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
(四川省渠縣李渡鄉(xiāng)農技站,四川 渠縣635200)
水稻輕簡栽培
——直播栽培技術的探討
王雪峰
(四川省渠縣李渡鄉(xiāng)農技站,四川 渠縣635200)
簡介水稻輕簡栽培方式——直播栽培技術的概念及發(fā)展,生長發(fā)育的特點,產量形成的特征與高產栽培技術以及存在的問題。
水稻;輕簡栽培;直播
民以食為天,水稻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全球約50%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中國是13億多人口的水稻生產和稻米消費大國,有2/3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渠縣是國家第一批商品糧基地縣,也是四川省糧食生產大縣之一。水稻是我縣最大的糧食作物其面積占50%以上,產量卻占全縣糧食總產的65%以上,穩(wěn)定水稻產量對全縣穩(wěn)定糧食總產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據(jù)聯(lián)合國糧食組織預計,至2030年世界水稻總產量要達7.71億t,才能夠滿足人口增長需要,這就要求水稻平均每年增長1.16%[1]。由于受到可耕面積的減少和水資源的約束,穩(wěn)定水稻生產的根本出路在于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來大幅度提高單產,而育種和栽培技術的二個輪子推動著水稻單產的提高。水稻增產的過程中,品種更新的作用占35%~40%,而栽培技術改進占60%~65%[2]。中國的水稻栽培歷史已有7000多年,最初采用稻谷直播方式,到漢朝才出現(xiàn)育秧移栽方式[3],在上世紀40~50年代,由于旱災田無水,有一部分農民將旱田翻耕細土,進行打穴點播直播,后期水管。目前,直播和育苗移栽二種方式并存,在我地直播面積卻很少,以育秧移栽為主。直播可分旱播和水直播,育秧移栽分手栽、拋秧、機插等方式[4-5]。湖北和湖南沿長江中下游平原地方水源很方便,有50%左右的水稻面積是直播,甚至早稻收獲后晚稻種子都采用了一部分直播,其晚稻產量在400~500kg/667m2。
隨著中國農村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和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農村勞動力大量向二、三產業(yè)轉移,這就要求農業(yè)生產投入較少的勞動力,而傳統(tǒng)手栽稻需要育秧、撥秧、運秧和移栽等過程,勞動強度大、用工量大、生產成本高,稻農對水稻輕簡化栽培要求更加迫切。因此,中國水稻生產必須發(fā)展輕簡栽培,在保證水稻穩(wěn)產或增產的同時,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益。本文就水稻直播方式的生產生育特點及產量的形成特征,進行理論和實踐的探討。
水稻輕簡栽培是指比傳統(tǒng)的手栽秧省工、省力、節(jié)本、增效的水稻栽培方式,是能滿足高產、優(yōu)質、高效、生態(tài)、安全的綜合要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具有現(xiàn)代化特征的水稻栽培技術[6]。水稻輕簡栽培方式主要包括拋秧、乳苗拋栽、缽育擺栽、機插、直播等,用高效除草劑和節(jié)水灌溉,達到省工、省力、節(jié)本、增產、增效的目的。
2.1 直播栽培概念
直播栽培是指將稻種,通過機械或人工直接撒播、條播、穴播到本田,免去育秧、移栽過程的一種輕簡栽培方式,直播是水稻栽培中最早采用,也是最為輕簡的栽培方式,大大減少了水稻生產中勞動力投入,減輕了勞動強度,具有省工、省力、省秧地、節(jié)本、高效等特點,在美國、意大利、韓國、日本直播面積最大[7]。
2.2 直播稻生長發(fā)育特點
2.2.1 直播稻由于播種期間推遲,生育期明顯縮短 主要是營養(yǎng)生長期縮短,生殖生長期相對穩(wěn)定。渠縣沿渠江流域,一般水稻育秧時間在3月10~20日左右,同一品種Y兩優(yōu)1號在3月15日田膜育秧,收獲期在8月20日左右,全生育期157d。直播在4月20日播種,收獲期9月2日,全生育期135d。直播比手栽秧遲播25d,而成熟期只遲12d,全育期縮短22d。
2.2.2 分蘗早而發(fā)生快 分蘗節(jié)位低,有效分蘗節(jié)位多,前期生長條件優(yōu)越,易獲得足夠的有效穗。據(jù)調查,手栽秧5月6日開始分蘗,6月17日停止分蘗,分蘗時間42d;直播秧在5月15日開始分蘗,6月27日停止分蘗,分蘗時間34d;直播秧分蘗期縮短8d,就進入生殖生長期。
2.2.3 總發(fā)根節(jié)位減少 有效發(fā)根節(jié)位多,根系發(fā)達而淺生,氧氣充足,根系活力強。
2.2.4 總葉片數(shù)減少 據(jù)調查,手栽秧葉片數(shù)17葉,直播稻葉片數(shù)一般13葉,其功能期長,活稈成熟,熟相好,千粒重。
2.2.5 植株增高 直播稻的日生長量比手栽秧高,直播稻株高121cm,手栽稻株高116cm。
2.3 直播稻產量形成特征
直播稻省去育秧和移栽環(huán)節(jié),不傷根和葉,無緩苗和返青期,分蘗發(fā)生早而快,分蘗勢強,低位分蘗成穗多,能形成足夠的有效穗數(shù),才能提高單位面積有效穗,達到高產。
3.1 水稻直播本地生態(tài)條件概況
本試驗在四川渠縣李渡鄉(xiāng)獅牌村1組,面積12667m2,楊國周等4戶人的承包田5塊田,集中成片,水源灌溉方便、土壤肥沃的冬水田,地處北緯30°38′~31°16′,東經(jīng)106°58′~-101°15′,海拔300m左右的渠江大河畔。渠縣為亞熱帶濕潤氣候,春季回春早,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熱,多伏旱高溫天氣頻繁,7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高溫的高峰期。
3.2 水稻品種
水稻品種選擇湖南袁隆平院士的超級雜交中稻、Y兩優(yōu)1號。這2個品種在全國推廣面積大,適應性強,抗性很強,在湖南、湖北,大面積突破700~800kg/667m2,而我地也能大面積突破600~700kg/667m2。
3.3 平整田,施足底肥
在4月10~12日將冬水田實行免耕,只是用耙耙平,田里只有1~2cm的薄水層,全田平整,施農家肥500kg/667m2,洋豐牌復合肥含量45%(N15∶P15∶K15)50kg/667m2,90%硫酸鋅2kg/667m2,撒施均勻再耙田。
3.4 開廂
在4月15日以2m寬,東西定向開廂,開溝0.4m,廂面無積水,廂面水全部流入溝內。
3.5 播種
在4月17日將種子用強氯精浸種消毒處理浸泡24h,再用清水浸泡48h,并用旱育保姆拌種,于4月20日將種子進行稱重分廂撒播。其播種量干谷種0.9kg/667m2,浸種后的濕谷種1.2kg/667m2,按面積分廂稱重,將稱好的種子用盆裝,拌一些細土混合均勻撒播,多次重復。
3.6 田間管理
3.6.1 苗期管理 種子在4月20日播種后,一般溫度在20℃以上,種子3~5d后開始在廂面發(fā)芽長根。要求廂面無積水而濕潤不開裂,只是溝內有水,在一葉一心廂面保持1~2cm的薄水層。
3.6.2 分蘗期管理 水稻在4葉期就開始分蘗,要求是低位節(jié)分蘗分大蘗,田間的水位保持3.33cm左右,與我們田膜育秧管理是一樣的。在5月15日施一次分蘗肥尿素10kg/667m2,同時混合化學除草劑10%芐嘧磺隆20g/667m2,混合均勻撒施。
3.6.3 穗期管理 巧施穗肥,在6月19日左右,當分蘗苗達20%~25%萬苗/667m2,就放水曬田控苗,改善肥料利用率,改善田間小氣候,減少病蟲害,曬田5d左右,控苗復水5~6cm。7月2日當主莖幼穗進入Ⅱ期施洋豐牌復合肥含量45%(N15∶P15∶K15)10kg/667m2,加拿大硫酸鉀5kg/667m2,尿素2.5kg/667m2,促進枝梗分化,為大穗的形成打下基礎,增加穗粒數(shù),增加結實率,提高干粒重。收獲前7~10d放水曬田。
3.6.4 病蟲害的防治 采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值保方針,以農業(yè)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實行統(tǒng)防統(tǒng)治。通過水稻疏株直播,個體和群體協(xié)調生長,主莖與分蘗個體差距縮小,充分利用田間溫光,養(yǎng)份資源,增強植株綜合抗性。
在5月20日用48%毒死乳油100mL/667m2加75%豐登可濕性粉劑30g對水50kg噴霧,可防治水稻二化螟、稻水象甲、葉稻瘟。在6月24日用20%井崗霉素可濕性粉劑50g/667m2對水60kg,在清晨6~8時噴霧于水稻基部。
7月10日防水稻二代二化螟和穗頸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用48%毒死蜱乳油100mL/667m2、75%豐登可濕粉劑30g/667m2,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50g/667m2對水50kg,在清晨6~8時噴霧。
表1 8月26日田間測產結果
在9月2日用大型收割機收獲后稱重,平均單產637kg/667m2,最高單產726kg/667m2。
水稻產量的4個重要因素,即單位面積有效穗、每穗粒數(shù)、結實率、千粒重要相對穩(wěn)定。
由于水稻直播,推遲播期1個月左右,同時受到水源灌溉的約束,要受條件的限制,在本地不能大力推廣實施。
水稻直播稻根淺生入土淺,同時植株偏高,注意防倒伏。
水稻直播必須加大用種量1kg/667m2左右,若種子千粒重20g,1kg種子就有50000粒,種子發(fā)芽率為80%,就是40000粒/667m2種子均勻分布在田間也就是基本苗,每粒種子分蘗5~6苗,最高苗控到20~25萬苗/667m2,有效穗達15~18萬穗/667m2,其產量可達800kg/667m2。
[1]Nguu Van Nguyen,Aldo Ferrero.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 rice production[J].Paddy Water Environ,2006,(4):1-9.
[2]蔣彭炎.糧食問題與稻米生產[J].中國稻米,1994,(1):41-43.
[3]游修齡.中國稻作史[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5.
[4]張洪程,霍中洋,許軻,等.水稻新型栽培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168-200.
[5]陳健.水稻栽培方式的演變與發(fā)展研究[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3,34(5):389-393.
[6]凌啟鴻.關于水稻輕簡栽培問題的探討[J].中國稻米,1997,(5):3-9.
[7]Pandey S,Velasco L.Economics of direct seeding in Asia:Pat terns of adoption and research Priorities[J].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Notes,1999,24(2):6-11.
2015-01-18
王雪峰(1969-),四川渠縣人,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yè)推廣工作。