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紀,張風雷,鄒雁寧,李秀芳
(1.云南省昆明市醫(yī)學科學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11 2.云南中醫(yī)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傷風感冒顆粒質(zhì)量標準研究
李立紀1,張風雷1,鄒雁寧1,李秀芳2
(1.云南省昆明市醫(yī)學科學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11 2.云南中醫(yī)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目的 建立傷風感冒顆粒的質(zhì)量控制標準。方法 采用HPLC測定苦杏仁苷的含量,薄層色譜法TLC鑒別方中的白芷、浙貝母。結(jié)果 定量方法簡單、準確??嘈尤受赵?.072~5μg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回歸方程:y=0.8824X+1.0526,R2=1;苦杏仁苷平均回收率101.7%,RSD 2.85%(n=6)。TLC鑒別專屬性強,無干擾。結(jié)論 本質(zhì)量標準確、可有效的控制傷風感冒顆粒的質(zhì)量。
風寒感冒顆粒;HPLC,TLC;質(zhì)量標準
傷風感冒顆粒由白芷、桔梗、浙貝母、苦杏仁、防風、陳皮、羌活、紫蘇葉、荊芥、薄荷油等10味中藥組成。主要功效散風寒,發(fā)微汗。用于傷風流涕,咳嗽,鼻塞,頭痛癥狀。本方證乃由外感風寒所致。治宜散風寒、發(fā)微汗。方中重用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羌活解表散寒,祛風勝濕;還重用荊芥子祛風解表共為君藥。浙貝母清熱化痰,散結(jié)消痛;桔梗宣肺解毒療咽;紫蘇葉降氣化痰,止咳平喘;苦杏仁止咳平喘共為臣藥。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白芷祛風勝濕;薄荷油疏散風熱,舒肝行氣,清理頭目共為佐使藥。全藥合用,可共取散風寒,解表發(fā)微汗,利咽之功效。
原工藝劑型為沖劑,每塊含糖量高達9 g,不利于藥效的發(fā)揮,在原工藝的基礎(chǔ)上,探索低糖顆粒工藝,共生產(chǎn)9個批次。工藝穩(wěn)定,顆粒成型好,在此基礎(chǔ)上,對其質(zhì)量控制進行研究,傷風感冒顆粒為已有國家標準藥品(國藥準字Z22023527)的注冊[1],原標準項下只有沖劑通則檢查項,為了保證藥品質(zhì)量與療效,特制定此標準。本品為10味藥的復方制劑,其中5味藥材僅提取揮發(fā)油,含量測定較為困難,根據(jù)處方組成和用量、對照品的提供情況及相關(guān)研究資料,選擇苦杏仁有效成分苦杏仁苷進行了測定作為含量測定指標。歐前胡素、貝母甲素為定性檢測指標。
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1100系列,包括G1314A紫外檢測器、G1316A柱溫箱、G1313A自動進樣器、G1311A四元梯度泵、G1322A真空脫氣機、Agilent ChemStation工作站,色譜柱:Zorbax LiChrospher 100 RP-18(4.6×250mm,5μm),島津2400紫外分光光度儀。
高純水采用蒸餾水過MILLIPORE Simplicity 185純水機制備;甲醇(HPLC),乙醇(AR)??嘈尤受铡W前胡素、貝母甲素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購得。批號:110820-200511、110826-200409。
傷風感冒顆粒、傷風感冒顆??瞻钻幮栽嚇樱鹤灾啤?/p>
防風、陳皮、羌活、紫蘇葉、荊芥僅提取揮發(fā)油,桔梗沒有對照藥材,苦杏仁苷做定量檢測,暫不做定性鑒別。白芷、桔梗、浙貝母、苦杏仁回流提取,本標準規(guī)定了白芷、浙貝母薄層鑒別。
2.1 供試品及對照品溶液的鑒定
2.1.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處方中10味藥,防風、陳皮、羌活、紫蘇葉、荊芥分別提取揮發(fā)油,混合,備用;白芷與桔梗用7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濾過;浙貝母與苦杏仁,依次用95%乙醇、50%乙醇加熱回流各1次,合并提取液,濾過;以上濾液,分別回收乙醇,并減壓濃縮至干,然后混合粉碎成細粉,加薄荷油與備用的混合揮發(fā)油,再加蔗糖適量,拌勻,制粒,干燥即得。
2.1.2 供試藥的陰性 按2.1.1項下分別除去白芷、浙貝母、苦杏仁制得3個陰性對照。
2.1.3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取歐前胡素、貝母甲素對照品各1mg,分別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
2.2 傷風顆粒的TLC鑒定
2.2.1 白芷的薄層鑒別 取3批次樣品、陰性對照各15 g,加50 mL甲醇,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1 mL水溶解。將3批次樣品、陰性對照、對照品歐前胡素點于同于薄層板上,展開劑用石油醚:乙酸乙酯(5∶1)分別試驗。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燈(365 nm)下檢視,供試品與對照品相同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見圖1A)。斑點分離清晰,層析效果好,陰性對照無干擾,達到了薄層鑒別目的。
2.2.2 浙貝母的薄層 取白芷薄層鑒別項下的供試品溶液、陰性對照、及貝母甲素點于同一薄層板,展開劑氯仿∶甲醇∶氨水(10∶1∶飽和蒸氣),取出,晾干,噴以碘化鉍鉀溶液,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斑點。經(jīng)陰性對照試驗及三批樣品試驗觀察,斑點分離清晰,層析效果好,陰性對照無干擾,達到了薄層鑒別目的。(見圖1B)。
圖1 A.傷風顆粒中歐前胡素的TLC;B.傷風顆粒中貝母甲素的TLC
3.1 含量測定方法學考察
3.1.1 色譜條件色譜柱 Zorbax LiChrospher 100 RP-18(4.6×250 mm,5μm),流動相甲醇∶水(20∶80)[2-3];檢測波長210 nm;流速1.0 mL/min,結(jié)果表明,在此條件下傷風顆粒中苦杏仁苷其他組分均能達到基線分離(見圖2C),根據(jù)樣品的HPLC圖譜,測量苦杏仁苷峰的保留時間、半峰寬等,計算色譜柱的理論板數(shù)均大于3000,苦杏仁苷峰計,理論板數(shù)應大于3000。
3.1.2 分別精密稱取苦杏仁對照品1.80 mg,用1 mL甲醇溶解,置25 mL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3.1.2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2.5、5、10、15、20、25、30 μ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以峰面積積分值(Atm*s)為縱坐標,進樣量(ng)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計算回歸方程,苦杏仁:y=0.8824X+1.0526,R2=1;結(jié)果表明苦杏仁進樣量在0.072~5 μg范圍內(nèi)有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3.1.3 精密度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2種對照品溶液,重復進樣5次,苦杏仁苷5次測定值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別0.58%.
3.2 樣品的測定
3.2.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準確取1 g顆粒采用甲醇超聲提取20 min,過濾,定容至25 mL,備用。過濾至清亮,最后用微孔濾膜(0.5 μm)濾過。用于高效液相分析,供試品中苦杏仁與雜質(zhì)峰達到基線分離。
圖2 對照品苦杏仁苷(A),供試液(B),陰性對照(C)
3.2.2 樣品測定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20u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進行測定,取2次測定的平均值作為結(jié)果。
3.2.3 重復性實驗 精密稱取顆粒1 g,共5份,按上述方法制成供試品溶液并進行測定,結(jié)果表明,苦杏仁5次測定值的RSD為0.9%。
3.2.4 加樣回收率 分別精密稱取已測知含量的樣品1 g,6份,研細,精密稱取,置具塞錐形瓶中,分別精密加入苦杏仁對照品6.6 mg(用甲醇水配制成0.66 mg/mL),分別加入1.4、2.6、3.6 mL,再加入20 mL甲醇,以下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從,“超聲處理……”起,同方法操作。計算回收率。
表1 苦杏仁苷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
3.2.5 樣品含量測定 見表2。
表2 傷風顆粒樣品測定結(jié)果
10批樣品測定含量的平均值2.918(mg/g),考慮不同植物來源含量的差異,及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提取率可能還會降低等因素,按10批平均值的80%計算為2.33(mg/g),苦杏仁苷含量應不低于2.33(mg/g)。
將傷風沖劑劑型該為顆粒劑型是在工藝、質(zhì)量控制方面是可行,劑型改變后降低了患者的服糖量。有利于發(fā)揮藥物的療效。
方中重用防風、荊芥子祛風解表共為君藥。但工藝只提取其揮發(fā)油,他們的指標成分無法檢測。
本實驗考察了不同溶劑的提取率,分別用丙酮、乙酸乙酯、甲醇、乙醇超聲提取20min,丙酮、乙酸乙酯不能完全提取,乙醇提取雜質(zhì)較甲醇少,但不能完全提取。甲醇提取最充分,選用甲醇為提取溶劑。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1冊)[S].1998:45.
[2]中國藥典[S].(一部)2005:144.
[3]胡爽,袁丹,刁桂芬,等.苦杏仁藥材質(zhì)量評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2,27(10):735.
李立紀(1976-),男,云南,研究方向:中藥藥理
284
A
1007-2349(2015)10-0064-03
201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