘幩峒状既芤涸?29 nm處有最大吸收,因此選擇329nm為檢測波長。
本實驗對不同產(chǎn)地羊耳菊中3,5-O-二咖啡?;鼘幩岬暮窟M(jìn)行比較,20批不同產(chǎn)地羊耳菊中3,5-O-二咖啡酰基奎寧酸的含量在0.12%~0.65%之間,這種含量差異可能與羊耳菊產(chǎn)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采收時間等因素有關(guān)。如果要更加全面的考察不同產(chǎn)地羊耳菊中3,5-O-二咖啡?;鼘幩岬暮浚孕枰杉?,更具代表性的樣品進(jìn)行深入研究。
本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羊耳菊中3,5-O-二咖啡?;鼘幩徇M(jìn)行含量測定,具有快速,準(zhǔn)確,靈敏度高的特點,為羊耳菊的深入研究與開發(fā)提供了參考,也為羊耳菊質(zhì)量控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1]中國科學(xué)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79,75:271.
[2]貴州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貴州省中藥材、民族藥材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3:176.
[3]胡琳,賀正山.羊耳菊化學(xué)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進(jìn)展[J].中國現(xiàn)代應(yīng)用藥學(xué),2012,29(10):889-894.
[4]楊雁,王于方,趙雷,等.羊耳菊花的化學(xué)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1,42(6):1083-1086.
[5]謝紅剛,張宏武,張江,等.羊耳菊的化學(xué)成分[J].中國天然藥物,2007,5(3):193-196.
[6]郭啟雷,楊峻山.羊耳菊的化學(xué)成分研究(Ⅱ)[J].中藥材,2007,30(1):35-37.
[7]李祖晟,朱志安.二咖啡??鼘幩崴幚韺嶒炑芯窟M(jìn)展[J].醫(yī)學(xué)綜述,2004,10(4):249-251.
田妍妍(1992-),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藥活性成分與質(zhì)量評價,E-mail:TianYansq@163.com
△通信作者:李萍,Tel:025-85391244,E-mail:liping2004@126.com
R284.1
A
1007-2349(2015)10-0066-03
201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